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一连持续了大半月,气温跟着走低。一度怀疑秋天像被抛弃的孩子般,天然阴郁,成了短命先生。
今天天公作美,恰逢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前一天刚出差回的我顾不上疲惫,让孩子们感受户外运动的快乐成了前往参加的主要动力。
活动开始于晨圈游戏,老师轻柔的歌声中,我体验到了当下的宁静。草坪,阳光、树林、新鲜空气,孩子们的笑脸与悠扬的旋律,组合成一幅生命最初模样的鲜活画面,融入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暖意,平复着自己起伏的思绪……
置身于城市中,每天生活节奏快,大人上班下班,大段时间往返于办公室与家中;孩子们上学放学,多半时间置身于不同室内……狭小的活动空间,令城市中的我们渐渐忽略了来自大自然的讯息,孩子们的目光越来越被人造动画片、动漫游戏所吸引,对大自然的感受力迟钝甚或丧失。
反思自己对孩子的陪伴中,户外活动也非常欠缺。自己的运动习惯不好,一周工作下来,周末时间打理家务,还想拥有休息与学习时间,习惯宅家。带孩子运动也往往受限于居住环境,小区环境或广场里的溜达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多彩和丰富......
歌声结束,我也缓过神来,亲子活动在欢乐的气氛中继续进行着:蝙蝠蛾子、找鞋子游戏,孩子们簇拥着,奔跑着,你追我赶地往圈子中间跑,气喘吁吁,乱找一气。笑声伴着欢快的音乐,飞扬在空中。
我的观察:孩子们在自然敞开的环境里,更加开心地笑,欢脱地跑,肆意撒欢,快乐无比。
这样的欢畅时辰里大人往往也放得开,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里,寻觅片刻的无忧无虑。
在活动整体设计中,我很喜欢其中一个环节:各组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按清单在大自然中寻找。然后分组围坐一起,在姐姐们的帮助下,查看所找的物品。
孩子们从中观察感受,动脑思考:
圆的东西?(找到了石头、掉落的果子)
直的东西?(找到了小树枝)
活的物体,某物品50个?(一截松树枝)
孩子们,脑袋瓜快转起来呀!
艺娴比弟弟更积极地专心寻找,眼镜也索性摘掉了嫌碍事~还不时地引导我们,“来这里来这里找!” 积极参与的模样煞是可爱!
弟弟虽然找的东西吧要么石头,要么树枝残叶...但还算投入吧,精神可嘉。最后我们一起用袋子收了个组里惟一的活物:一只大蚂蚁哦!
清单里,有收获的宝物里还有愉快的心情,伙伴的拥抱和开怀的笑。
大自然,四季轮回,包容万物,收纳吐新,是对于生命教育最理想的场所。
记得欣频老师曾提到过如何让孩子更有创造力的方法,其中之一便是将其引领到大自然中,自由探索。艺娴在陪弟弟找完东西后,她拿起来一片落叶,把玩后问我要纸和笔,说是要画一个落叶仙子,脑袋瓜里像在浮想联翩什么。这种想象正是创造力萌芽的适宜土壤,或许她在试图学习与大自然沟通的暗语呢。
置身大自然中,大人们回归纯真,卸下面具和伪装,收获全然的信任,这也是疗愈身心的最佳方式。自己一开始的疲惫感在和孩子和自然的互动中,早已悄无踪影。
无论大人还是幼儿,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自然里,品味有温度的生命教育。
周末有时间,带着孩子,来大自然里多走走吧。你会看到孩子的另外一面来,那是自然在滋养他们,获得纯然感知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