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生:桑塔格日记》
桑塔格日记写了很多她读的书,涉猎的种类较多,也被安利了一些。
哲学的,文学的……
日记里也写了她的私人生活,包括她的婚姻、感情还有对性的思考,其中也大量写了她的性取向。
她当时也是没有想过自己的日记会被公开出版的吧?
说实话,还挺喜欢看名人日记的,可能是满足了某些方面的窥探欲吧。
“宗教不平息焦虑,而是唤醒焦虑。”
“理解世界就是要跳出自己的情感来看待它。”
“旅行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积极。”
“我的阅读是在为将来贮藏、积累、储存、填现在之洞。”
“写作是另一个动作,它不会受到这些指责。释放。还清欠记忆的债。”
2.《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
咋一听这名字,还以为是什么玛丽苏情节的网络小说,其实不然,它是日本作家江国香织的短篇小说集,一些与爱情有关的故事。
作者的语言很平淡、很轻,轻到好像什么都没留下,可它们组合起来的片段和故事却有致命的吸引力,像在看日本电影。
生活的片段和琐碎,画面感极强,与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风格很像,都是真真实实生活的人。
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们比较与众不同:喜欢参加陌生人婚礼的夫妇、分手后疯狂嫉妒的小三、同妻家庭等等。
书里提到的食物:桃子肉饮料、荞麦面、金汤力等,极具季节性,让人忍不住幻想在夏天的中午,来上一杯果肉满满的桃子饮料。
"我不喜欢夏天。夏天,总会想起那些无所谓的事。无所依傍的、感伤的,而且可笑的事。”
“我嫉妒那个女人,嫉妒她的脖颈还有她的脚踝。”
“想喝桃子果肉饮料。”
3.《白瓷之路》
作者是一个剑桥大学英国文学专业的陶瓷艺术家,书里写了他去往世界各地的陶瓷产地,感受不同的文化,不同风格的陶艺制作,以及这些地方给他带来的冲击。
景德镇、德累斯顿、伦敦……
喜欢陶瓷,或者喜欢收藏杯子的朋友,有机会可以看看这本书,前面部分对景德镇的描写,挺喜欢的。
书里穿插着一些历史故事,作者用他富有文学性的文字为外行人了解这个行业提供了一个途径,也是一部陶瓷旅游指南。
感兴趣的人可以循着这条路线去探索。
4.《为了报仇看电影》
如书名,这是作者韩松落的电影随笔。
电影随笔出书,难免被人诟病。
但作者参透生活的洞悉力,依旧让人觉得这书值得一读,可以放在床头睡前翻阅,也可以当作专栏,每天看一点。
书里提到的电影数量很多,却也不让人觉得他在卖弄自己的见识,相反,每一个悟出的道理背后,都有这些电影的支撑。
也许是他的“敏感”,也许是后天对电影的吸收和总结,总能让人看的时候冒出一种:咦,我当时看这电影的时候怎么没有这种启发?
挺羡慕这种在一个主题背后,能提到自己曾经看过的书和电影的写作能力,就算被人当成“装”,也无所谓。
5.《下雨天一个人在家》
看完了江国香织的小说,也顺带看了她的随笔。读过的书,去过的地方,交过的朋友,喜欢的事物,都一一呈现在这里。
很日常,很温柔,很治愈,虽然第一感受是看完也不知道看了些什么,但还是会想看她其他作品的冲动。
了解一个作家,随笔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时间的流逝虽然残酷,但偶尔也成就了美好的事物。我们将丢失的东西忘掉,而后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