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无锡的语文教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改变,阅读理解变得感性了,文言文的篇幅变得更多了。但无论怎么改,我都坚持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运用,眼门前运用到分数,生活中运用到随处。
语文教师的职责也应该从传递知识转变成激励孩子独立思考,多角度看待问题。太湖里渔船沉没了,对于渔民来说是莫大的灾难,对太湖三白而言就是生命的奇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立场不一样,看待问题的方式肯定不同,思维单一,情感淡泊,这语文学习怕是过不去。
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阅读理解的意义是什么!
最直观的阅读能增加我们的阅历和眼界,再不济,起码也能愉悦我们的身心。而进一步的理解,则赋予了它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避免思维扁平化,将原本信息的记忆提取变成思维的分析,我们不再人云亦云,我们开始思考,我们举一反三,联系实际,甚至对书本本身的内容提出质疑。
也就是说在阅读完一本书籍之后,学生需要进一步地精读,进行深入剖析。
那如果学生自己没办法理解剖析或者根本没有兴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这时教师的“引”就显得尤为重要。
之前在阅卷时,我经常发现学生对于诗人的朝代总是会发生记忆上的错乱。
于是在古诗词鉴赏的时候我将遇到的一首诗“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进行了发散性思维,组织了课堂活动,让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来加强记忆。
所以读到这句诗时我问同学们:“宋朝的欧阳修刚到首都的时候房价飞涨,他买不起房子,我们还可以猜猜看有哪些诗人也因为房价高他可能买不起房?”
学生们开始举例,他们说《陋室铭》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一定买不起房,唐朝的房价很高。立马有同学回应:“是啊,杜甫也说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朝肯定也有许多人买不起房。”
这个时候我进一步引导他们,“你们觉得唐朝的房价贵,不如和老师做个辩论,我觉得宋朝的房价更夸张。”
学生们的兴趣明显上来了,一定要我找出证据。于是我举例,苏辙说“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南宋的陆游也说“犹愧先楚公,终身无屋庐”。
这个时候,我明显发现许多同学已经自主在笔记本上记录这些诗句,更多不服气的学生绞尽脑汁在思考唐朝诗人们还有哪些诗句。
于是,原本作为记忆难点的朝代迎刃而解。
如果这个时候还想进一步引导,可以继续探究难道《陋室铭》里房价高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观点吗?这样根据课程的目标不同,老师授课的灵活度也大大提高,学生的思考空间将会更加高远。
语文教学是充满人文性的,它特别注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所学的知识是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而新时代的教学还同时赋予了教师一个更重要的责任:让思考在课堂中不停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