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没有善与恶,人的善恶之分来源于人的后天教育,人生下来是毫无杂念的,只有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欲望才会有善恶之分。其如何走向,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就是他成长的环境及其所受教育的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我探讨了很多年。以前一直秉承人性本善的信念,但是往往比较失望,因为有一半的几率看到的是人性的自私、贪婪、阴险、失信、怀疑等。因此,在51岁开始的年纪,我不得不思考另一个可能,那就是人性本恶。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善的是孟子,而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
人的天性是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很多时候,为了“利己”,就会不知不觉地去“损人”。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在得到自己为自己争取来的利益的同时,也受到了别人带给自己的伤害。时间长了,“伤害”所带来的痛苦超过了“利益”所带来的甜头,于是,人们就彼此商量道:我们定个契约吧,我不伤害你,你也不要伤害我了,我们都利己而不损人,好不好?而这个契约就是我们所说的“善”。
人类的幼仔在很小的时候都有抢夺食物的天性。大多数孩子的这种天性在经过大人的调教后,会慢慢地转化。转化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到那种“利己而不损人”的程度。
但也有少数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得到教养方面的教育,他们的那种“抢食物”心理就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愈发膨胀。只不过,能让长大后的他们去“损人利己”的不会只是食物了,而是金钱、地位、权势或者感情。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恶”。
去论证“人性本恶”绝不是让大家只看到人性的阴暗面,从而对世界失去信心。而是要让人们通过认识人性中的“恶”,来更好地制定规则,约束人类;也通过认识这些“恶”,来让自己知道不要总是傻傻地相信别人。更好地认识“恶”,我们才能更成熟地使用“善”。无论处理哪种人际关系,都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比如,在亲密关系中,不是你对别人越好,你就会得到越多的爱。也不是你放弃了自我,为别人作出牺牲,婚姻就能幸福(请参考王李夫妇最近的离婚大战)。基于人性中的恶和贱,我们需要斗智斗勇,才能平衡这种关系,保存长久的和谐。
也许,基于“人性本恶”这一结论来应对世界,说不定会碰到意外的惊喜!
期待看到人性中更多善的一面,比如:积极、乐观、坚韧、宽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