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刊于“One·一个”APP,作者:不辣】
朋友、亲人或者情侣之间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你为什么说谎?”“我那是善意的谎言。”“你为什么不说实话?”“我怕伤害你。”那么,问题来了,善意的谎言就不会伤害人了吗?
——@A问道
@不辣答:
真、善、美都饱含伤害,只有佛与傻逼能四海一家。
说谎是人类进化发展的表现,而善意的谎言则是究极体进化。在善意的谎言中贯穿的一种思维逻辑是: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意思就是:一个人可以有描述真相或者事实的能力并推测和预估到这个真相或者事实的影响能力,只是如果一旦发现真相或事实造成的影响力是负面的,一个人则会逆向去陈述加工后的真相或者事实以降低负面影响的程度,并冠其美名:善意的谎言。
所以说,善意的谎言是很主观的,往往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说,你所认为的善意的谎言在对方或者周遭人看来却不是,甚至有可能是饱含恶意或者婊气十足。
举个例子,有一句经典套话常见于家长、长辈甚至伴侣,“我都是为你好”。其实讲道理,“好”是什么,不过就是人类长期的发展对一件事情经验值的总结。但是很多时候,你所认为的“好”不是我所认为的“好”呀,就像你认为的“善意谎言”在我看来不过是“多点套路,少点真诚”。所以说,“好”或者“不好”,“善意”或者“不善”,有时候只是个人体验和视角,而不具有普遍性。
再举个例子,闺蜜不经意的一句善意的谎言“你好瘦,应该多吃点”,可能会让自己突然有种“我其实不是很胖”的错觉,于是放松自己并奖励自己三碗红烧肉。于是,闺蜜越来越瘦,自己越来越胖。请问,还有比善意的谎言更让人长胖的东西了吗?没有!
再者,善意的谎言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装”,即使能保证成熟的子臣们一直助长谎言,但是也不能阻挡稚气的孩童说出真相。被戳穿的谎言比丑恶的真相还难看一万倍,伤害指数呈幂次方飙升。
小时候,邻居家住着一个自尊心很强很骄傲的爷爷。爷爷经常哼唱一首歌:“燕南飞,燕南飞,燕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今日去原为春来归,盼归莫把心揉碎,莫把心揉碎,且等春来归。”从年轻的时候开始,他就一直错以为歌里的“yan南飞”是“燕子南飞”,家里有人知道他错了,也从不纠正他的错误,怕伤害他的自尊心。直到有一天,识了一些字的孙子告诉了他,“雁南飞”是“大雁”的“雁”,老人才突然明白,这些年自己都一直记错了。在很长的时间里,老人都陷入了沮丧,就像你攒了很多钱买了一只包并且用这只包装满了很多故事,结果有一天你发现,这只包是A货。那么你会觉得,不仅是这只包,就是连同和这只包相关的故事都显得没有意义。
所以,真相伤人,善意的谎言也不例外。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说话的方式就可以不那么软绵绵,毕竟早就承认:有人的地方,就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