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所谓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法律、政治、历史、文学,其实只是人为制造的分类,但是,社会并不是按照你划分的标签在各个专业之内单独运行的。一个市场的营销问题,背后往往涉及法律、政治、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可是我们所谓的专业,并不管这些,只要你学好市场营销的大体概念,就可以毕业了。我们被标签框定了自己的可能性,因而,学习就学习标签内的东西。这种认知,会极大的阻碍我们学习真正应该学的知识,大学四年学到的完全不适用,我想,这也是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上学无用的原因。
前久曾流行一篇文章《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这篇文章提到一个观点:人们“不能深度思考的根本原因是见识少,知识积累量不够”。这个观点就有意思了。你的见识多了,知识积累量多了,就能够自动深度思考了吗?
在《好好学习》看来,“见识的多少和知识量的积累”与能否深度思考,关系并没有那么大,至少谈不上是“根本原因”,因为深度思考根本不是“肤浅思考”的积累结果--它们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在肤浅思考的认知前提下,通过增长见识和扩大知识量,一个人不大可能变得思考深刻。
在学习知识之前,先弄清楚:什么是知识?
我们学了很多年知识,可什么是知识,似乎一下子说不清楚。比如:“回”字有四个写法是知识吗?朋友圈里吐槽春晚的文章是知识吗?罗辑思维得到app中的课程音频是知识吗?
这些内容是不是知识,答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达成共识:它们都是信息。
在《好好学习》的定义里,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也就是说,上述三条是不是知识不是一个客观存在,它取决于了解他的人能否使用这些信息改变自己的行为,产生新的结果。
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点头称是,然后生活照旧,那么这篇文章和其他所有类似文章一样,都只是一个信息。只有你看完一篇文章,了解一个观点之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这个信息才是知识。
换一种角度看,衡量你的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是:学习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变。如果你学习之后和学习之前,思考和行动都一样,那么显然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阅读,它就只是一些数据;而当你阅读了内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了你的知识。
因此,对知识的定义就是:那些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