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读书营-97-佛学中的理性

2017.12.20  星期三 天气晴

12月20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97个学习日。

罗伯特·赖特的《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本书咱们已经讲完了,关于佛学的基本原理,冥想的基本方法我们已经知道了。今天在全书读完的基础之上,我想说点我个人的想法和看法。

我想把佛学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观念,和老百姓眼中的佛教作一点比较。你可能认为我今天说的大逆不道、太偏激了,但你也可能认为我说的还不够彻底。

我认为佛法,大约说是“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是“无我”和“空”。“无我”,是给我们一个客观的视角。“空”,则是客观视角之下的平等观念。而一个中心,则是“自由”。佛法的核心价值观,是让我们做更自由的人。

我想从这个基本认识出发,不预设其他任何的假定,做一点逻辑推导。

那么你也许就会发现,老百姓、各种“仁波切”、乃至于一些“大人物”,对佛法有这么三个认识,是存在悖论的。

咱们先说最简单的。

[if !supportLists]1.[endif]学佛是为了求保佑吗?

有些人会布施给修行佛法的人,比如送些大米之类,希望他们吃了我的米就能带给我“功德”。老百姓这么想,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我想探讨一下:“功德”,是佛法吗?

我们知道西方化的佛学里面没有超自然力量,不存在因果报应的说法。但我想说的是,即便存在“功德”这个机制,这种贩卖功德的做法,也不符合佛法。

咱们干脆假设布施真的能换来功德。你给庙里捐款,庙里就能通过某种神秘机制让你心想事成,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我认为这是合法的生意。僧人如果真有这个能力,完全可以开办这样的生意,这也是一种服务。或者,僧人思想境界高,不屑于收钱,你只要给我吃点米,我就能保佑你家孩子考上大学,这也是合法的服务。合法的意思,是符合“国法”。

但是如果你说这个服务符合*佛法*,那我就要提出一个逻辑质疑。人们之所以“求”佛,是因为心里面有一个欲念,凭自己的力量满足不了,有什么东西想得得不到,于是就去贿赂佛祖,指望佛祖帮他得到。

求佛的人付出一点小小的代价,佛祖就满足他一个大大的欲念。佛祖这岂不是在纵容别人的欲念吗?

佛法的核心思想的是人不应该被自己的欲念控制。佛陀如果听说你有一个欲念是通过世俗力量无法满足的,他肯定劝你舍弃这个欲念,他怎么可能动用超自然力量帮你满足欲念呢?

佛陀的教育是不戴有色眼镜看人,而现在谁布施你、谁在你眼中就得到了特别的对待,你这不是贪财好“色”吗?

所以真正学佛的人,是不是就根本不应该“求”佛?佛学处处强调自由,自由首先得自主,连五蕴都是空的,那你怎么能指望一个外部的力量呢?你的感情想要什么东西得不到,你就通过贿赂佛祖的办法来得到这个东西,你的感情不想要什么东西,你就通过贿赂佛祖的办法让这个东西远离自己—— 这哪里自由了?这跟佛法不是南辕北辙吗?

[if !supportLists]2.[endif]佛法让人消极吗?

我们印象中有一种人出家是因为看破了红尘。或者失恋了、或者家破人亡、总之是各种不幸,决定退出游戏,不玩了,去学佛。这似乎是说佛法最适合没有感情的人,你老老实实过个简单质朴的生活,打坐冥想就是你的娱乐了。如果人人都这么消极,世界还怎么进步呢?

但是我们了解的佛法,似乎从来都没说要让人*没有*感情,佛法一直说的是不要被感情所*控制*。冥想只是观察感情,不是要消灭感情。

如果有一个人,他有很好的创业想法和技术,想开个公司,想把公司做大做强赚很多钱—— 请问如果佛陀在场,会不会反对他这么做呢?我觉得佛陀不见得会反对。

佛陀真正反对的是被某个东西劫持。

比如现在有个老王,特别想赚钱,认为赚钱是第一位的。为了赚钱,老王牺牲了跟家人的相处时间。老王的亲朋好友,在他的眼中被自动分成了两类人:一类是有利于他赚钱的人,一类是帮不上他赚钱的人,而他只跟第一类人交往。老王看生活中任何东西都是用钱的角度去看,有利于他赚钱的他就关注,跟赚钱没关系的他就直接忽略。

佛陀会认为老王的双眼被蒙蔽了,他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之中。佛陀反对我们成为老王。

而另有一个老张,虽然也开公司也赚钱,但是他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他尊重每一个人,真诚地跟亲友相处。他认为每个东西都有自己的价值,经常关注一些跟自己的事业无关的事情。哪怕你做的事儿他完全不懂,他也愿意听你讲讲。他随时都能发现周围美好的东西,一天到晚心情愉快。佛陀应该会认为,老张的眼中的世界更真实。

假设还有一个老李,情绪非常消极,对外部世界根本没兴趣,眼里看什么东西都是灰色的,我猜佛陀会像反对老王一样反对老李。老李也是被自己的感情劫持了,他沉溺在以往的失败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他想把世界都变成灰色。

佛陀本人活着的时候,可是非常积极进取的。他到各地发表演讲,跟人搞辩论直播,每次都必须自己赢了才高兴。他带了很多徒弟,留下一大堆话。佛陀是在做一个事业,而且他也在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

[if !supportLists]3.[endif]做慈善该“以慈悲为怀”吗?

通俗作品里的出家人爱说一句“以慈悲为怀”,可是我们考察佛学的基本原理,真正的慈善似乎不应该以慈悲为怀。

佛法讲“无我”和“空”,慈善也应该从这里出发。我之所以要做个好人,是因为我认为*我自己并不特殊*。那么首先我不能为了自己加害别人,其次如果我有能力,我应该像造福自己一样造福世界,这就是慈善。而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流行的两种慈善观念,都是错的。

第一种慈善行为比较低级,是做慈善是为了购买功德。比如有人打着信佛的旗号买的一些爬行类动物放生,这是慈善吗?这是购买。这和去庙里捐钱一样,都是为了自己。

第二个慈善行为,是出于共情作用去做慈善。人类有个其他动物可能没有的“共情作用”,就是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我们看到别人难过的时候,自己也觉得很难过。

比如说,你在路上看见一个乞丐,身体残疾,你觉得他太惨了,你心里也难受,所以你就要帮助他—— 而你帮助他就等于是帮助了自己,因为自己也不那么难受了。……这个做法,难道不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吗?

今年早些时候,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布鲁姆(Paul Bloom)出了一本书,叫做《反共情》(Against

Empathy)。布鲁姆反对因为共情作用而做慈善。

咱们想想乞丐这件事儿的道理。这个乞丐故意把自己搞得很惨,他就得到了很多钱。而另有很多残疾人不屑于出来乞讨,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可是因为你没看见他们有多惨,结果他们拿到的钱没有乞丐的多。这公平吗?

再比如说,现在有些遭遇不幸的人在网上搞募捐,他得到的捐款,几乎就是取决于他能激起别人多少共情。如果我们仅仅是因为共情作用而捐款,这就等于是谁的故事越催泪,谁拿到的钱就越多。这合理吗?

还有,发生了地震灾害,电视台就会搞一些捐款晚会。有时候因为晚会节目给力,收到全国人民的捐款远远超过了救灾的实际需要,那么多出来的这些钱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政府把钱拿去干别的事儿,捐款人肯定不干,说我们捐的钱必须专款专用。可是如果真的都专款专用,难道让曝光和宣传决定哪个灾区收到的钱最多吗?

其实从佛法角度,出于共情作用捐款和购买功德是一样的,都是从“我、我、我”这个视角出发。真正修行佛法的人,应该以上帝视角 —— 或者说宇宙视角去做慈善。

咱们举个例子。假设现在有一支足球队,你是主教练,你要决定今晚的比赛谁上场。站在每个球员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上场。而你,有三个标准可供选择。

第一个标准是谁将来给我回报,我就让谁上场。这显然是自私的,你这是受贿—— 或者,也可以说你是在贿赂将来能给你回报的球员。

第二个标准是看谁可怜让谁上场。比如小王已经很长时间没打过主力了,他家里很困难,你觉得今天应该让他上场挣点比赛奖金。这也是自私,你是在满足自己的同情心。

正确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你站在球队、公司、联盟、观众,所有相关人员的立场上去做决定。那么正确的标准就一定是谁水平高就让谁上场。

我们看现在西方很多富豪做慈善,不是今天高兴了就给谁多少钱,而是科学安排,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把慈善作为一个专业的事情去做。

对普通人来说,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做*最适合你做*的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如果你在路上遇到老人跌倒了,你应该赶紧帮助他—— 这么做不是因为他让你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而是因为第一,这件事应该做;第二,你离他最近,这件事最适合你做。注意,这个选择可是上帝视角 —— 就算让佛陀本人安排,他也会派你去做。

也许“义不容辞”,是比“慈悲为怀”更好的慈善理由。换句话说,也许慈善的最高境界是,我之所以做这件事,是因为这件事*应该被做*,而不是因为我自己*想要做*这件事。

最后总结一下。佛法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修行的目的是不受自己情感的控制、不受外部刺激的控制,是自己觉得*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是自己的自由选择。

如果你是个真正学佛的人,这些看法,供你参考。

今日电影推荐:《母亲》2009年韩国上映 豆瓣评分8.3








12月20日读书心得

围城的艺术特色赏析专题

一、语言风格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参照韩寒)钱钟书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读《围城》不能像读一般小说那样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了,如果那样的话(忽略其言语),《围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

善用比喻

《围城》中的妙喻有三种:

一是真实的写景写事物的形象比喻,读来令人舒畅,感觉恰到好处。

开篇一段中“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这一句话比喻与拟人混用了,整体流畅自然而不带任何矫饰,这是第一种比喻,书中很是常见,又如五人赴三闾途中描写“这雨愈下愈老成,水点贯串作丝,河面上像出了痘,无数麻瘢似的水涡,随生随灭息息不停,到雨线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长毛。”“老成”用在雨上,可谓唯钱先生一人,用得好!雨丝密说水面上在“长毛”,更是形象新奇,但却又恰到好处!

二是抽象的思维和感觉运用具体的物象来比喻,或者反行之,读来让人觉得新奇,玄妙。

更常见的是第二种比喻,也是全书中的亮点。方鸿渐留洋归来,“衣锦还乡”颇为惊动了家乡那个小小的县城,先是报上登出新闻,继则应邀回母校作关于“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的学术报告。在县省立中学作演讲时,鸿渐说只有鸦片和梅毒在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使记录的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鸿渐的最后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贞操”。耳朵失去贞操是因为耳朵进了污秽之言,这种换位的应用钱先生可谓炉火纯青。

上述这个例子,变抽象为具体,采用了以虚为实的手法。书上还有一些语句变具体为抽象,将具体的感觉用抽象的物象来比喻。例如第一章中“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将眉眼间的距离比作离得远了害相思病,真是妙极。

第三种是利用喻体和本体在价值等级上的强烈反差逻辑性,达到对对象的嘲讽贬抑,使作品更显诙谐、幽默。

第三种比喻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关键在于他所用的喻体。喻体和本体间强烈的反差所形成的效果,实在令人叹服。作者在嘲讽李梅亭时说他“脸上少了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眼睛像剥掉壳的煮熟鸡蛋”。眼睛与鸡蛋,本无联系,作者想常人所不能想,运用夸张的手法,贬讽了李梅亭,让读者对之产生厌恶之情。又挖苦他“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的春气入耳,蠕蠕欲活”,更突出了李梅亭的性格特点。

钱钟书在他的《旧文四篇》里曾提出:”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比喻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所在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愈多愈大,则相同之处愈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就愈高。“对比喻艺术的精深研究,加之高超的想象力,使他能够在小说中形成众多脱口而出的比喻。

心理描写

钱钟书在《〈宋诗选注〉序》中说,文学作品应该“曲传人物的未吐露的心理”

而《围城》就是他的理论的最好实践。大部分成功的文学作品都一定有成功的心理描写,但钱钟书的心理描写与众不同,关键就在“曲传”“未吐露”的心理,在方法上:

一是以情节曲传心理,并且调动一切表面看来无助或破坏那中心情景的琐屑细节。如结尾一章,方鸿渐与孙柔嘉吵架后,正回家想消释柔嘉的怨气,柔嘉刚才正向姑妈讲鸿渐的不是,害怕已被鸿渐偷听到,方鸿渐其实并没听到,只得摆空城计:“你心里明白,不用我说。”结果柔嘉心虚之下,说“本来不是说给你听的,谁教你偷听?”这就无异承认了她在“背后糟蹋”方鸿渐,结果正准备向妻子低头的方鸿渐和一心想给丈夫找个好工作的孙柔嘉竟然越吵越厉害,终于走向“不离而散”,不欢而散。

第二个常用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妙喻来曲传人物的心理,如赵辛楣与方鸿渐初次见面,赵“傲兀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一下,好像鸿渐是页一览而尽的大字幼稚园读本”,充分传达了赵对情敌方鸿渐的故作姿态的轻视,因为一来赵因为追求苏小姐而确实在乎方,要给他一个下马威,一来因为他知道方得了个克莱登假博士还在报纸上登广告,确实看不起他。接下来“他的表情就仿佛鸿渐化为稀淡的空气,眼睛里没有这人。……鸿渐真要觉得自己子虚乌有,像五更鸡啼时的鬼影,或道家‘视之不见,抟之不得’的真理了。”

以上的例子也显示了钱钟书的一大特点:博喻。我把博喻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在全书广泛地使用妙喻,一是它的本来定义,即一个接一个的比喻纷至沓来,形容同一个事物。钱钟书的博喻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时时与心理刻划结合在一起,并且带有深厚的学养,充满了机智,如上举例子中竟然以抽象的道家思想来形容一种心理感受。而机智与好辩及博喻结合在一起,集中地出现在方鸿渐为自己做错的事辩护时,如他写给唐晓芙、苏小姐的信等。举一个最简单而微型的例子,赵辛楣称方鸿渐为“同情兄”,因为同一个地方做事叫同事,同一个地方学习叫同学,而同一个情人,则叫同情。

《围城》塑造的人物性格现实、典型,心理描写的逼真、传神以至于读者们心灵感应;批判人性与文化,手法上幽默,精神内涵深刻。这些多得益于独具匠心的比喻手法。比如,用火柴点车灯的一节“连划了几根火柴,只点的心里的火直冒”;又如坟后的那扇门“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等等。诸如此类,妙语连珠,深入脑海,不仅记住这些佳句,更记住了这些佳句所叙述的人、事,以及这些人、事背后的深刻而广袤的隐喻。

围城中的典型修辞话语

作为长篇讽刺小说,钱鍾书先生的《围城》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一部,可能也是最伟大的一部”。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围城》是语言艺术的精品,这同作者钱钟书在《围城》中大量运用修辞格密切相关,“积极的修辞,要使人‘感受’。”“而要使人感受,却必须积极地利用中介上一切所有的感性因素,如语言的声音,语言的形体等等,同时又使语言的意义,带有体验性、具体性。每个说及的事物,都像写说者经历过似地,带有写说者的体验性,而能在看读者的心里唤起了一定的具体的影象。”正因为如此,有论者指出,运用积极修辞方式所形成的作品是典型修辞话语。《围城》正是通过积极修辞,形成了大量典型修辞话语。

《围城》多用看似寻常实则新奇的明喻,还常常围绕同一叙述对象,博依譬喻。此外,《围城》还运用了幽默睿智的仿拟、得体的夸张、对比、折绕、用典等。这些典型修辞话语脍炙人口,大大增强了《围城》的可接受度,颇具语用价值,尤具审美意味。

[if !supportLists]一、[endif]丰富多彩的新譬妙喻

《围城》中有丰富多彩的新譬妙喻,诚如著名美学家敏泽所言:“在现代和当代中国文化中,巧妙的譬喻在作品中运用得数量上那么多,使用得那么恰切自如,以至成为作品的最主要、最令人瞩目的特色之一,除《围城》外,我们很难找到第二部可与之相匹敌的。”

《围城》比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设喻新鲜,寓意精辟;成串使用,妙语连珠;幽默辛辣,耐人寻味。具体如下。

[if !supportLists]1.[endif]看似寻常实则新奇的明喻。

从《围城》大量巧妙的明喻中,我们可以看到:女人的大眼睛与政治家的华而不实一脉相承:“她眼睛并不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

男女恋爱与冬日的气候遇而相合:她跟辛楣的长期相识并不会日积月累地成为恋爱,好比冬季每天的气候罢,你没法把今天的温度加在昨天的上面,好等明天积成个和暖的春日。”

堂皇的名人大家与雪茄烟相提并论:“鸿渐追想他的国文先生都叫不响,不比罗素、陈散原这些名字,像一支上等哈瓦那雪茄烟,可以挂在嘴边卖弄。”

通感手法在比喻句中巧妙穿插:“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这几个例句中,本体都是普通常见的事物,喻体与本体则无论在语义上还是逻辑上都距离甚远,二者的结合则巧妙自然,仿佛不期而至、鬼斧神工。

又如:

[if !supportLists](1)[endif]鸿渐每见她一次面,自卑心理就像战时物价又高涨一次。

[if !supportLists](2)[endif]那女明星的娇声尖锐里含着混浊,一大半像鼻子里哼出来的,又腻又粘,又软懒无力,跟鼻子的生产品鼻涕有着相同的品性,可是至少该有像鼻子那么长短,才包绕得下这弯绕连绵的声音。

[if !supportLists](3)[endif]鸿渐的心不是雨衣的材料做的,给她的眼泪浸透了。

[if !supportLists](4)[endif]妻子如衣服,当然衣服也就等于妻子,他现在新添了皮外套,损失个把老婆才不放在心上呢。

[if !supportLists](5)[endif]这车厢仿佛沙丁鱼罐,里面的人紧紧地挤得身体都扁了。可是沙丁鱼的骨头,深藏在自己身里,这些乘客的肘骨膝骨都向旁人的身体里硬嵌。

钱钟书先生在《谈〈拉奥孔〉》中有这么一段话:“比喻包含相反相成的两个因素;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就彼此无法合拢;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不合,不能相比;两者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以上所列举的典型修辞话语可以说是他的这一理论在《围城》中的生动体现。

[if !supportLists]2.[endif]围绕同一叙述对象,博依譬喻。

如果说以上明喻只是本体和喻体的两相结合的话,则博喻更富语义张力,所蕴涵的内容更丰富。博喻还只能说是一种修辞手段,通过它同样可以形成典型修辞话语。

在《围城》中,作者常借用博喻手法烘托出一种尖锐的嘲讽的调子,庄句谐用或谐句庄用,机巧锋利地说俏皮话,他如水银泻地般无孔不入地介入作品的叙述,他善于暴露庄严背后的卑琐,如“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他尖锐地讽刺假装正经的猥亵:“褚哲学家害馋痨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睛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像‘手枪里弹出的子药’,险的突碎眼眶,迸碎眼镜。”

他一本正经的穿插叙述叫人忍俊不禁:“他的表情就仿佛鸿渐化为稀淡的空气,眼睛里没有这人,假如苏小姐也不跟他说话,鸿渐真要觉得自己子虚乌有,像五更夜啼时的鬼影或道家‘视之不见,抟之不得’的真理了。”

诸如此类的妙喻,在作品中俯拾皆是。单从这几个例子看,“留学文凭”在浅薄者眼中只好比“遮羞包丑的树叶”,“眼睛”成了“观念”“子药”,人则与“空气”“鬼影”甚至“道家的真理”没有分别。想得深而又说得俏皮,绘声绘色,大大增强了《围城》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围城》中,巧比妙喻多不胜数,美不胜收,仿佛闪闪发光的晶莹的珍珠,散布在作品的细节、情节、人物心理、性格以及自然景物等描写的各个方面,琳琅满目,比比皆是,以上只是选取的极少数典型。大量形象而巧妙的比喻,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讽刺艺术效果。

二 幽默睿智的仿拟

词语仿拟是语言变异运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仿照一个现成的词语,临时造出一个新的词语……仿体与本体不异而异,同而不同”的一种修辞方法。它往往借助于丰富而新颖的想象在现成的词语上巧改一两字后构成新词,新词与原词在语义上有区别又有联系,正因为这种“不异而异、同而不同”,作品语言显得诙谐幽默,含意深刻。

仿拟一般分为反仿和类仿两种。例如:

[if !supportLists]1)[endif]方先生只要说“我没有借口,我无法解释”,人家准会原谅,对不对?……你有法解释,先对我表姐去讲。

[if !supportLists](2)[endif]但他是一家之主,觉得家里任何人丢脸,就是自己丢脸,家丑不但不能外扬,而且不能内扬。

[if !supportLists](3)[endif]女人对于机械的头脑比不上男人,战争起来或者使用简单的武器,甚至不过捋头发、抓脸皮、拧肉这些本位武化,损害不大。

(4)鼓吹“中日和平”的报纸每天发表新参加的同志名单,而这些“和奸”往往同时在另外的报纸上声明“不问政治”。

例(1)、例(2)是反仿用法的例句,它们根据词语反义关系的原理,在特殊的题旨情境下,仿照已有的词语临时创造出一个反义词。如“有法解释”———“无法解释”,“外扬”———“内扬”。

例(1)中,唐小姐先是引用方鸿渐给苏小姐信中的原话“无法解释”来嘲弄他,而后又仿造出一个“有法解释”来阻止他的辩解,读者联系上下文语境,自然就会明白这是因为唐小姐听了苏小姐一面之词,又失望又伤心,因而丝毫不给方鸿渐面子,极尽嘲弄揶揄之能事,讽刺他的用情泛滥和玩世不恭。

例(2)中,作者仿拟“家丑不能外扬”造出一个反义关系的“家丑不能内扬”,乍一看似乎不符合常理,仔细一想,则不难揣测出方鸿渐的父亲方老先生迂腐保守而又死要面子的心理。

例(3)、例(4)是类仿用法的例句。这是根据词语同义关系的原理,在特殊的题旨情境下,仿造现成的词语进行类比,临时造出一个近义词语。如“本位武化”仿自“本位文化”,“和奸”仿自“汉奸”。

例(3)中,方鸿渐为了讨好学政治专业的唐小姐,大谈从政的好处,还把他列举的一些“女人战争方式”美其名曰“本位武化”,既可见他想讨唐小姐欢心的急切心情,又可见他不忘卖弄学问故作睿智的可笑表现,言为心声,读者读到此处,定会为方鸿渐的憨态可掬而会心一笑。

例(4)是作者对当时的投机政客的辛辣嘲讽。“和奸”是如“汉奸”一样的“奸”,一方面鼓吹和平、妥协亲敌,妄想侵略者发慈悲,一方面又假作清高,似乎超脱世事,明哲保身。“和奸”一词活脱脱刻画出了这种投机政客丑陋卑鄙的嘴脸,饶有意味。

三 其他辞格的巧妙运用

《围城》的语言风格是所向披靡中极富变化,在笑声中发挥讽刺的威慑力。辞格运用是形成具有言语变异美的典型修辞话语的重要手段,《围城》中,除比喻、仿词等辞格以外,还有其他诸如夸张、对比、折绕、用典等多种辞格,这些辞格的运用也都异常娴熟和讲究,列举如下。

[if !supportLists]1.[endif]巧妙的夸张

例如,假哲学家装腔作势,似乎比蒙娜丽莎还神秘:“褚慎明危坐不说话,像内视潜意识深处的趣事而微笑,比了他那神秘的笑容,蒙娜丽莎的笑算不得什么一回事。”

作者还这样描述苏小姐对方鸿渐反常表现的不满:“假如上帝歌颂魔鬼,社会主义者歌颂小布尔乔亚,苏小姐听了也不会这样惊奇。”

在作者笔下,方老先生“顽皮”的程度可见一斑:“遯翁笑容和语气里的顽皮,笨重得可以压坍楼板。”

[if !supportLists]2.[endif]巧妙的对比

例如,亲情之亲疏与职位之高低相提并论:“妹妹之于夫人,亲疏不同;助教之于教授,尊卑不敌。”或通过对比,以戏谑的口吻嘲讽某些文人创作的矫情:“棺材店和殡仪馆只做新死人的生意,文人会向一年、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陈死人身上生发。”

或在对比中蕴涵深刻的哲理:“活诚然不痛快,死可也不容易;黑夜似乎够深了,光明依然看不见。”

[if !supportLists]3.[endif]巧妙的折绕

例如,方鸿渐和鲍小姐吃了一顿不如意的西餐,被这样描绘:“谁知道从冷盘到咖啡,没有一样可口:……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

作者还以看似拗口的语调讽刺一些人公私不分、勾心斗角的丑态:“有人反对这提议是跟提议的人闹意见,有人赞成这提议是跟反对这提议的人过不去,有人因为反对或赞成的人跟自己有交情,所以随声附和。

[if !supportLists]4.[endif]巧妙的用典

例如,董斜川一方面要配合赵辛楣把方鸿渐灌醉,让他当众出丑,一方面又要讨好苏小姐,顺便也卖弄才学,于是他这样说:“你既不是文纨小姐的‘倾国倾城貌’,又不是慎明兄的‘多愁多病身’,我劝你还是‘有酒只须醉’罢。”

当褚慎明一时失态,眼镜掉进了牛奶杯时,董斜川又假模假式吊起了书袋子:“虽然‘马前泼水”,居然‘破镜重圆’,慎明兄将来的婚姻一定离合悲欢、大有可观。”

总之,脍炙人口的《围城》之所以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与其典型修辞话语是分不开的,比喻、仿拟、夸张、对比、用典等辞格的适切运用大大增强了《围城》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值得我们当今文读者和文学创作者的关注。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97天,今日小理论是:佛学中的理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目标:2017年轻松赚到20万,同时拍摄完3部电影作品 动机和愿景: 愿我现在及过去所有种下的有关财富的种子早...
    易江南从心出发阅读 1,059评论 0 2
  • 世上常见有两种人,一种人诅咒钱;另一种人崇拜钱。前一种人骂钱是魔鬼,后一种人喊钱叫财神。通魔通神,亦邪亦正,就是这...
    酒神的海塔阅读 467评论 10 17
  • 对于怎样找到自己适合的人,怎样判断这段婚姻是否合适,我看到过很多说法。 有说两个人三观要一样,还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女王有旨阅读 895评论 6 4
  • 一觉醒来,旁边原来学微积分的原来是一个体格和我一样的大汉。我俩就挨着坐,彼此干什么都能够知道,甚至我能看到他的每一...
    琪琪crazy阅读 294评论 0 0
  • 前天早上因为是中秋节休假,正好天气放晴,木子就带着爸爸妈妈出门旅游,把车开到目的地以后,没事做的她就拿出手机...
    王瓜瓜去污皂阅读 26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