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机器。”
自私是相对的,纵观全书,这本三十年前的著作在现在看来观点仍比较新鲜,只是在读完之后让人对周围人的行为或是态度也会有一定改变。当你觉得身边的朋友或是父母亲人是爱你的的时候,也忍不住思考这份爱从何而来,这份爱是他们真正爱我所体现的还是说仅仅是为了自我满足?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拥有一个好父母好关系的假象吗?
书中提到最多的一种观点是“自私是一种自私的行为,无私也是一种自私。”难免会让人对周围一切关系丧失信心,因为如果只考虑利益因素,那人生固然简单,只用和自己利益相投的人交往即可,可是利益该如何界定呢?是指金钱财富方面的利益还是说能为自己带来一些好处包括心情愉悦天天开心真正利益呢,如果是后者的利益,那么我们每个人实质上都无比自私。
联想到每逢寒暑假都会流行一个段子,就是父母看到回家的孩子时前几天会对孩子格外亲昵,但是没过多久就会烦孩子希望孩子快点离开。这样的现象不也是自私的基因在作祟吗?父母不会因为做了父母就剔除人类的本性,在孩子没有到家时他们自己的思念感剧烈升高,同时伴随着孩子回家他们发现孩子并没有满足自己理想中的孩子的形象时,他们也会产生厌烦情绪。
但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的每一本书能为我所用即可,不需全盘皆收,同时,书籍也是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如果现在觉得不能接受那么可以以后再读,如果觉得不能接受,那么可以不读。总之,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没必要非要了解也不至于概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