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的词,有一句非常出名:“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但这不是原创,而是把隋炀帝的两句诗“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稍作改动就剽窃来的。隋炀帝的原作还有后两句“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所以连“斜阳”这个意象也是剽窃。
剽窃的句子为什么被那么多人推崇,秦观的剽窃版到底比隋炀帝的原版好在哪里?
古代有很多人热心议论这个问题,清朝人贺贻孙的看法最能抓住本质。他的看法可以分成两点,第一,秦观添上“斜阳外”三个字,给“寒鸦”、“流水”、“孤村”设置了一个苍凉空幻的背景;第二,原诗是五言为一句,对称地来写两种景色,描摹出两番景色,秦观却用有长有短的错落句式将三幅风景合为一幅,完整感特别强,所以字句上虽然只有小小的改动,但这不叫剽窃,这叫点石成金。另一方面,宋朝人不把填词看成正经创作,经常把别人现成的诗句拿过来用,时代风气就是这样。如果诗要这么写,那就真是剽窃了。
话说回来,从贺贻孙的看法里,你应该能想到前边讲过的诗和词的审美差异:诗的美感是由对称的稳定结构带来的,词的美感来自不对称的稳定感,气氛很不一样。
隋炀帝的诗写成“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没有问题,诗就该这样写,但秦观的点化使对称带来的分立感变成了不对称带来的完整感,换句话说,一个完满的画面立刻呈现在你的眼前,而这种即视感,也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特别推崇的“不隔”。也就是说,即视感越强,越容易跨过理性,直接去感动别人。今天的诗人未必懂得这些奥妙,但广告专家都很清楚,如果一个画面没能在一瞬间击中客户的感性,而是让客户有了一点时间空当来调用理性的思考力,那就输了。
《人间词话》常常提到秦观,最重要的评价就是“以境胜者,莫若秦少游”。翻译过来就是说秦观的词最有画面感和即视感。
我们再看一遍隋炀帝的原作:“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先写自己看到的风景,然后触景生情,秦观把这个次序颠倒了过来,整首词前面写情,最后用“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这种纯画面、纯景物来收尾。所以隋炀帝写得直白,秦观写得含蓄;隋炀帝没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一句“一望黯消魂”就把话说死了,秦观其实一样要表达“一望黯消魂”的意思,但把情绪藏在风景里,不是直接告诉别人自己正在“黯消魂”,而是创造了一个最能传达“黯消魂”的意境让人直接去感受。
当然,这种高明的手法早就成了套路,今天小学生写作文也会知道“以景结情”,比如写自己扶老奶奶过马路,告别老奶奶之后,抬头看到天高云淡,有温暖的春风吹过脸颊。就到这里收尾了,一句话都不能再多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