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最近团队受客户委托猎聘“中国区招聘与发展经理”的候选人,职位进行了近1多月中接触了不下50位候选人,竟然多数是著名思想家胡适所提到的“差不多先生”类型:
1. 大公司人选如BAT或大型外资企业职位细分太到位了:
每人在岗位上都有自己的二亩三分地,耕耘好就可以了。一问起其他职责,要么是“这不归我管”,要么是“我对这部分职责不了解”,要么是“组织架构本来就是这么定的,我只专注我现在方向”。
就差结束时我主动说“那都怪我咯”。
2. 中小型企业人选可能会涉及招聘与发展两方面的职责,但在具体事务处理上战略性欠佳:
如问起每年是通过什么样的Solution 持续降低Turnover Rate?
在外部人才引进方面有哪些是针对企业的特色举措?
在人才发展模型方面哪些是适合所在企业的?
对人才发展的长期,中期,短期计划是什么样的?
基本是一涉及大而全方面的问题就会说:“这个多数是依据老板指示来的,我只是执行。”
也接触过一些人选, 跳槽时只看有晋升的机会;但细聊起来,采购的只懂采购,提到Supply Chain就说是只负责前端,后端是其他团队在做什么知之甚少。
还有些候选人问我这么多年只待在一个职能部门里,其他职位上实际操作经验,如现在想往大Operation方面转,怎么办?
越是往高职位上走,我接触到的那些“差不多”先生越是吃力。而那些“不将就”的人选反而轻易实现晋升,我总结以下方案供参考:
1. 寻求内部晋升:
因为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现状不同,对人才的资历年龄等要求不同。猎头或HR找人选时会倾向于那些已在同Level上的候选人。
因此如人选在寻求外部职位晋升上会有一定难度,最好的选择是寻求内部晋升机会;
2. 寻求内部转岗:
如果暂无内部晋升机会,职场人士可以选择轮岗, 应届毕业生选择做管理培训生。只有在多个职位上有实际主导或操作经验,公司大局观才能慢慢培养出来;.
3. 跨部门链接资源:
建议积极参与到公司内部图书馆、企业 Toastmaster, 员工之家等,除了可以接触到不同岗位上的同事,拓宽人脉,也能很好的了解上下游职能部门工作内容,便于快捷协作;
4. 积极参与到大项目中:
IBM公司CEO金尼•罗姆蒂(GinniRometty)在2014年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速度让我失眠。我说的速度是指改变的速度,向未来进军的速度。”
随着企业迭代变革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变革项目都需要一个Leader, 如果能有跨部门项目协作机会,一定要积极争取。
走出舒适区,做个“不将就先生”,不是仅仅在本职位上深度发展,更重要的是走进软性能力方面的“危机圈”,一边危机,一边成长,这个才更有效。
我是湛澄澄,服务于外资中高端人才猎聘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师,生涯规划咨询、学习重度爱好者,欢迎和我在一起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下去。
职业生涯咨询请加微信约聊:285857492,随时欢迎与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