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一个人形单影只。
但我有时候又特别庆幸自己能一个人,我觉得一个人的时候应该是适合思考的,而两个人是适合分享。在过往的一个人的生活里,我甚至习惯了这个样子,我反而又恐惧自己养成这样的人生观,赋予生命孤独的意义。
我不知道,是我喜欢孤独,还是孤独喜欢我。有时喜欢一个人静静的,没有一个人来打扰我。
胡适在他的《人生有何意义》中提到:“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
这个话题是很大的。我加上胡适先生才敢斗胆言语一二。
我一直在找寻自己思考生命的方式,中学时候我曾整日整夜冥想各种事情,想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直到思虑到抑郁。
因为现在我明白单纯的思考是无用的,也是无果的,思考应该和学习贯通这个道理,早就在论语里所提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思考而不学习会因为疑惑更加危险。
放到人生的层面上来讲也是适用的。我们应该首先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自己;然后才是思考人生的意义。随着你学到东西越来越多,当你愈加的了解这个世界,你就愈加对人生思考的全面,反之的话,就越片面。
就像杨绛曾说:“你的问题在于读的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每天沉寂在微博、朋友圈、知乎甚至是偶尔翻翻书,看着一些碎片化的东西而一知半解,就以为自己懂了好多了。
许多人习惯于以单一模型思考问题。把复杂的人和事灌注在他所掌握的模具中,并以此为真实,以未经反思的概念和教条阐述世界,并以此来给世界塑形。
我们创造了话语体系,并且用它交流沟通,而且它是多样化的。我们读书越多,接触的话语体系就越多,观点就越明确,逻辑越严密,证据越有力,话语体系就愈向“对”的方向靠拢。便越会在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中分析整合出完善的结果。
缺乏阅读积累的思考,是对少数话语的迷信;缺乏思考的阅读,只是对已有话语的模仿。
End
我是王小帅。
白天上班族,下班文字控,阶段性段子手,九零后工科男。
一介草民,渴望进京中状元,请记得点击喜欢和关注。我的盘缠就靠乡亲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