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JJ,妈妈想要告诉你我们第一次分别的故事,而那永远的第一次也开启了我们往后的种种分离。妈妈告诉你,你是多么的独立和乐观,并且想让你知道在我们有选择权的时候,同样摆在面前的两条路,我们还是选择艰难的那条路,因为通往那条路的才是成长。
妈妈结束了整整四个月的产假,即将回到工作岗位,紧接着就收到了要去台北出差的通知。倘若那个通知是一个命令,必须去,那也倒罢了,妈妈一向工作狂的状态忍忍心也就去了。可是,我有的选,我可以选择不去,老板比较nice,知道我还在喂养宝宝,所以让我自己考虑,可去可不去。人往往会纠结、犹豫,就是因为有的选。
之后的一周我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我到底是该去,以事业为重,还是不去,陪伴在宝宝身边,以家庭为重?我脑子里不断地有两个声音在吵架:
不去?当然是留在宝宝身边了,能多陪一天是一天,妈妈的陪伴是最重要的。希尔斯都推崇妈妈在有了宝宝之后三年内如果可以照顾宝宝,这个比赚钱更重要。再说宝宝晚上都要妈妈陪着睡觉的,万一我不在,她晚上哭闹怎么办,睡不好怎么办?
另一个声音是:当然是去了,职场上有那么多的妈妈都是经常性的要去出差,甚至产假都没休完就要回到工作岗位,别人可以做到,为什么我不可以?再说了,分别是早晚的事情,现在不分离,以后宝宝要上幼儿园,宝宝要上高中,大学,甚至出国,早晚都要经历的,为什么不让这种正常的分离早点发生呢?
吵来吵去,我都没办法做出果断的决定,于是我开始去书上找答案,有的说孩子是最重要的,每一分每一秒的陪伴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的价值观排第一位的是孩子,那就不去。并且如果这个出差并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前景,也就是说没有那么重要,那就不去。我想了一下,好像我属于这个情况,于是我想着那就不去吧。可是没过几天,我又看到另一个我更为推崇的观点,想要教育好小孩,那就先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我每天都守在宝宝身边,没有进步,没有成长,那么对她的帮助也是不大的,而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我想要成为的那种职场人,才能让宝宝看在眼里,受到影响。这么想想,我还是去吧。
翻来覆去好苦恼啊,我内心在喊:老板,你就给我一个命令,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别让我选啦。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更像我的选择,那就是选择一条艰难的路走。因为轻松的路不会有痛苦,而正是痛苦和挫折才会让我们体验到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也才会让我们成长。
记得妈妈临走那一天,我感觉自己的心脏像装在降落伞上,一下,一下,往下沉,鼻子一阵一阵的发酸,特别想哭,但是又得强忍住,今生似乎没有过这样的不舍,不想与之分离的难过和对她千千万万个担忧,感觉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被留在了另一个地方,可是我却无能为力。夹杂着各种担忧和不舍,我还是走了。
我想着,如果我熬过此关,那在做妈妈的道路上我是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