聊到老子的“报怨以德”,一定要先聊一聊孔子的“以直报怨”。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的“直”,是公平、公平,直来直去,对等,等等之意。你骂我一句,我就回骂你一句;你打我一拳,我就回打你一拳。但不是你骂我一句,我回你两句;你打我一拳,我回打你两拳。“直”,也不是一定全部用江湖手段解决,拿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是“直”。“以直报怨”,简言之:欠债还钱,杀人偿命。
你打我一拳,我回你两拳,就不是“以直报怨”,而是“以怨报怨”。
“以德报德”的“德”通常是指“仁德”,但前一个“德”与后一个“德”在分量上有差异。滴水之恩用滴水相报,是一种对等,是“以直报德”。滴水之恩用涌泉相报,就是“以德报德”。
孔子做过老子的学生,对老师的“报怨以德”坚决否定,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报怨以德”语出老子《道德经》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这一章老子讲的是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方法来达到“为无为”的目的,跟“报怨以德”没什么关系。按老子的行文习惯,“大小多少”后面应接“难易巨细”之类,接“报怨以德”十分突兀。所以,有人认为错简了。
错简在什么地方?有人认为在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
(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
和解深重的仇怨,必定还会留下残余的仇怨;
(用仁德来回应仇怨,)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
………
——好像很通顺。但把省略号“……”补齐,前后文意就不通顺了。
和大怨,必有余怨;
(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此章讲的是,有德之人拿着老百姓的欠条并不强迫老百姓还钱,就没有“余怨”,是“善人”;无德之人拿着老百姓的欠条压制老百姓,就会有“余怨”,不是“善人”。
(但老子不是简单的“欠债不用还钱”,老子觉得,老百姓欠了圣人的债,圣人不叫老百姓还,老百姓会更加努力为圣人工作,从而让圣人获得更多的利益。如果张三欠李四的债可以不还,李四欠王五的债也可以不还,世界会乱掉。)
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句中,不管“报怨以德”如何解释,都与本章意旨不符(用陈述句“报怨以德,方可以为善。”还好说一点),所以,“报德以德”并非错简在此。
老子的整部《道德经》,“道”与“德”都只讲了一半。
我们把一年的四季轮回看作一个大“道”,“花开花落”看作一个大“德”,那么,春来为“春道”至,“花开”为“春德”显,秋来为“秋道”至,“叶落”为“秋德”显。
但是,老子只注重“春道”与“春德”,避而不谈“秋道”与“秋德”,即,老子只讲“善道”与“善德”,不讲“怨道”与“怨德”。老子虽说要“和怨”,但只是针对圣人的“方法论”,是教圣人在“和怨”中如何获得更大的利益。
“善道”是存在的,“怨道”也是存在的,对待“善道”用“善德”,对待“怨道”则要用“怨德”,“人不犯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就是此理。
如果老子讲到“怨德”,单就“报怨以(怨)德”一词而言,则与孔子说的“以直报怨”意义相同或相近。但老子没讲“怨德”,“报德以怨”一词非常可能是后人牵强附会添加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