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号柜子的故事

38号柜子的故事要从很久之前开始说起,久到那个衬衣飘飘的天蓝年代。

故事开始以前,我只是一个口无遮拦随性贪玩的高中生,整天坐在空气污浊的教室里,一副对什么事情都不上心的样子,整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吊儿郎当的轻颓。

后来经过一段苟延残喘度过的以往岁月,便在那个伤感而优美,多情而孤独的年纪爱上了读书写字,开始了那个错把倾诉自己情感当做创作才华的无知年代。

高中时,年少的我迷上了韩寒,我想去走他走过的道路,看他看过的风景。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在一本刊物上发表一篇自己的文章,这是我二十岁之前最想做的事。

后来我不知所措的随风飘荡,来到了大学的校园,我中学时代所积累的文笔开始展露头角,我的一篇《童年回忆录》完成了我二十岁之前最想做的事。而一年后,我成为了校园杂志的主编,对我来说,这不是幸运,而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没有人知道我用一个一个的夜晚写了多少的手稿,一遍一遍的反复抠细节。尽管大学我依旧看起来整日总是无所事事的样子,但是对于写文章这件事,我真的投入我的感情了。因为我写的都是我过往的真实生活,而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让我真的无法忘怀。

现在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杂志报纸已经成了鲜有人关注的东西。但我还是很喜欢做这些可能即将过时的东西,纵使有一天没有人再看这些东西,但我还是会尽最大的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因为这里面所包含的情怀对我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五月份的一天,有个人在QQ上加我,我起初并没有在意,但是她说她一直关注我们杂志,那一刻,我觉得特别的欣慰。

她说她的学长有一间小屋子,后来学长实习,就把那间小屋子交给了她。而现在,她马上也要离开校园出去实习了,她的小屋承载了她很多美好的记忆。她跟学长每人为小屋写了一首诗歌,想在杂志上发表一下,这是她的心愿。所以,她找到我,问我他们的诗歌可以在杂志上发表吗。后来我看到了那两首诗歌,文采一般,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们对于那间小屋子的所包含的感情之深,而我又是一个极为感性的人,所以我就给他们发表了。这里便要说一下我对情感文章的看法,我个人觉得情感文章的情怀是要远远大于文笔的。因为如果我写的一篇文章没有我的情感,即使那篇文章的文笔再好,那它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之于他们却是很开心。后来她跟我聊了许多,我们也渐渐的熟络起来,至少是在网络上熟络起来。可是现实中我们却从未谋面,至少,我对她是没有任何印象的。

不知怎么说起,现在生活的方式越来越快,而人与人之间似乎也慢慢从“点头之交”变成了“点赞之交”。我说,现在媒体发展的越来越好,人们的交流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我不喜欢这种感觉,在现在这个世界里,有一个笔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希望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做一个不知退缩的偏执狂。

她说,那我们就做这个世界叛逆的孩子吧。

于是,她成为了我的笔友。

我们之间写的每一封信都放在图书馆的38号小柜子里,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选择38,大概是天生的亲切感吧。那一封封信,成为我那段时间成长的见证。

我平时说起话来口无遮拦,经常用一句玩笑话就让别人无言以对,我还美其名曰这是“唐式幽默”。

她说,在她眼里我就是一个神经病,但是我写文章做杂志的时候是个男神。

每一次出杂志的时候,我都很开心。但是当我主编我的第三本杂志的时候,我特别不满意。我觉得那一次所有人都特别没有诚意,包括我自己。那段时间我处在一个很挣扎的状态,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和精力,但是脑子却是空的。一边写文章出杂志一边特别沮丧,觉得自己仅有的一点才华与热情都要用光了,自己慢慢的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那段时间是我校园写作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她一直写信鼓励我,她说唐半仙是陪她一起做梦的少年,而她也永远会是唐半仙的读者。

后来我蛰伏了一段时间,开始准备我在校园里做的最后一期杂志。那段时间我除了要准备杂志,还要忙着凑学分准备实习,整日忙的不可开交。跟她的交流也越来越少,38号柜子空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转眼就到了要去实习的日子,我们之间还没来得及好好的说声再见,就被推向了社会这滩浑水,有些仓促,难以句读,却似乎又埋着什么伏笔。

世事如书,实习的一天,我们俩竟然在一件书店偶遇,我曾经幻想过很多我们见面的场景,但是却从来没想到过会在书店偶遇。

我们简单的聊了几句,回去后,她给我发消息说,没想到我是这么腼腆的一个人,没有印象中的那么激昂,那么睿智,更多的是一种感同身受。

她觉得我们是彼此的摆渡人,但我觉得,我们都是这世间最普通的孩子,从远方赶来,赴一面之约。

慢慢的,我在实习生活中疲于奔命,而我在校园里的写作经历已经用完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没有再动笔。

后来,她说她会消失一段时间,但是她会在简书上等我归来。我说,我已经在归来的路上了。她说,想了许久,也许这里才是我最喜欢的半仙的模样。

在那段没有写字的日子里,我很焦虑。现在依旧艰难,但是好在,我又开始动笔了。

她说,她希望我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我觉得我们离开校园时是少年,并不可贵,可贵的是当我们历尽千帆阅遍沧海之后,即使尘满面泥满身,仍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前者是少年,后者才是归来仍是少年。

再后来,我准备离开青岛,临走前,我去了一次学校。

她找到我,我们坐在记者团的小屋子里聊了几句,她临走时,把一个盒子放到桌子上,然后对我说,给你的。

盒子里是一个小小的帆船,和一封信。

她在信中写到“来来回回,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要不要去送送你。因为我很清楚,这次你走,我们再见面的几率特别特别小了。但我又以什么理由去见你,但当你发动态收拾东西时,我便不再犹豫”。

谢谢你的不犹豫。

她还说“送你帆船,我想对于渔民儿子是一种情怀”。

成长最让人烦恼的地方莫过于,离自己喜欢的样子越来越远,离自己讨厌的样子越来越近。

希望我们都可以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唐半仙不敢承诺什么豪言壮语,但是,我的笔一定不会停下。希望再见时,我们都会变成更好的人。

我会永远记得,你说的那句让我极为动容的话。

朴树在唱歌,半仙在写作,这便是做好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980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78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868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98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9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2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0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69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9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9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3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42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4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33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50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