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岗位2个半月,自己觉得应该有个新岗位100天的总结。
于是回顾这不长不短的日子,自己做了些什么,学习到了些什么,才惊出了一身冷汗!想象状态下应该习得的知识,头脑里应该理顺的流程,之后应该有的行动计划,统统都没有……但是,为何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忙碌,忙着回复邮件,忙着回答问题,这种可视化的忙碌好像慢慢在麻痹自己!
嗨,工作很忙,我没空想,等有空了再说……
还好,读书没有停,在迫切抚平工作焦虑的需求下,开读这本《深度工作》,也是本月我们工会小伙伴一起共读的书籍,大家一起进步喽!
整本书分两部分,从深度工作的理论到深度工作的原则,以下先分享给大家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作者卡尔·纽波特,从卡尔·荣格为实现职业生活中的深度工作,在树林里用石头建起塔楼,到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远离世事,只读书,为思考大局进行的“思考周”,引出了深度工作的概念,分别从神经学、心理学、哲学论证了深度的意义。
深度工作 ( Deep Work ):
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在新经济形势下,想要成为赢家,就需要有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需要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这两项核心能力有赖于我们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要求我们高度专注,更深入的进行探究与学习。
相对于深度工作,又引出浮浅工作定义
浮浅工作 ( Shallow Work ):
对认知要求不到事务性任务,往往在收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由于最小阻力原则,我们总是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完成任务,也容易让自己处于可视化忙碌中,形式化的指标,忙碌看起来就是生产力,想了想自己,总是更喜欢先处理简单工作,处理邮件,回答问题,永远都是忙于紧急的事务中,渐渐失去了工作的动力,感受不到工作的意义。
在事务中拥抱深度工作,通过深度工作培养个人技能,就像我们需要先把时间留给我们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把空间留给我们重要的“大石头”,才能继续填放“小石头”,才不会心力交瘁而又没有成就感。
“让你的头脑成为透镜,汇聚专注之光;让你的灵魂完全投入到头脑中的主导之物上,尽情吸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