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朋友在微信里吐槽,说她儿子做事特别磨蹭,特别是一到寒暑假,就更加磨蹭。
早上起床后,她就叮嘱孩子自己换衣服、洗脸刷牙,然后去厨房做早餐,早餐做好后,儿子还在房间里磨磨蹭蹭地玩、衣服也还没换,于是她就忍不住对着儿子一顿暴吼,但吼完以后心里又感到特别愧疚。
这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场景几乎在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里都上演过。家长和老人都围着孩子转,部分家长甚至毫无底线地替孩子“包办兜底”,使得孩子的“磨蹭病”日益严重。
但更糟糕的是,这“磨蹭病”不好治。
回想起正式入行当妈妈之前,我也曾经跟许多妈妈一样,心中怀有一个美好而单纯的愿望:要努力当一个温柔的好妈妈。但事实上,在对付孩子“磨蹭病”的过程中,我已不知不觉地“修炼”成了一名“咆哮族”妈妈。长年累月地催催催,结果是我从美少女变成黄脸婆,孩子则变本加厉地磨磨磨。
因此,治疗孩子的“磨蹭病”,光有高大上的理论指导还不够,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治疗办法,和课代表一起看完下面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戒掉无效的催促
同为父母,我们扪心自问,催促对于解决孩子磨蹭真的有效吗?
有一句话叫“越催越慢,再催熄火。”
当人面对催促时,第一时间升腾起的情绪不是平静接受,而是反抗拒绝。即便是孩子,也不例外。这也是为什么家长越催,孩子反而越磨蹭的原因。所以,在催促孩子做某件事情时,家长们不妨换个思路——把“赶紧做”变成“为什么必须赶紧做”,让孩子从心里认可爸爸妈妈要求做的事确实是需要赶紧做的,那么他们自然会赶紧去做。
我女儿4岁以前有一个坏毛病,洗完澡后要光着身子在床上磨蹭好一阵子才肯穿衣服。夏天就作罢,但是冬天很容易感冒。
有一回女儿洗完澡后,我习惯性地反复催促她快穿衣服。突然,她很生气地冲我喊:“我不穿!”差点就要破口而出的暴吼被我努力克制住了。于是,我坐到床边,女儿整个人躲在被窝里,我拍拍她说道:
“你可以不穿衣服躲在被窝里,只要别着凉就行。要是着凉的话你就会生病,那明天你就别想着出去捞金鱼了,只能上医院,或者在家里躺着休息。所以,你自己看看你要不要穿衣服吧。”
女儿没回应我。但是过了一会儿,她从被窝里钻出来,自己找衣服穿上了。
后来,我又尝试了几次。慢慢地,她的心里建立起了这样一串简单的逻辑“不及时穿衣服=着凉=生病=不能出去玩”,所以每次洗完澡她都会自己及时把衣服穿好。
台湾作家张文亮写过一篇文章《牵一只蜗牛去散步》,里面写道:“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其实,孩子并非故意要用“蜗牛”的速度前行。事实上,孩子天生具有内在的秩序感,他们有自己的节奏,只是孩子的节奏天然要比成人慢半拍。所以,才会有孩子做事看起来总是“磨蹭”。
但是父母完全不必担心,因为孩子是不会永远用“蜗牛”的速度前行的,他们的内在秩序感会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完善。
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主动变好的自主驱动性,父母越是密集催促,孩子的主动性就越没有施展的空间。所以,家长与其反复无效的催促孩子,不如把事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孩子解释清楚,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选择。
2、跟时间来一次比赛
有了孩子以后,“快点啦!没时间啦!”这句话大概成了很多妈妈每天必说的口头禅。
课代表在论坛上浏览到一篇帖子,说学龄前的儿童对时间几乎是没有概念的,他们不能理解什么叫做“没时间”。因此,家长若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时间”。
可是“时间”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你如果一本正经地去告诉孩子“时间是所有物体运动的过程”或者“时间是事物的生灭排列”,那无异于对牛弹琴。所以,要让孩子理解“时间”就必须用感性认识的方法。后来,我琢磨出一个让时间形象化、具体化的办法。
在一个周六的早晨,女儿起床后,我把闹钟放在她面前,一边指着闹钟、一边跟她说:
“妞儿,今天早上8:40你要上英语课,咱们8:15就必须出门。现在已经7:40了,所以你要赶紧刷牙洗脸、吃早餐,不能磨蹭。来,看看这个闹钟,我们现在来跟闹钟做一个游戏。”
女儿一听到“游戏”顿时从床上坐了起来,兴奋地问我:“什么游戏啊?”
“你看哦,现在这根黑色的分针指着8,它会转圈慢慢地往这个方向走,过一会儿呢,它就会走到数字3这里,等到了这里就是我们要出门的时候啦。比赛的规则就是你和分针赛跑,看你们谁的速度更快。你在分针走到3之前,把换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餐、梳头、穿鞋子这几件事情全部做完,这样你就赢了。如果分针走到3的时候,你还没有把事情做完,说明你比分针更慢,那你就输了。如果你输了,那我们今天就不能按时出门,你上课就会迟到,迟到就会被老师批评。明白了吗?”
听清安排后,女儿迅速进入“比赛”中。最后成功地在8:10前结束所有出门前的准备工作,比原定时间还提早5分钟。
整个“比赛”过程中,女儿行动连贯紧凑,完全不见平日的磨蹭和拖沓,而且每完成一件事情后她都会去瞅一眼“分针”是否比她快。着实让我感到非常震惊!
通过那次“比赛”,女儿对“时间”有了一个懵懵懂懂的感性认识。
5岁的她现在会告诉别人,时间就是闹钟上那三根指针,它们会一直不停地走,上学的时候她必须要比指针走得快,否则就会迟到。
我们相信,随着孩子不断成长,他们的内在秩序感最终会和成人世界的秩序感顺利衔接上。
天底下没有不成功的父母,只有不够耐心和不够用心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