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后浪推前
(01)
有一篇文章说:年少不懂高晓松,读懂已不再少年。
文章里讲到高晓松之前喝醉了酒,醉驾被警察蜀黎拘留了半年。
在法庭上,律师提出减刑要求:“血液化验单上3个签字的人都没有检验师执照。”这是一个很强的理由。
但被高晓松拒绝了:“有没有执照我也喝醉了。”
他拒绝减刑,只想彻底反省。
我确实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
但我从来没有把这些事情静静地梳理过。”
最终,他被判刑拘半年。出狱以后,他搞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创作了他个人的脱口秀节目《晓说》;
第二件:策划并参与制作了《奇葩说》。
(02)
《奇葩说》节目中,有一期高晓松回归时,罗振宇说:今天的男神,脸大到据说一万美金扔到他脸上都不会掉下来。高晓松言辞一如既往的幽默,跳出节目再次回来时,他也比以前更加的自在了。
被问到“有人疯狂追求你,怎么办”,高晓松淡定的回:我直接拖一光膀子,人就都被吓跑了。
有人评价他说:他就像一本行走着的百科全书,走到哪讲到哪,给你讲历史,和你聊艺术。不仅如此,他会用自己的见解、观点把知识变得有趣,他没有性感的身材,却有着征服很多人性感的大脑。
对于阅读,他说:阅读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对自己而言,读书就像吃饭,不是一种追求,也没有太多的意义,就是一种正常的生活。
能把阅读当作像吃饭一样的人,他真正的做到了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高晓松读书之多,数不胜数,他在杭州开了一家体验式图书馆,去参观后的人反馈说:美到哭。
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一种生命的必需,这是高晓松开公益图书馆的初衷。
有人说,读书需要一种仪式感,图书馆就是一座城市的仪式。当高晓松一手摇着写有“晓书馆”字样的折扇,一边说着“开书馆、做研究将是我后半生最重要的事情”时,看官们不禁兴奋起来——“矮大紧”又要搞事情了。
(03)
被打趣的称作“矮大紧”,自拍更是惨不忍睹,但靠内在取胜的高晓松,堪称一股清流。有迷妹如此形容他——比他帅的,没他有才,比他有才的,没他多艺,比他多艺的,没他博学。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读书多了,不仅能够获得才华,更重要的:当你在一个自由的思想世界浸透的时间久了,整个人会由内而外变得通透。
我们一生所学,所学的知识,看过的书,都是为了丰盈自己的身心,再把自己毕生所学身体力行的做到。
读书最重要的就是知行合一,先读书,再做事,所学有所用。
要把书读到知行合一,有一套方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理为文用、文为理用!
古为今用,就是学习古代先贤们的智慧,来修身,陶冶情操。有句话说: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实则,这些历经岁月存留下来的著作,每个人都值得去好好地读一下。
当你用心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会更加深刻的感受到。
——每个成功和优秀的人的背后,必然有一个伟大的人格。
古为今用,就是先阅读一些古代先哲们的经典。比如说可以去读一本最近几年在国外越来越火的《老子》。
《老子》全书全书5000字,里面的每个字咱都认识,可是这个意思会很难懂。
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很多朋友告诉了我方法,那就是先背下来。
(04)
小的时候我们学习文言文,不理解其中的意思,老师要检查,只能死记硬背小和尚念经一般背下来。
背下来装在脑子里,等有了生活阅历,就自然而然的回想起来去理解了。
正如杨绛曾说:年轻时候以为不读书不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每天认认真真的朗读几遍,每天坚持也就记住了。
《老子》是本怎样的书呢?有评价道:《老子》描绘的是顶级的智慧,如果把它归到文科,那么它就相当于文科中的复变函数。实际上它的原理,跟复变函数是想通的。要学懂复变函数,我们至少先拿下打基础的高等数学。
把整本书背下来以后呢,再去看注解,推荐南怀瑾的《老子他说》。
这时整本书都在你的脑子里,所以阅读时只需要从脑子里调出来即可,这样也有助于理解。
(05)
完成到这里,只是“古”的部分,那“为今用”的部分要怎么搞呢?
可以找一本近代历史人物的传记,最好还是外国的传记。
因为外国的要先在外国很受欢迎,能够在中国也会火的那种才会引进。经过了多层筛选,也就具有一定的价值,如《乔布斯传》《富兰克林自传》《林肯传》都可以。
把老子的智慧往外国名人身上一套,你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哎哟,这些大佬好像都具有相同的智慧,和咱们的古人先贤智慧是相通的。
一对比你就会发现,从巴菲特或高晓松他们身上,无论处于哪个时代,这些成功和伟大的人都有着类似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的共鸣。
(06)
当完成第一个阶段时,你的思维已经不一样了,你已经具备了一种国际化思维,但是还在有瑕疵,你需要继续……
进入第二步:洋为中用。就是把歪果仁的思想名著拿来和我们古人的思想对比一下,到底有啥差别嘞。
拿本古希腊典籍,柏拉图的《理想国》或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如果嫌弃这些书太老土,找本霍布斯的《利维坦》也能充数。读上个一本或几本,把书中的思想纲要记录下来,往我们现实中一放,看靠谱不靠谱。
再用马基亚维利的《君主论》,研究《史记》或《资治通鉴》上的故事,保你脑洞大开,焕然一新。
(07)
到了这一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和谁讨论历史都可以去插一嘴了。但这都是知识的广度,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国内国外游历一圈仔细一对比也能够达到这个层次,同时,也积累了知识的广度。
广度差不多了,那就来深度吧,那就来理为文用吧!
说王小波是个有趣的人。 他在“文革”时偷看金庸古龙,在家里练铁砂掌,结果小指骨折;他在大学和李银河谈恋爱,一个一米八四的匪样马脸大汉的身板,写着“在见不到你的日子里,我就难过得像旗杆上吊死的猫”“不管我多么平庸,可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这样的情书;婚前被嫌弃太丑,于是说“那我到动物园爬行馆比一比”。
王小波在他无聊的时候,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做《吉米多维奇习题集》,一本白俄罗斯数学家编的有4462道题、让历届数学系同学闻风丧胆的习题集。
这就是典型的理为文用的代表。
王小波专注于写自己的小说,写可爱的流氓李靖和红拂,写愣头愣脑的王二,写下山来请教自己是不是破鞋的陈清扬,写那只特立独行的猪,还写: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08)
玩理为文用,就已经是一个具备极高的智慧了。
接下来就是文为理用,有了前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就走向洞穿文理,怀慈悲心的理工生。
理工生有了思想,那就是创造型人才。
完成这四个阶段,我们的人生境遇已经不同了。
英国的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明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高尔基说:读书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读书越多,精神就越健壮而勇敢。书籍为理智和心灵插上了翅膀。
沙翁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无数的历史先贤,中外伟人都真切的证明:读书是改变自身际遇最好的方式。
(09)
当痛苦纠结时,读书吧,去到精彩的故事里忘记所有的烦恼忧愁;生活中太多苟且总是事与愿违时,那就读书吧,去到一个不同的世界里寻找到自己;想要脚踏实地而又止步不前时,那就捧本书去读吧,去追寻书中的诗与远方。
捧一本书,于世界一隅,无人打扰,安静的读书中的文字,平静的去想所有的开心与烦恼,想过之后那就忘却吧!
捧一本蒙满灰尘的书,于其中去汲取古人的智慧,让我们的思维悄无声息之中被改变,汲取古人的思想,也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敏锐。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向前,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于这个时代越来越被动,我们别无选择,唯有提升自己,让自己具有水一样的智慧,内心越来越丰盈,越来越强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去创造自己的价值,追求每天的一点点成长,才会像我们期待般变得简单、睿智、温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