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顺视点]:分享:疫情长假重读的20本书的读书摘录与碎思系列之④
一一打造优质问题回应链是课堂改革的着力点
课堂上以谁为中心,有的认为以教师为中心,有的认为以学生为中心,还有人认为双中心,但我赞成课堂上突出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中心不断转换,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真实互动。
欲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实现课堂上有质量的深层次对话互动,课堂改革就需要从打造优质课堂回应链这个视域去着力、去下功夫。
《优质提问教学法》一书倡导的“从回答走向回应,建立八环节问题回应链"的观点,值得效仿、探索、实践,现摘录、解读如下:
一、学生回应教师问题完整的链条是什么?
1、听清问题(倾听);
2、理解问题(解释);
3、自我回答(提取或联系);
4、大声回答;
5、重新思考并完善答案。
解读之一:不仅仅是让学生有答案,而要引导学生高阶思维,把肤浅泊、片面的、单一的答案,变为有深度的、全面的、个性的、成熟的有见识的答案。
解读之二:回应问题,学生必须深度思考。深度思考有两层台含义:建立联系、形成个人理解。建立联系就是在长时记忆中找到与问题有关信息,并把信息提取到问题所在的短时记忆中,即把新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已有知识和个人经验"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推理逻辑形成个人独特见解。
解读之三: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出现时断时续甚至卡壳进行不下去情景,这很正常,表明真正学习发生了,而不是把记忆的内容说出来。时断时续表明学生正在深度思考,思维在不断突破,思维正在生长、进阶,务必要给予时间,千万不要随意打断,使其失去顿悟良机。
遇到卡壳进行不下去时,最应忌讳是什么?一是罚站;一是不耐烦,不给学生继续思考、突破思维瓶颈时间,急忙喊暂停,让学生坐下去;一是教师或让该生找优等生回答,先前学生被晾在一边,不管不问。此时教师要思考引导学生卡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是因问题中某个词语不理解导致不明问的是什么;二是条件与结论或旧知与新知建构时逻辑推理处现障碍;三是知道答案,但语言表达困难;当然也不排除学生走神不知教师问的问题是什么这种可能。
当学生不会回答或回答问题卡壳时有针对性提示非常重要。要明确要是提示而不是暗示。
本书讲到卡壳时提示方式有六种:
方法1:提示答案的位置,比如"谁能告诉他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
方法2:下一步该做什么?比如谁能告诉他接下来该做什么?
方法3:教他所缺旧知识、方法,搭桥或分解问题。
方法4:某一术语的另一个名字或意思。
方法5:识别错误,比如谁能告诉他错在哪里。
方法6:让学生自己说出不清楚不明白地方。
二、理想的完整回应链有哪八步骤?
1)精心为每节课设计优质问题。
2)运用轮流回应结构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
3)先提出问题,然后叫一个学生起来作答。
4)提山问题,停顿至少3~5秒钟(思考时间1)然后再让学生回答。(使用思考时间1)。
5)当学生不能给出完整而正确的答案时,请使用线索和提示协助他们建立联系,以便做更完整的回答。(使用线索和提示)。
6)学生发言后,在对学生做出回应(例如,反馈、表扬)或者叫另外一名学生作答前,先停顿至少3秒钟(思考时间2)。(使用思考时间2)
7)当提出一个求同问题(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问题)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反馈,比如确认,纠正或促进。让有学生对每个题进行正确和定整的解答。(提供适当反馈)。
8)在协助讨论时,以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并对学生做出回应。教会学生如何生成优质问题,用问题来帮助学生发展元认知技能。
解读之一:评价设计问题好坏基本标准:
正如一本书中所写:与学习目标直接相关,与先前的学习有逻辑的,直接的联系;明确设定学生认知水平,并鼓励学生在更高的认知层面上学习(处理)知识,问题具有开放性、探完性,能激起所有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并能引导学生建立本学科、其他学科、生活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的词汇精确而不含期,适合学生年龄及学科特点。简单说就是:好问题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目标维度);好问题具有确定的内容关注点(知识维度);好问题能促进学生在规定认知水平上的思考(认知维度);好问题具有语言准确性(表达形式)。
主干问题设计策略:有专家指出:1)深度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出隐藏着思维陷点或者知识混点的模糊性问题,目标直指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品质训练。2)深度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能从一点引发不同思维结果或者不同思维方法的开放式问题,目标直指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品质训练。3)深度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出与具有认知冲突或逻辑矛盾的不合理问题,目标直指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品质训练。4)深度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出在逻辑线索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连环式问题,目标直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品质训练。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如下意识和能力:
把握问题设计技巧。变直问为曲问;化顺问为逆问;变散问为聚问;变端庄问为诙谐问;变封闭问为开放问;变统一问为分层问;变是什么问为"为什么、怎么样"问;变单一问为综合问;变学科问为跨学科整合问。
改造传统问题设计。“把找结论问题变为找理由的问题,提问不能只为找答案;设计找过程问题,让学生探究怎么得来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设计找方法问题,让学生通过找方法,提高思维能力;设计找方案问题,调动学生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点拔的问题,当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时候,用点拔推进思维的继续深入。"
解读之二:依据问题性质,正确选择全班回应、小组协作回应、个人回应,尤其是师生要塾悉并熟练运用各种高效回应结构,回应时应坚持无退出回应策略。
解读之三:提问与回应过程中最易忽视两个黄金等待时间又叫思考时间。
第一个黄金等侍时间段是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回答问题之前,一般为3~5秒;简称等待(思考)时间1。第二个黄金等侍时间段是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或其他学生对此做出评论或回应之前,一般也为3~5秒,简称等待(思考)时间2。
本书建议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使用思考时间1,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一个问题, 并准备好大声回答。 学生回答后, 建议再停顿一下,这个停顿叫作等待时间2。为了反映其功能,称之为思考时间2”。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不仅仅在“等待”,心理引擎也没“闲置”—他们正在思考,推动学习步步深入。
解读之四:教师提问后学生等待时间1要做什么?仔细听清问题;想想问题问了什么;利用沉默时间自己想想问题的答案;不要急于举手,等待被教师点名回答问题;准备在全班面前回答问题;如果你没有被叫到回答问题,那就仔细听同学的回答并思考他的答案。
解读之五:回答问题的学生应该使用思考时间2来思考答案的质量;他们可以添加内容,给出明确的例子,提供依据,纠正答案,或者产生疑惑并提出来。
解读之六:当回答的学生正在思考他给出的答案时,其他学生做什么呢?在思考时间2内,他们也需要保持沉默。他们应该花时间思考回答的学生所说的内容,并将其与他们在问题首次提出后的思考时间1中产生的答案相比较。他们可以反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我的答案与他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谁的回答更正确,为什么?如果是这样,我应该怎样补充第一位同学的说法,并通过延伸和举例来证明我的答案,通常,教师会让另一个学生解释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如果点名补充回答,思考时间2让学生有时间准备回答和解释。
解读之七:在思考时间2教师来也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对学生做出最好的回应,思考接下来要说的话。如果学生的答案不清楚,教师要提出什么问题来提示学生阐述清楚?如果答案不够具体,如何理解学生思维背后的含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要提出一个例子、一个依据还是一个陈述呢?教师是否会使用回应链,让另一名学生回答是否同意第一个学生的答案,并解释原因?思考时间2为教师提供几秒钟的时间来思考如何最好地跟进学生的回答, 指导学生做出更正确和更完整的回答。
解读之八:针对学生回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反馈。比如准备和提出一个与学习目标一致的优质问题以检查学生的进展;注意理想回应的标准(包括知识和认知加工);积极倾听,注意理解学生的思维;比较学生的真实回应和理想回应之间的差距;确定学生的知识和认知加工是否达到了预先确立的标准等。
解读之九:当教师面对学生回答问题的不同答案时,如何反馈才能使这次回应效益最大化?
1)当回答正确时:不急于反馈,继续留出思考时间,让学生再次思考自己答案;提出一个促进性问题, 让学生深人思考;问另外一个学生他是否同意第一个学生的观点以及原因;确认答案的正确性。
2)当回答不完整时:不急于反馈,继续留出思考时间,问学生如此思考的原因,例如,“你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重新表述问题;要求学生复述问题;提供适当的提示或线索。
3)当回答不正确时:不急于反馈,继续留出思考时间;对不正确的答案进行提示;提供适当的提示或线索,选择提示;如果学生没有做出正确回答,重新提出该问题;确保全班学生得到正确答案;让原来的学生负责给出正确的答案。
4)当没有给出任何回答时:留出等待思考时同;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让学生和旁边的同伴讨论;提供提示或线索;如果学生一直回答不出来,问另一个学生这个问题;确保全班学生得到正确答案;让原来的学生负责给出正确答案。
解读之十:促进学生思考的提示支架对应例举:
1)当回答不正确时:你在回答什么问题?告诉我你说…的理由?我很想听你讲讲你得出答案的过程?你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请给我讲讲你是怎么想的?
2)当回答不完整或模糊时,要求阐述清楚:当你说…告诉我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请给我举一个子。你能用不同的词语表述答案吗?
3)当回答太宽泛或概括时,要求给出依据或举出例子:给我一个xⅹx的具体例子。你用什么依据来支持你的观点?你在文中哪里可以找到具体的例子?
4)当回答正确但不完整时:你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你还能补充一些内容吗?对于这个,你还知道什么?你已经说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了,现在我想让你思考一下两者的不同点。我想听听你对这个答案的阐述。
5)当回答正确但学生没有给出解释而教师想听到更多内容时:这适用于所有情况吗?你为什么认为这是正确的?你有什么依据支持你的答案?我想知道你是如何得出答案的?你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