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一家小店,店主是一个中年妇女。她卖的是正宗湖南卤肉,她已经来深圳干了10年了,今年是第十年。她来这里开了这个小店,刚开始生意不行。因为她想着要做正宗的湖南家乡味的卤肉,结果发现根本卖不出去。
按照家乡的方法,把所有工序都做完后,味道虽然不错,卖相不好。于是,为了实现卖相很好,那么就必须改进工序。于是,工序一改,味道一变。正好符合这边本地的味道。生意好了起来,可是正宗的那两个大字,早已不是当初的味道。
我每到一个地方总喜欢吃的一个菜是鱼香肉丝,这个菜我从山东烟台,一路吃到了西藏拉萨。味道千差万别,这菜不知道从那里发源,但是每个地区的鱼香肉丝大都是符合当地的口味。
我还喜欢每到一个地方品尝那些打着正宗旗号的重庆小面,于是每次都失望而归。没有一家是正宗的,就算是正宗,也只能说靠近重庆小面的味道罢了。不是往面里面多加了一些东西就是减少了一些东西。反正就不是原样。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
市场的需求让他们必须要改变自己的配方。他们提供的服务,提供的口味不被市场所认可,那么就是没有价值的。那些坚持做正宗的小店,往往已经死得差不多了。活下来的大都是不正宗的。
如今所谓的正宗,也就是外地的元素再融合本地的口味就算是正宗了。
才是符合市场的需求。
这里的本地人是不会知道外地正宗的东西是什么味道长什么样子。中年妇女告诉我本地人不知道他们那的正宗卤肉是什么颜色,于是本地人就会按照过往自己对卤肉的理解,认为这是不好的,这是放了很多天的卤肉,认为这是味道不正宗的卤肉。。。。
这意思是说,我们用的是本地思维来理解进口货。
这就燕雀不知道鸿鹄的志向一样,因为燕雀没有飞过这么高,于是他们看不到。于是燕雀不会相信鸿鹄所说的。
这就像蚱蜢不知道冬天一样,因为他们春生秋死,不知道还有冬天的存在。
于是所谓的正宗东西一旦到了外地一定会变味。
因为本地人识别不出来是正宗货,而且就算是正宗货又如何?反正不爱吃。
这就像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那些渴求给本地人带来正宗的家乡味的人,消失了。他们不复存在,因为市场不需要他们。
等到时间过了许久之后,那些做着久了的小店。已经忘记了家乡味如何做了。
一个小店引发了我的思考。这背后不仅仅是需求的不匹配,更是思维的差异。
于是,每当我去本地吃了正宗的东西之后,我再也不想到外地吃正宗的了。因为那正宗已经不是真正的味道了。
这事还可以由小及大,你能想到什么呢?这事还能给你开启一些什么思考呢?
期待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