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又发来信息,作为群主,他在群里@所有人——有同学得了白血病,医疗费昂贵,号召大家捐款。
捐款是个好东西,不仅捐献了爱心,而且还掩盖了内心的不安和恐惧。仿佛捐了钱,就可以在同学身受痛苦和病患时为自己找回些许心安理得,就可以为自己可能面临的疾病灾祸积些阴德,就可以暂时逃避死亡和灾难给自己带来的焦虑和压抑。
或许我这样说不免打击了同学们的同情心,可至少我以前是这么想的。在死亡面前,我多么的痛苦和无奈,多么的恐惧和伤怀,我只能靠外力去安慰自己,去麻醉自己。我曾想过去抗争,但在死神面前如何抗争?所以我只能逃避,只能认命。
很早就听说过佛陀在身为太子的时候,亲眼目睹生、老、病、死而立志寻求解脱的故事,但我自认为不科学,也学不来。若不是最近一年拼命地看书写作,若非雪师的智慧之光日益滋润我这幼小而愚昧的心灵,可能我现在也不会捧起这本《佛陀传》一页一页地品尝。
说来很神奇,《佛陀传》我印象中已经在家中摆放了半年,却始终没能翻开一页,或许它知道我暂时还不具备看它的能力和机缘。如今翻开书中那一个个看似故事,实际上却包含着深邃佛理的文字,是那么的沁人心脾,我敢肯定在此之前我是不会有此觉受的。而且也未必能耐着性子看进去,看了也未必懂。如今尽管个中的字句我仍带着疑问,却能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找到答案。
我深知亲友的死亡带给人们难以磨灭的伤痛,也知道很多东西会让时间渐渐地把伤痛消磨掉。可当下一次伤痛来临,当我们自己无可避免地面对死亡到来的那一刻,我们又该怎么办?我们除了叹息、哀伤,就真的别无他法了吗?
办法是有的,只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写到这里我觉得很崩溃,我很想告诉我的同学们,我的朋友们,我的亲人们,这世间真的有永恒之道是超越生死的,但我却不知该从何说起。我好想帮大家减轻那么一点点痛苦,哪怕是那么微不足道,却又恐说得不清不白。
佛教经典,三藏十二部,浩瀚如烟海,凡夫俗子即使穷毕一生也无法看完,更不用说参透其中的奥妙。我又怎能三言两语就可以将如此沉重的死亡说得释怀呢?把自己说释怀了,也未必能让别人释怀。怪不得雪师常说,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哪怕是为了别人好,别人也未必接受。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自己改变了,一个个自己改变了,这个世界也就改变了。
我忽然明白,觉醒的“觉”是自觉,而非他觉。他人觉不觉,那是他人的“自觉”。他人不“自觉”,你不可能将自己的“觉”强加给他,即使强加了,也只是“他觉”,成之不为他的“自觉”。
佛陀说,吃橘子要与橘子建立起沟通,要接触它,了解它,慢慢地、专注地品尝它。感受它从一颗种子开始,深埋在土壤里,吸收土地的养分,生根发芽,破土而出,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经受狂风骤雨的侵袭,慢慢成长、开花、结果,被人们采摘下来到了你的手中。当你剥开橘子皮的那一个瞬间,橘皮迸发出如雾如烟的芬芳汁液,那是它最美生命的绽放。当一瓣鲜嫩多汁的橘肉放入口中,你会感恩大自然赐予人类如此美好的食物,不管它是苦涩酸甜,那都是天地最无私的奉献。
橘子不会说话,但它也有生命。它用一生结成的硕果回报给大自然,有人采摘它,它就成为人们的美食;没人采摘,它就独自凋零,重新回归养育它的土地。这就是橘子的“自觉”,它没告诉你罢了。但你可以通过细致而专注的观察去了解它,去感受它,于是这种“自觉”就会变成你的“自觉”,因为这时你已经和橘子合二为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天地大道息息相通、和光同尘。
这时,自觉和他觉已经互为彼此,无二无别。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万物之“觉”化为自己之“觉”,才能用一己之觉唤醒他人之觉。
或许应该这样说,世间万物都是“自觉”的,除了人类一直在愚昧的怪圈里徘徊。万物在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的轮回里走过了亿万年,靠的就是那份“自觉”。如果没有这份“自觉”,强大的恐龙会将世界拱手相让?它们又何曾不想逃避毁灭性的灾难?
所以,人类应该向世间万物学习,应该像佛陀那样去专注地观察世上的一切事物,敞开心胸去接纳,去了解,去吸收,去包容,让万物的觉性智慧滋润和感化我们。我们才有可能去爱这个世界,去爱所有美好的和不美好的。我们才会发现,正是因为有了悲伤和痛苦,生命才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