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写“十年生死两茫茫”时,十年时间晃如一日的儿女情长;离开工作十年的地方,令我常怀的却是,关于我失去的时间和成长。
十年如一日,我想说,过去的十年,如刚刚过去的昨天,短暂的没能带来任何改变。
四个月以前,辞去了工作。
十年前做了一个选择,进入了一家企业;十年后做了一个选择,离开了这家企业。十年前一无所有,十年后,仍然是一无所有。这是最让我懊悔不已的。
从而立之年转瞬到了不惑的年龄,对生命的迷茫依然如故。这种感觉就象生活在混沌的世界里,看不清天地日月,除了自己再无他物。时间与事物都如柳絮般飘浮不定。
最近一年读的关于学习与成长的书,写成的成长感悟加起来比过去几十年所做的都多。正是如此,才让懊悔不已,我的过去竟然是一无所有。
唯觉欣慰的是,重新拾起书本让做出了选择,并且是在最难选择的年龄做出了最难的选择。
我是一个很懒惰的人,却又不守安分。刚毕业时在一家钢铁厂干了两年,就不安分地和一群比自己小10来岁的小孩子们一起学习计算机。原因仅仅是想去广东东莞的电脑生产厂去去看看电脑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结果,那是一家组织找不到工作的孩子们“贩卖”到广东去换人头费的“蛇头”组织。
这是后来才知道的,广东那边的工厂就如现在的富士康一样,招工难。谁带人去,招进一个给多少钱。我们就这样交了钱学习,还要被人“卖”掉一次。
说的学习,也只是摆了一堆烂电脑,让你练习打字而已。当然,去了之后,也不是电脑公司,而是,有什么厂要人,就是什么厂。
和我们一同去的孩子们,就这样开始了南下打工生涯。
我说我是一个懒惰的人,是因为虽然我不安分,但却没有因为这种不安分而成就了一些什么值得炫耀的成就。反而是猴子搬苞谷,搬一个掉一个,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
现在明白了。原来,我不是因为太懒惰,而是因为无知。因为无知,才漫无目的地生活了大半辈子。
我还算有些小聪明,并且这些小聪明都用对了地方,所以,还算不用担心生活。
世界那么小,看一眼就知道了。这就是从前的我。从来没有过与自己抗争的思想,更没想过要去挑战自己,倒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就连身边的人也懒得去过问他们好与不好。
有一个人类的终极问题:人为何而生?又为何而死?我不知道答案,还曾说过知道这些能干嘛?
很多人喜欢一句话,叫“活在当下”,意思是说,想那么多干嘛,现在觉得快乐就好,人生得意须尽欢。我也喜欢。
今天看到一句话很有感触:“格力原董事长董明珠在媒体采访时说:我天天都在跟阻碍格力发展的因素做斗争。”感觉到那个从销售一线一直做到董事长的格力女皇来说,这种职业的责任感与后来带领企业做到世界500强的使命感,从没减退。不仅如此,她还由衷地说:“2017年,她很快乐。”
在董明珠身上,我能看到一个字“强”。还有一个人“更强”——曾国藩。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立足,能依靠的只有“自强”。他曾作一幅对联:“强勉行道、庄敬自强”。
他的一生,每天都在战斗,每时都在战斗。他不光在与敌人战斗,更是与自己战斗。
这说的不正是生活在世间的每一个人吗?我们每天也在做斗争,与阻碍自己的利益的因素斗争,与阻碍自己的幸福的因素斗争,甚至是与阻碍自己爽的感觉的人斗争,或内,或外。那斗争时,那我们感觉到快乐了吗?如果有,那是为什么?如果没有,那又是为什么?
曾经有人问:长久坚持的好习惯,如坐享、跑步、读书和写作,成为习惯后经常陷入死局,不知道哪里还可以做一些改进,怎样找回当初的热情和动力,重新做起来还是想刚开始一样呢?
我的朋友张胜萍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其实习惯成自然,平静得像吃饭喝水一样,是最自然不过的状态了,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目标,只是一种手段,是用来协助达成目标的手段,先梳理梳理自己的目标,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奔着目标努力,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那么多的为什么了。
我现在明白这些道理了,因为读书。读书让我知道了生命的意义。
朋友说的,也是很多在找寻的答案:一个人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那他便不再拥有烦恼,也不将从告别迷茫,他或将得到永恒的快乐。
长久坚持的一切好习惯,不就是想要知道人生有多的不可知是我们能达到的吗?如果在没达到之前累了,那休息一下,再走。
十年如一日。我的这一日终于翻了过去,下一次翻开的将是七年之后,七年又是一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