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七章:透视一本书,这一章是讲的分析阅读第一阶段的四个规则。想要透视一本书,第一阶段应该做些什么呢?
1. 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 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 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
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 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做到以上四步,基本上就可以说列出了一本书的架构了。第二个规则在指导你注意一本书的整体性,第三个规则则在强调一本书的复杂度。
作者把这四个规则作为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引起了我的思考。包括前面第六章所说的检视阅读,和这四个规则,为何拿到一本书,我们不是一头扎进去开始读,而是要先总览书的全貌,了解书的主题和结构,再开始一句句的细读?
我想大概有两个原因吧。首先,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节约时间。我们拿到一本书,不知道它是否值得我们花时间去读,或者我们是否对这本书感兴趣,那就先可以用检视阅读的方法大体看一下,整体了解这是一本讲什么主题的书。如果对主题感兴趣,这本书可读性究竟有多高呢?那么就进入分析阅读第一阶段。
其次,我觉得先整体再细节,这也是我们初步认识事物的4个阶段。
有的人一拿到任务,就立即去做,想到哪做哪,结果最后忙得吐血,事情还是没做完,又冒出许多其它的事,被老板骂,认为他无能。我想这就是没有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吧。
如果拿到一本书,你对这个主题感兴趣,决定读下去,那么别着急,先看下作者的思路,对这个主题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或按什么逻辑顺序来论述的。这每个分论点里面又由哪些三级分类组成,各三级分论点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我觉得阅读一本书就好像建房子,你得先从外观上确认想建什么样的房子,是平房还是楼房?是一室两厅还是两室一厅?是圆顶还是尖顶?把整体布局弄清楚了,再来想里面的门、窗、地板等。如果一上来就迫不及待地读文字,就容易陷入具体细节的泥潭,虽然明白了每句话的意思,但不明白作者为何要这样写?想要说明什么问题?
只有从整体上先把握了一本书,了解作者要描述的几个大方向,你才会有选择地看书,而不是平均用力,每行字,每句话,每一章节都花100%的精力去阅读。当然如果是经典书,是可以这样研读的。但有的时候,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你可以只重点阅读和学习对你来说最感兴趣的和最有价值的部分,然后学以致用。
这也好像我们从事的一些复杂的或管理类的工作,涉及到好几方面的事情,如作息制度、工资制度、绩效考核、核心业务的计划和进度、与下属的沟通、人员的安排、与其它部门的配合、下一阶段的的代办事项和准备工作以及物资的储备和计划等。
这是一盘棋,各方面都要全盘考虑到,然后综合你和部门的情况,统筹安排,哪些事情先做,哪些可以缓一缓,哪些是重点,哪些需要你亲自出马,哪些交给下属办即可。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树林中走,只见到一棵棵树,但见不到整片森林。所谓先整体再细节,就是要跳出细节,从上空俯视,总览全局,把握大框架。
我们做年目标、月目标、周计划和日计划也是一样的道理,都是提前设想好,规划好再行动,不是想到哪是哪,只不过不同时间段的计划站的高度不一样罢了。这样一天安排下来就比较心中有数,不是打乱仗,拆东墙补西墙,走到哪算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