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很反感分别心的东西,他希望越简单越好,甚至不要仁义这个概念。你一旦强调仁义,心里就有了是非。有人觉得你有仁有义,也会有人觉得你不仁不义。因为标准不一样。那么,到底什么是仁?什么是义?说不清,答案实在太多了。儒家有儒家的仁义,墨家有墨家的仁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老是在类似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你说你对,我说我对,互相都说自己才是对的。究竟对不对?究竟谁对?说不清,因为对错是相对的,根本就没有绝对的答案。
凡是有为法,都是相对的。比如,雪漠的个子高不高?你说不高,我又比小孩子高;你说高,我又比大个子矮。所以,有为法必然出现相对的概念,有相对就必然有纷争。标准不一样的时候,也会出现纷争。
庄子很有意思,他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圣人”和“大盗”就是相对的。只要有圣人,就有大盗;只要有大盗,也会烘托出圣人。但这里的圣人不是老子所说的圣人,而是教人学问和机变的圣人,他不是真正的圣人,而是世人所认为的圣人。
有人反对儒家的那一套学说,因为儒家学说太着力、太有为、太执著了。当然,儒家也有儒家的优点,但是,以老子的观点看,儒家对还是不对?不好说。社会需要儒家,但老子觉得儒家的境界不够。老子已经超越这个境界了,他发现了这个境界的缺陷。但我们也不能说孔子不对,孔子也对,中国社会需要他的学问,中国需要了几千年。孔子的学问有一种秩序,对国家来说很好,没有秩序的话,社会就非常混乱。所以,孔子奠定了社会政治层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中国的很多伦理道德都建立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汉武帝时期就是“独尊儒术”,唐代之后的科学考试,用的全是儒家的经典。只要是读书人,你想当官,就必须学儒家经典,学道家经典,是当不了官的。
所以,道士是很难当官的,除非他参加农民起义。《水浒传》里的入云龙公孙胜就是道士,他披发、仗剑、作法,招安之后,就能当官了。不然,他就当不了官。为什么?因为道家不向往做官。
老子向往什么?老子向往真人。真人是不废大道的人,他本身就是大道,暗合大道。他自己就属于悟道、证道。悟道就是明白什么是大道,证道就是他的生命已经变成了大道本身,他已经实践了大道。他是无欲的,无欲就是远离欲望,或者说不被欲望所控。他可以有世俗需要的行为,但他没有欲望。他可以做事,但他没有很强的目的性。我们很多人做事都有目的,这就是有欲。积极地做事,不追求结果,就是无欲。阿罗汉就是无欲的。
释迦牟尼讲到布施的时候,谈到过无相布施、三轮体空,这就是无欲。因为他已经没有自己了,没有我在布施你的概念,没有你在接受布施的概念,也没有对布施这个行为本身的执著。三者都不执著,就非常接近老子的一些思想。
真人就是这样的,他也是无私无欲的,他不觉得一切属于自己,因为他知道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他是没有自己的。当你合道之后,你自然就没有自己了;如果你心里有自己的话,你就合不了道。因为,你只要觉得自己有不变的本体,有什么可以属于你,就一定会产生私心。私心是从私有制出现开始的,私心一旦出现,功利就出现了。
前段时间,有人问我他该怎么破除执著,我告诉他,先像一滴水进入大海那样,不要有自己。有自己就证不了道。比如,你如果觉得自己是怎么样的,自己有过什么,失去过什么,现在拥有什么,这些都是有自己;如果你想跟人争辩,分个你是我非或是我是你非,也是有自己;喜欢谁讨厌谁,这也是有自己。只要不明白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是相对的,你就会有自己。相反,像一滴水融入大海那样,将自己投入大千,投入人类的利众事业,积极地做事,不去追求结果,你就能打碎自己,就能与道相合。
这就是老子的无为,无为就是不要有意地执著一些东西,包括非常执著地想要做成某件事情。老子在第八章中说过,“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就是说,有道行的人胸怀博大,心像深潭一样清澈平静,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他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言必行、行必果,处理事情也是有条不紊,能把事情做到最好;他们总是选择最佳时机行动,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不该做。
懂得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这是一种智慧。
我也经常跟人强调,这个时候,你该做什么什么事了。他有时就会问我,您以前不是不让我做吗?我就告诉他,以前是以前,以前不该做,但现在该做了,就像春天必须播种,秋天必须收获。你过去想秋天播种,我当然叫你不要着急,现在是春天了,所以我告诉你,现在可以播种了。如果上一回是冬天的话,我同样不会让你播种的,因为还不到时候。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真人也是证得了道心的人。道心是他内在的东西,仁心、智慧、孝慈都是道心的妙用。如果你实在证不了道心,单纯有仁心、有孝心、有慈心也很好,只要别有机心就好了。
有些人虽然不是圣人,但他有仁心、有同情心、所以他不会害人。这样也可以。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多少智慧和慈悲,但他有做人的准则和底线,对人彬彬有礼,也遵循社会规范。这样的人也很好,他们就是我们所说的好人、有教养的人。如果他做好人做到一定程度,还证得了道心,那么他就不仅仅是好人,而成圣贤了。
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心、讲仁心、有孝慈之心的人,就算没有道心,也最好讲仁心、有孝慈之心。
选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一辑》雪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