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7岁的儿子平常是个慢性子,是个老实孩子,话也不多。但遇上事的时候又容易着急,一着急还说不出话来。
比如,前两天几个小朋友一起在小区里玩,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争执,其他小朋友叽叽喳喳的吵得欢乐着呐,可儿子却支支吾吾的憋得小脸通红。一个小朋友好心指着儿子说:你别急,慢慢说。儿子却一下爆发了:别指我!
妈妈赶紧过去平息事态,小朋友呼啦一下就把儿子撇一边跑过来告状了,妈妈看着儿子一脸的委屈,觉得毫无办法。
单说这件事,好处理。
先重申一下处理问题的通用法则,不发火,不批评,不指责,不呵斥,不挖苦,不讲道理。然后,妈妈要找个安静的地方,让儿子把事情的经过完整的说一遍。
妈妈在让儿子诉说事情经过的时候,依然要和蔼可亲,这是孩子能“打开心扉”畅所欲言的基础。在儿子说的过程中,妈妈要像逗哏的相声演员那样给予及时的回应,以微笑、点头、昂、是吗……这类言语为主,千万不要主观、臆断的去任加评论。
当孩子卡壳的时候,妈妈也尽量不要催促,不要说慢点、别着急之类的话,静静的等着就行。或者是根据儿子前面说的话题给点提醒也行,比如,你刚才说小刚打了小明一下是怎么回事?
让孩子把事说完,至少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事说完了,情绪也就出来了。情绪出来了,这件事对孩子来说也就翻篇了。(负性)情绪这东西,最怕憋着、攒着,俗语说的“老实人闯大祸”的背后原因就是情绪爆炸了。第二个好处是锻炼了孩子说清楚一件事的能力。如果这件事让孩子说上十遍,那肯定比一遍要熟练的多。如果今后妈妈用这种方法锻炼孩子,那用不了多久,孩子遇事着急说不出话来这个“毛病”一定就能治好。
这件事背后,还蕴含着一个普遍适用的道理,就是当我们的孩子与众不同的时候,我们父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是和他穿一条裤子,和他成为朋友甚至“战友”,让孩子摆脱孤独感,建立归属感。
孩子的与众不同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孩子这个人就与众不同,包括孩子的体貌特征比如身有残疾,个性特征比如过度的内向软弱,兴趣爱好比如养蜘蛛养鳄鱼等。简单说就是孩子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互相看不惯,互相不适应。另一种与众不同和这个7岁的小男孩遇到的情况基本相似,就是在某个事件中,由于观点、行为和其他人不一致而导致的被孤立。
当小朋友跑去和妈妈告状的时候,孩子脸上的委屈更多的应该是来自被抛弃、被孤立,和这种境遇相比,之前的那点争执很可能就不值一提了。这时候的孩子,被动的与众不同了。
与众不同,这个形容词听起来挺好听的,但对当事人来说,则是种很遭罪的状态。与众不同,就是和大众不一样,就是孤家寡人,就是孤立无援,就是形单影只,就是得不到他人的理解。而人是群居动物,骨子里都是希望能属于某个群体的,都是希望自己有朋友的,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哪怕是几个朋友一起做坏事,都要比一个人被所有人孤立好很多很多。
一个人只有心理足够、足够强大,才能适应这种“傲然独立”。
所以,当一个孩子处于这种与众不同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能让孩子有那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或者说,即使孩子感到被全世界抛弃了,只要有父母依然在他身边,陪伴他、理解他,他就能度过难关。
父母,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最最重要的、亲密的链接,对于孩子尤其如此。
所以,这位妈妈,当你看着儿子一脸的委屈,觉得毫无办法的时候,陪着他就行。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