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8日。这一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收到来自各大银行的祝福短信,当然,在这一天,我登上了自己人生新的高度,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哈巴雪山的攀登之旅,从7号就已经开始。7号上午,从客栈,海拔2700的哈巴村出发,半骑马半徒步的形式,爬升至海拔4100的哈巴雪山大本营。这一段路真的是美丽而且走得舒服,一路经过松树林,大草原,原始森林,金色的树叶,黄绿色的苔藓,枫叶,在南方根本看不到这般美景。有时间真的可以考虑再来一次,不登顶,就从哈巴村到大本营慢慢走,慢慢拍照。
7号下午抵达大本营,大本营风大,稍作休息,收拾行李,吃饱饭后睡觉,我们刚好十人一间房。可能是因为姜茶或者羊肉,或者床垫太热,一夜没睡着,一分钟也没睡着,闭着眼从晚上十点到3点,知道他们有些人睡着,着实羡慕。凌晨3点起床,匆忙穿戴收拾,吃了点早餐后,4点准时出发。出发前我的向导到了,是一个年纪相对大的大哥。
这是一次比任何一次登山活动都要仓促的出发,安排向导,背上行李,出发,没有热身。当然,最仓促的还是我自己。很多该装好的装备没穿好,例如防风帽,防风面罩,头巾,排汗上衣没有插进裤子里。更要命的是,本来就出发得晚,走了几百米后,才想起登山杖没有拿,折返拿了,再重新出发。这一来一回,节奏被完全被打乱了。我被远远地甩在我们的队伍最后,我看不到同伴,身边只有向导和其他的队伍。加上没有热身,昨晚一夜没睡着,全身软绵绵的,早餐吃得很少,从一开始,我就在想着,今天应该是一个笑话了,走不了多长,能到4900就很不错了。
由于是黑夜,戴头灯。我的头灯很大很重,而且一路上总是掉。在黑夜里走,风很大,加上出发仓促,路上状况实在很多,登山杖的握手太紧要调,风大必须围头巾,即使穿了保暖帽,还是冷,防风帽需要套上,套上之后头灯又不稳,每次掉头灯都要向导帮忙,向导需要在寒风里摘下手套帮我,风起无法想象他的手有多冷。来回几次他也终于有点不耐烦。后来直接让我自己来了。后来干脆不带防风帽了,直接导致了被吹到头痛。向导每次都是在几米的前方等我,我心里很抱歉,攀登雪山,都出发了这些还没准备好。在寒冷的黑夜里行走,除了因为狂风和累,好像没有停下来的其他理由了。
前面的路先是大石板,然后是碎石坡。这两种路真的不好走。首先是在黑夜,除了头灯找到的地方,周围全是无边的黑暗,其次是寒冷,每次风起,都冷得可怕。这种风不是一般的冷风,戴了帽子也吹得头痛,是狂风,吹到鼻涕直流,包里有防风面罩,也是没有时间拿,一直没用。向导的鼻子,也是因为长时间被冷风冻到变紫变黑了。风起的时候根本不敢走,只能用登山杖稳稳撑住,不让自己被吹动。在黑夜里走真的很容易让人绝望,也是从这段路开始,我的手套由于摘了几次拿装备开始进风,开始觉得冰冷。
其次这路也是陡,背着装有冰抓冰镐的包不断爬升,也是累,抬头看到只是大家的头灯,看不到顶,非常迷茫。路上我问向导,大概几点天亮,他说7点多,多么漫长,要在黑夜里走3个多小时,我的手很冷,我需要从白天里找到力量。脚软,手软,困,一路上我每次停下来都拉伸,好让自己的大小腿更加有力量一些。我问向导日出了会不会暖一些,他说会的。一直默默等着天边出现一点点的明亮。
一路走,每次累了都是我叫向导停下来。向导总是地告诉我,不要停太久,停太久了会不想走。后来证明他的这一方法,确实有用。真的有那么几次不想走,因为困,直接闭上眼睛站着休息几秒钟。手好冻,冻到麻木的那种。向导问我有没什么不舒服,我说没有,除了手比较冰。向导没有说话。我是希望他说话的,说如果太冻保险起见要不就下去吧之类。可这才4600,4700左右。
迷迷糊糊在黑暗与寒风里走了好久,终于看到天色渐明,很美,在黑夜里熬到日出的那种感觉真的很好。那意味着可以摘下烦人的头灯了,也意味着可以从太阳里汲取温暖了,还意味着可以看到周围的景色了,从景色的美丽里汲取能量了。根本没有心情拍照,一路上碰手机的心情都没有,也是因为戴了厚手套,做任何一个其他的动作都是不方便。就是不停的走,累了停下来站着休息十几秒,再走,不停的搓手。一路上渐渐追上了伙伴了,大家都包得很紧,说实话说加油的力气也没有,每说一个字都需要能量。
有点想去释放内存,好让自己走得轻松一点。可是很饿,早餐吃的太少,一路都很饿,那种感觉真的很不好,释放了就更没有能量热量了,我还是需要留着。本来肚子已经没有东西了,还要巨大的能量支撑自己不断爬升。
手套里因为手出汗湿了,更加冰冻,我开始害怕我的手,会不会像雪山电影里那样被冻伤。想到回去11号要去医院,本来只是请了3天假,还要因为自己的情况不能如期上班,是多么不敬业。我开始想着尽快下去,缩短双手冷冻的时间。可这才雪线都不到,而且周围也没有人下撤。
开始渐渐到达4800,碎石路上渐渐有雪,觉得自己差不多可以到达自己先前定的4900了。这个时候,脚也开始冷了。气血不足的我冬天都会手脚冰凉,在这冰天雪地里更加严重。我开始明白,装备是多么重要,如果一对好的手套和一对好的袜子能保住自己的手脚,贵一点又怎样。看到熹哥,问他,手冻吗。得出他也冻的答案,心里会舒坦一点点,原来不只是我这样。可是他还不停的拍照,没有我这么严重的感觉。只能不断的搓手来保持血液的流动。我跟向导说,要不我们下去吧,我的手很冻。向导不说话,没有理我,继续走。
天完全亮了,日出的温暖让我觉得好舒服,走到一个可以稍微平坦的地方,
终于可以摘下烦人的头灯。手实在冻到不行。向导他让我戴了一下他的手套,那么几分钟我感到了世界上最幸福的温暖。不到几分钟,他的手也受不了我的手套,换回来。我把包里的一对摄影手套,拿出来戴在里面再戴防风手套,感觉好一点了,隔着中间的水。如果没有这对20元的手套,很难想象我的手会变成怎样,还能坚持多久。
继续走。到了一个可以挡风的地方,中途休息点,袜子也因为出汗湿了,脚趾冻,要换袜。在平原上这是很简单的动作,在雪山上没那么简单,要先脱掉厚手套才能干活,脱雪套,脱鞋子,脱袜子,每一次把手脚暴露在冰天雪地都是一种巨大的折磨。即使换了袜子,脚还是冰冻,把包里仅有的一块暖宝宝装了进去,很快随着热量的散发,感觉好多了。可是只有一只脚。于是看到上来的伙伴,我都问他们有没暖宝宝,就像求生一样,问了几个,都没有,后悔自己没带多一个。非常非常幸运,伙伴钮神有带。如果没有他的这块暖宝宝,也不知道我的脚会多么痛苦。所以非常非常感谢他。
休息点越来越多人,同行的伙伴很多也到了,每个的情况都不太好,甚至有比较严重一点的,大家都没有力气怎么说话。协作总负责人顿珠也到了,按压大家的手指,看有没高反,看到了钮神和锋哥好像比较严重,其他向导也看,都说情况不太好,不能上去了,很坚决。也看了我的,按下去之后是白的,慢慢才恢复血色,也是说了不能上去了,语气就没有他们的那么严重。在那么一刻,我真的有点顺势想告诉向导,我们下去好了。我的向导没有说话。我知道,这是检查高反缺氧这类的,这个我显然没有问题,我只是手脚冻。因此,我告诉顿珠,我只是冻成这样的,我的向导也知道,他也加了一句,确实是冻的。因此顿珠不再叫我下去。反而钮神和锋哥,就只能就此下撤了。
雪线以上更冷,加羽绒,穿在里面。吃了点东西,唯一一个小面包,士力架太甜太腻吃了一点根本吃本下去,在这里我就补充那么一点点粮食,就继续向上了。如果带够干粮的话,后面的路一定走得更加有力量。可惜没有如果。
穿过雪石混合路,不是一般的滑,有些大石头要攀爬,因此要非常小心。终于走到所谓的4900雪线,向上就是全是冰雪覆盖的雪坡,找个地方停下来带上冰抓,冰镐。我最终决定还是要去释放内存了,要让冲顶的路走得更轻松一点。因此我先告诉向导,免得圣洁的雪山里有什么禁忌。向导说去吧。仅仅是找个远一点的地方,解决了。雪山上根本没有所谓遮挡,我知道有人看到了。可是这又如何,比起轻松冲顶然后安全下去,其他的都不是事。
回去穿好冰抓,戴上雪镜,把不要登顶的东西装在背包里,放在石头上,回来再拿,知道放下背包冲顶一下子心情好多了。把红牛倒进保温杯的水里,把仅剩的几颗花旗参糖一起放进口里,带上冰镐轻装出发真正的雪山冲顶。
放下背包走得舒服很多,前面走得累,有一部分是因为冰抓冰镐背着实在很重。走上雪坡的感觉很好,雪很厚,冰抓扎进去的时候感觉软软的,稳稳的,那种感觉很舒服,这才是真正的雪山的体验。如果到了4900没走一下这一段体验一下在雪地走的感觉,实在有点可惜。
这段路确实比较之前的更冷了,尤其风起的时候,还好加穿了羽绒。冲锋衣为了展现自己的身材,买了最合身的码数。在雪山上,弊端就出来,衣服穿多了就偏短,所以我的上下半身交接处有时是暴露在风里,也是很冻,可相对手脚,就没什么了。有那么几分钟,透过雪镜看到出太阳了,内心喜悦。可是雪山上的天气变化很快,转瞬就是狂风,只能稳稳站住,把冰镐深深插在雪地里,身体重心往前。爬雪坡最怕的是冰抓绊到,因此我的双脚尽量张开,不能有任何碰到的可能。
雪坡的风景其实比较单一,前面是白雪皑皑,抬头是遥远的坡顶,两边是斜坡。到了所谓的绝望坡,绝望坡跟一开始走的雪坡没有明显的区分,都是一直往上走,可能绝望坡更加陡了。看到别人说是70度,信了,往两边看雪坡与天空切出的角度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有多陡,往后看了一次就不敢看第二次,心生害怕。只要身体稍微发软往后,都有可能往后倒,然后就滚下去了可能就那样了。刚开始走绝望坡,看到遥远的坡顶,加上风大雾大,确实会心生绝望。那种遥远,真有点想跟向导说从这里下去吧,反正雪山的感觉也体验了。可是只要不抬头看,一步一步走,也是没有太难走,至少比在寒风黑夜里好。向导还是按照之前的节奏,走在我的前面,然后不让我休息太久。每次停下来看到他在几米外的前面等,我都是等呼吸差不多正常了就继续走,不想看到别人在等我。当然,我也深知按照自己节奏,调整呼吸的重要性。所以向导还是停下来等了我好多次。
绝望坡上遇到了阿法和他的向导,一路我们相互鼓励。相对我向导的严肃,他的向导也给了我一下鼓励,这一段也就没有走得那么痛苦了。回来才知道,伙伴们走绝望坡好像都是10步左右休息一下,我没有,我大约是20-30步休息一次,搞得走到绝望坡后半段时候,向导说了几次我的体力很好。走到后半段的时候,向导说走完了就是月亮湾了,月亮湾就到了登顶了。我问向导,月亮湾是不是没这么陡,他说是的。心里会舒服一点。我的绝望坡,没有网上其他人说的身体要爆炸的感觉,也没有呼气吸气要跌入深渊的感觉,呼吸,也是觉得正常,只要能停下来,休息一下就可以。可能是由于带了红牛,也可能是因为花旗参糖,还可能是因为平时我爬山都是头巾围脸,习惯了呼吸困难。后来遇到顿珠,,帮我拍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还让我手里的水杯放进口袋里,冲锋衣上的口袋,释放我的右手。这样的感觉更好了,右手没有拿着水杯可以更好保持平衡,我走得更轻松了。还是手冻的问题,拿冰镐的手比之前更加冻,要冻僵的那种,因为冰镐是铁。换手拿也是不习惯,万一没掌握好摔跤更麻烦。只能每次停下来时,最大力量的活动手指,确保手指还能动。
即将要走完绝望坡,说实话那种感觉是兴奋。为了让我的冲顶显得更有意义一些,我告诉向导,今天是我身份证上的生日,向导也替我觉得即将来临的时刻意义非凡。是的,我将要在身份证上的生日这一天登上人生的新高度,哈巴雪山之巅,想想都有那么一点激动。
走完绝望坡,到了月亮湾。很漂亮的一个斜坡,终于不再那么陡了。网上看了很多,真正看到还是觉得美。当然可以看到两边的峭壁,哈巴雪山最危险的地方就是这里。可是我还是没有任何想要拍照的心情,拍照要脱下厚手套,多做一个动作都需要时间与能量。月亮湾比想象要长,本来想着不休息走完,还是休息了一两次。周围不少人都停下在拍照,我好像看到了熹哥,patty,他们比我从4900出发早很多,原来他们还没登顶,在停下来拍照。我没有停下来,不远的前面就是写着5396的木牌了,我前面越来越少人了,大部分人都走得很慢,或者在拍照,我把他们都超了,在那批人中第一个登上了顶,稳稳地抱住顶峰的木牌,有那么一点想流泪的感觉。从来没有想着是我们团队的第一个登顶,但是机会来临时,成为第一个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和向导在山顶找了个避风的石头,坐了下来,静静看着海拔5396米的风景,把剩下的红牛和向导碰杯,干了,那种感觉很爽。看了一下手表,9点56分,是的,一分钟前,9点55分,我登顶了。昨天问云南登山协会的一女,她是9点30分登顶,我这个成绩,好像也不太差。后面的伙伴也陆续上来了,包括熹哥,patty他们,阿法,乐儿,阿宇他们都登顶了,也没有原先想着的好好抱住那种感觉。山顶实在太小危险,不能做稍微大一点的动作,所以人都跟这个刻着5396的木牌拍照。这是目标,这是几个月来准备的目标。
大合照,好不容易拍了两张珍贵的单人照之后,我跟向导说了,要尽快下去了。不能久留,要缩短手冰冻的时间,山顶风大,安全下山了才算走完。
下山比上山快,但也不容易,因为陡,走得太快控制不住的后果很严重,所以还是走得非常小心。走完雪坡下到4900,换冰抓的地方,停下来换回装备。我摘下厚手套,冰冻的十指还能自由活动,那一刻,我放心了,仿佛逃过一劫。下山的路上,问向导,你带的人最早几点登顶的,他说8点多。他还补了一句,我带的人从来没有不登顶的。震惊。看来他的不让停下来休息的方法确实有效。
天空开始飘起了小雪花,那时候觉得真美。脱下冰抓放好冰镐后,开始一段漫长痛苦的下山路,一点也不比上山容易。由于饿,上山消耗了大部分的体力,加上困,所以下山走得很慢。我是和阿法一起走的,往往是走了一下,停,休息,有时直接就站着闭上眼睛了,就让向导们停下来等。有那么几次坐下来休息的,实在是不想走。唯一补充能量的东西士力架,太腻吃了一点就吃不下了,加上没水。碎石路,大石板,两段路最不好走。尤其是大石板,坡度很陡,很伤膝盖,只能慢慢走,从4900到下到平路,估计用了4个多小时,单单大石板,可能就用了将近3小时。回到4100大本营的时候,看到提前下撤的伙伴在迎接,来了一个深深的拥抱,特别踏实。终于下山了。这一路走得不容易。
吃了碗面后身也不擦脸也不洗直接睡。由于风吹的缘故,头很痛,睡了一回,感觉好一点。还是不想说话。手冻和头痛消耗了我太多精力,确实是没有心情说话。其他团队一般都是下山后当天继续由大本营下到哈巴村,我们选择在大本营多住了一晚,第二天部分人去黑海,部分人下山。我没去黑海,登顶的目标完成了,后面的好像没有那么重要了,而且做决定的时候身体状态还是没有缓过来的。那一晚睡得特别特别舒服,头痛也因为这一睡,渐渐好了。那一晚心里还有一种难受感觉,在大本营两天没信号,想跟家人报平安,发个朋友圈晒晒,只能等第二天下山了。
下山的路很美,终于可以认真的拍照了。由于拍照而且走得有点慢,几个人下到哈巴村用了四五个小时,这差不多相当于上山的时间了。回到哈巴村客栈的时候,发了个朋友圈,告诉安全下山,告诉登顶。那时候,才算真正从山上下来了。洗了个等了两天的澡,特别舒服,加上有信号了,美好到即使很困了也只是躺在床上,不想睡觉。更让我自己欣慰的是,从雪山到大本营,从大本营到哈巴村,这两次超过千米的下坡,我的膝盖旧伤没有出现痛,或许是因为自己变换各种角度发力,或许是因为髌骨带的效果,总之觉得这一点上特别成功。
我想我需要感谢很多人,我的向导,没有他的帮忙,他的不让我休息,我想不一定能登顶,还有借我暖宝宝的钮神,相互鼓励的阿法,给我拍了几张珍贵照片的熹哥,顿珠等等。
爬雪山也不是没有留下什么伤害,首先是鼻子出血,因为长时间风吹,干燥,鼻腔内一直有血,回来几天拼命喝水,才慢慢恢复。其次就是晒黑了。9天里我都有做好防晒措施,唯独登顶雪山这一天,没有心情,没有时间做防晒,雪山上的那么几个小时,就相当于在平时晒几天的量。当然,在雪山了冻了一天的十指,虽然没有出现问题,也是因为受尽折磨,回来之后才慢慢恢复,感觉过了一个寒冬。
如果说这次登顶是否成功,确实很难评判。从目标上来讲,是完成了登顶目标,只是这个过程,还有太多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准备不足,出发前装备都没整好,搞得边走边穿,雪上环境恶劣,真的没有时间给你穿戴装备。其次是,食物不足,最饿的一次登山了,食物就是能量,何其重要。最后是没有拍照。我可能是登山全程唯一一个一张照片也没拍的人了,被拍倒是有几张。雪山的路途很美,没有留几张自己认为漂亮的景,确实是个遗憾。不过相对于登顶和安全下山,这只能排在后面了。于我而言,如果没有登顶,拍了很多照片,好像也没有太大意义。
有一首歌的歌词是:为你用了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的来看你。为了这次见面,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哈巴雪山,好像就是这样,半年的积蓄,见面时的呼吸,反复练习。有一句话是: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看到希望,我想,这个历程也差不多是这样。
回来后,很快就有人问我的下一座山是哪里,我笑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想可能不会那么快考虑雪山了,因为手冻,除非找到了解决办法。哈巴雪山我用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去准备,成了史上最仓促的一次登顶。下一座山,我想,需要用更长的时间去计划,准备,或许半年,或许一年。
(完成于2016年10月15日星期六,文中涉及人物如有冒犯,敬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