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丹颖
张小龙在演讲结束前说,希望有一天观众在家里看演讲和在现场看能有一样的效果。而此刻正坐在家里悠哉游哉观看公开课直播的我,正如愿实现着小龙的期许。
在张小龙的演讲中,提出了四个关键词,分别是:1、用户体验;2、让创造发挥价值;3、用完即走;4、尽可能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四点概括起来,我想就是——让科技尊重用户。
微信产品上线5年,已经成为如今每个人的移动ID,用户人群覆盖率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我们现今的生活早已与微信息息相关。然而,科技是把双刃剑,随着微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侵袭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凤凰主笔王路就曾写过一篇文章《越微信,越孤独》,是对微信所给人们带来弊端的犀利阐释。而张小龙的演讲,正是给观众传递一种尽最大可能性去尊重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的价值观。
为了服务用户方,作为服务方代表的张小龙首先对自己“够狠”。他提到的“把生态系统交给第三方开发,而不是全部由自己建造”、妨碍用户价值的一定干掉、不做白名单……其实就是在用户价值与服务方赢损之间,优先考虑前者。会上,张小龙引用了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的经典名言——“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因为聪明可以欺骗用户,而要真正留住用户,靠的只能是善良、是全心全意地为用户体验着想。例如,在将服务触达用户的时候,服务方只应触达需要它的用户(如游戏用户),而不能骚扰用户。对此,微信朋友圈广告是一个很成功的尝试,因为微信用户并没感到受骚扰,相反,还很期待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看到难得一现的广告。
“让原创成为一件非常有尊严的事情”,是微信不断努力的重要部分。有才能的人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扶持和保护,一旦彻底失望,就将不再发挥他的才能,所以给予原创足够的价值回报(如原创申明、打赏功能),是促进原创的基本。而有了更多更好的原创,微信才能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想到我们一个新兴的阅读写作app——“简书”,之所以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广受欢迎,也是因其对原创的支持,如对作品及时的回馈给作者应有的成就感、不做转载功能等。常言道“是金子总会闪光”,但如果没有慧眼慧心的淘金者,金子也可能一辈子遭遇被埋藏的不幸命运。
微信作为一种工具,张小龙提倡要让用户在完成目的后尽快离开,即“用完即走”,而不是黏住用户,使用户沉浸里面离不开。他开玩笑举了一个很贴切的例子:一个人开车去看风景,总不能在到达目的地后,因为车内的空调吹得很舒服就赖着不下车吧?在实现“用完即走”基本原则上,Google是一个好的榜样。对此,我深以为然,反思我们有些商场内的扶梯设计,为了不择手段留住顾客,喜欢把电梯设计得使顾客每下一层楼都不得不再绕商场一圈,实在不是一个为顾客服务的善良设计。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是健康生活的一个有效理念。微信的好友上限是5000人,在张小龙看来,加好友需谨慎,好友数不能太多,所以每一个好友的添加请求都需通过被添加者的同意认证,如果仅为了加大量好友,微信完全可以开发出好友批量导入的功能,但微信不会这么做。此外,公众号的推送也限制在一天一次、一次几条,因为一旦放开,允许一天推送两次,真实的阅读量其实反而会下降。在现实中,推送方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却没有意识到发出的内容越多,其实订阅户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接受的,这无疑是一种低级的商业化手段。
如大会主持人所言——“在创新的路上永不止步”,微信的卡券、优惠券功能在刚上线时的使用率很低,而经过改良的基于社交关系的优惠券却收获了较高的使用率,正应了我们老祖宗的名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微信,正连接着一切。
最后,张小龙提出了一个微信未来新的公众号形态——“应用号”。由于现在的公众号多是面对媒体和内容的平台,为了实现相似功能且节约推广成本,开发团体和创业公司在推广上往往先开通微信公众号,而不是开发app,而目前微信做出的“服务号”并没有很好地达到目的,因此在即将到来的技术变革上,微信会致力于提供服务平台,而不仅是提供内容传播的平台。张小龙力图让用户在关注一个公众号时,拥有像找一个app一样的体验。这样的“应用号”平时不发东西,只是个安静的存在,但用户在需要它时却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找到它。
“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并且是一个“有价值”的内容为王的时代,而有价值的东西背后,是人、是团队。所以只有当科技具体到尊重每一个真实的人、团队,视用户为上帝,微信才会源源不断地造福人类。
20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