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机会多了,却无从选择?为什么自己很努力,但成长很慢?
不知自己做什么,也不知从哪里着手,怎么办?
为什么学的越多越焦虑?怎么学习知识比较好?
自己掉入又忙又乱、穷者越穷的怪圈,怎么走出来?生活中遇到无解的问题,该怎么破?
高手是什么样的?自己怎样通过内在修炼成为高手?
读了古典老师的《跃迁》,这些问题,我们都会找到答案。
我深深惊叹它的博大精深,这是一本成为高手的系统方法论,论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更有丰富详实的资料、有趣的故事。
新的一年,我们想成为高手,可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1.运用社会系统和平台的力量,放大自己的努力
古典老师用24个字概括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特质:信息变多,思考变浅;机会变多,竞争跨界;随时干扰,永远在线。
每天我们面对着海量的信息,思考却变浅了,懒得去思考和筛选;机会是变多了,但对手都是跨界无地域的;随时有各种干扰,时间被严重碎片化。
个人的命运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中的每个人相关联。
如果把个人通过刻意练习带来的渐进式进步叫做自我迭代,那么运用科技、社会系统的能量,完成快速跳跃式升级则是自我跃迁。
个人成长是一个从渐进到跃迁的过程。
我们不断学习,视野突然被打开,过去困扰自己的一切豁然开朗起来,这叫做知识跃迁。
于是,我们继续积累,却长久没有变化,在一个时刻忽然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这是能力跃迁。
从能力跃迁到能级跃迁,是价值从内向外显现的过程。长时间的积累、正确地做出了几个选择,身价、能力和水平会迅速跃升上一个层次,看问题、做事情力道完全不同,这是能级跃迁。
高手之所以成为高手,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努力,而且最甩普通人几条街的资本是他们能够准确把握趋势、甚至创造趋势,让自己处于时代的潮头,眼界宽阔、认知高深、思维活跃。
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地拼搏、持续地刻意练习,另一方面也要顺势而为,学会借力,运用平台和社会系统的杠杆力量升级自己的层次。
2.在高价值区,持续做正确的事
今天机会众多,但处处有机会,就是处处有竞争,等于处处没有机会。因为强者跨界比你跨得更远,专注者则比你前进的更快。
我们面对的资源越多,越需要专注地去做“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而且二八定律无处不在,它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做事情一定要抓重点,持续地抓住重点。
要成为高手,我们需要找到高价值区,并持续行动。
头部就是我们所在赛道里的高价值并且有优势的领域。
在一个系统里,头部品牌吸引力大概占40%,第二名是20%,第三名是7%~10%,其他所有人共分其余的30%。
当我们成为系统的头部,系统会产生正反馈,微小的优势会为我们带来更多名声和更高收益,支持我们可以投入更多资源、扩大优势。
找到头部,有3个原则:
(1)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先确定高价值,再思考优势,做有价值的事情,让自己的苦和累有意义。
(2)思考差异化优势。价值越高的领域,竞争越激烈,越要找到独特的优势,找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再入门。
(3)从身边的头部做起。不要想太远,从身边头部开始,从边缘地带一点点往前拱,虽然慢,但总有推进。
一言以蔽之,头部效应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抢占高价值有优势的头部,然后从小头部走向大头部。
如果你已找到可进入的头部,假以时日的锻炼,慢慢你会变得优秀。
对弱者来说,专注是最好的进攻策略;对强者来说,专注是最好的防守策略;而且专注于当下最有力量。
3.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效率
(1)站在知识源头,萃取知识晶体
知识的源头是站在人类认知边缘,研究、思考和验证的人,有清晰的理论和依据,经得起被反复推敲和验证。
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支持,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知识晶体的多少决定了一个人的专业程度。
建立自己的知识晶体,我们可以大量去阅读知识晶体的书籍和栏目,摸索其间的联系和脉络;尝试模仿知识晶体,自己列出来或给他人讲一遍,回头看看差距;学会自己创造知识晶体,比如时间管理、理财。
(2)联机学习,用一块晶体换回来更多晶体。向高手、专业人士请教,我们面临的大多问题,其他人都有经历过,而且有更好的办法。
(3)以问题为中心学习,创造自己的问题树;
学习的速度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这是我们焦虑的根源。学会做一个提问者,让自己的所学有助于解决问题。
基于问题的学习,让我们关注点更少,进步更大。
古典老师对员工的要求是,没有看完百度、知乎和谷歌搜索前三页,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去提问。这属于联机学习,我们也可以当做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4)用知识IPO让知识变成价值。
通过不断地输入,找出有价值的主题,根据主题、用户需求输出一个产品,比如写篇时间管理的书评,做个有价值的分享。
4.升维思考,解决复杂问题,拥有破局思维
生活中有很多无解的问题,比如爱情中,男友不陪,和他分手,男友陪,和好,男友又不陪了。
比如减肥就得少吃多动,少吃就得饿着,多动就感觉体力不支,好容易减下去了,忍不住吃顿好的又胖了。
再比如越忙越乱越拖延,不断循环。
这些问题串联在时间轴上,形成闭环的回路,像一条咬着自己尾巴的蛇。
回路是一种会自我增强的系统。一个回路的最显著特征就是自我强化的正循环和负循环。
生活中无解的问题恰是负循环,这是一种极为尴尬和窘迫的境遇。
斯坦福大学精神科教授保罗.瓦茨拉维克在《改变》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洞见的概念:第一序改变和第二次改变。
事情有两种改变的形式:一种是状态改变,不影响原有模式的改变,叫做第一序改变;另一种是模式的改变,叫做第二序改变。
第一序改变是系统内改变,第二序改变是对于系统的改变。
比如,在梦中被追赶,跑、躲、跳都是第一序改变;醒来才是第二序改变。
对于轮回问题破局,第一序改变是不够的,要第二序改变。
不是陪不陪,而是如何陪的问题。
加速代谢,而不是少吃才能减肥。
不是拖延忙乱的问题,而是如何自我管理。
掉入负循环的回路,要重新界定问题,找到自己的核心目标,做根本上的改变。
大部分人的精力都消磨在了第一序改变上,这恰恰阻碍了他们的第二序改变,也正是因为在第一序改变中花了太多能量,所以他们一直无法跃迁。
对于回路的负面问题,破坏负循环系统,切断自毁线路;同时,要不断设计人生的增长引擎,搭建正循环系统,积累一些能自增长的技能。
比如,学习让自己成长,成长让自己增值,增值更愿意学习;锻炼可以让自己精力充沛,精力充沛可以让自己更愿意锻炼。
古典老师这句话非常精辟:
一个人看问题有见地,无非两个方向——看得远和看得透。看得远,是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脉络,找到过去和现在的关系,找得到“回路”;看得透,则是能够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看到事情背后的“层级”。
前面讲了回路,接下来讲层级,它是看问题很透彻的技术。
高效能人士的自我管理体系是一个“高效能塔”:
资源层:个人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情感等资源。
方法论层:使用资源、提高效率的方法论。
目标层: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背后的价值判断。
勤奋也是有境界的:低水平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奋靠方法论,高水平勤奋靠选择目标。
理解多层系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复杂问题:
上层决定下层;下层无解,要向上一层。目标决定了使用方法,方法论决定努力方式。
在多层系统里,每一层都是其下一层的第二序改变。
努力的收益不高,就要找方法,方法论太多学不过来,就要重新设定目标。
5.内在修炼是跃迁者的心法
真正的改变都是逆人性、充满极大的困难和挑战的。
即便我们了解了所有跃迁的技术,但推动跃迁的关键动力是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只有一个人发自内心想成为高手,他才会去付诸持续的行动和思考,并不断克服前进路上的难题。
高手具备以下的特质:
(1)看世界:开放而专注
承认自己的不足,向优秀的人学习,对于有冲击力的知识和信息保持开放的心态。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更大的世界,就会总想着“也许会有更好的可能呢”,等我们看完了全局,也就更加能够回来安心做自己,从这个角度讲,只有开放,才能专注。
开放才能找准高价值区,专注才能为保持自己的优势修建护城河。
(2)看自己:迟钝而有趣
洗澡调节水温,不是热了,就是冷了。因为管子很长,冷热水并不会一下子变热或变冷,系统有自己的延时。
越庞大的系统,反馈的周期越长,越需要时间和耐心。
当你不快速反应追过去,重要的信息会自动浮现。
迟钝不是慢,是看到了更大的系统,有趣的人是看到了更远的格局。
不关心不重要的事,忍住第一反应,等待第二反应,等要点浮现,寻求整体最优解,立足长远做判断;
定期做些有趣、仪式感强的事,放下焦虑,保持好奇心。
(3)看人际:简单善良可激怒
在多重囚徒困境游戏中,最后TFT(Tit for Tat,以牙还牙)策略胜出。
这种策略的第一步是合作,以后每一步,重复对手的行动——你合作我合作,你不合作我也不合作。
成功的关键可用四个词解释:善良,可激怒,宽容,简单。
善良:第一步总是在表达善意,总是选择合作。
可激怒:及时识别对方的不合作行为,并且一定要回击,不能让对方没有损失。
宽容:不因对方不合作长期怀恨在心,没完没了地报复,而是让对方调整自己,重新回到合作上来。
简单:逻辑清晰简单,易于识别,能让对方很快理解。
不管我们选择了什么行业,从事怎样的工作,都有来自各方面的高手和我们竞争,这时找到我们的差异化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个人不断地努力和平台、系统杠杆的力量,推动自己从一个小头部不断走向较大的头部。
以问题为中心学习,找到知识源头,建立自己的知识晶体,通过联机学习交换到他人的知识晶体,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学会输出知识,让知识变现。
遇到无解的问题,可以向高手请教,也可以找出自己问题的回路,切断负循环,做第二序改变;认清自己的问题所在的层级,向上一个层级寻找答案。
生活中,做一个开放而专注的人,迟钝而有趣的人,简单善良可激怒的人。
在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