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乔布斯的传记,很多情节让我的心灵都很震撼。
乔布斯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都很短,我们或许只有机会做几件真正伟大的事情,并把它们做好。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感觉必须趁着自己年轻,多争取一些成就。”
乔布斯说: “想象一下在海浪的最前端冲浪是什么感觉,一定很兴奋刺激吧;再想象一下在浪的末尾学狗刨游泳,一点意思都没有。来苹果吧,你可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
古人讲“志当存高远”,乔布斯这样算是吧。看到这些话,我很惭愧,这辈子不要说有什么大的理想,活到三十几岁,生活早就过得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
奇葩说有一期节目,高晓松怒怼清华博士。清华博士讲他不知自己毕业后的职业方向,向前辈询问。高晓松对他的这个问题嗤之以鼻,说,堂堂清华学子,国之重器,应当志存高远。
这个清华大学的博士生是奇葩吗,不是,他的问题突兀吗?不突兀。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该干什么,或者说,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只是,浑浑噩噩的念了一个大学,稀里糊涂的选了一个专业,懵懵懂懂的就了业,云里雾里的结了婚,顺理成章的要了孩子,然后回头看看,好像一辈子什么也没有经历过。到老了,躺在摇椅上都没有故事可以给孙子讲。于是才有很多人感慨说,“人呀,一辈子就这么回事。”可不就这么回事吗,一辈子只是顺着人流一直往前走而已。
在现在讲情怀,好像是件很可耻的事情。大家都火急火燎的在挣钱,好像金钱是跨越阶层唯一的障碍。只要有钱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过的很有品质。别人有钱叫“土豪”,我们有钱叫“豪”。成龙有一次说“我不介意别人说我没文化、暴发户,我自己也确实有过那样的阶段,但现在懂得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了”。花钱也是门技术活,也是需要学习的。
前两天爆火的一篇文章《阶层上升通道的大门即将关闭》,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是啊,阶层已经固定,我们再无机会。还有最近爆火的电视剧《欢乐颂2》:樊胜美、邱莹莹、关雎尔,她们奋斗一生的终点才是安迪和曲筱绡的起点。还有再早之前的一篇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都告诉我们生存不易,想要自己和家人活的好点都很难,还怎么志存高远,那些都是有钱人的事。但是再固化的阶层也有人突破重围,只是很多人把安于现状,自我安慰成平淡是真。比你有钱的比你努力,比你有资源的比你努力,比你聪明的比你努力,你凭什么跨越阶层呢?
大家都认为我们不能志存高远,完全是因为现实太残酷。房价、物价这么高,工资这么点,上有老下有小。比穷吗?比压力大吗?好,举个例子,宋朝时的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生存压力之大,在当时是很有名的,有多大呢?需要养父母和奶奶,还有四个弟弟和九个妹妹,凭一己之力供养他们读书,婚嫁。在宋朝那个物质不富裕的年代这是多么大的压力。就这样,曾巩还凭借自己的努力使他的文章流传千古。
大学毕业后,经常会有学弟学妹们问,做什么最挣钱,而且挣钱快。还给我讲了他们的人生规划:要在多少岁之前财务自由,然后周游世界。不好意思,我没发现任何一个低风险还来钱快的职业。
很多人大学刚毕业,一无所知,就牛气哄哄的要创业,要屌丝逆袭,可是没多久公司就倒闭了。还有一部分扯大了嗓门喊:我是能人,我有才华,快来投资我。可是事实是,他没有一件拿得出手的作品或者才能,很多人成了“有才华的穷人”。穷人的特点之一就是“短视”,希望今天撒下种子,明天就能收获。钱是价值的附加品,有了真才华,钱自然会来。
心理学上讲穷人无法摆脱贫穷的罪魁祸首是因为“稀缺心态”。稀缺心态就是“越缺少什么,越在意什么。” 穆来纳森说:“人们的视野会因稀缺心态变得狭窄,形成管窥之见,即只能通过‘管子’的孔洞看清少量物体,而无视管外的一切。”钱吸引你的注意力越多,你的视线就变得越窄,严重影响你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
前两天自媒体群里就有一篇文章讲,甲愿意在距离公司比较近的地方,花高价钱租房,而乙愿意在距离公司比较远的地方,花低价钱租房。从近期看,甲不划算,但是长远来看呢,甲可以把她每天节省下来的几个小时用来提高自己,几年之后能力上升了,多花的那点钱就翻倍的赚回来了。而乙呢,每天起的早,上班没精神,上下班挤地铁,身心疲惫,回到出租房早就身心疲惫,哪里还有精神充电。一个月、两个月也许看不出差距来,时间长了,能力转变成金钱的时候,就显而易见了。
汲汲于生的人都成了“近视眼”,一生画地为牢。志存高远的人都拿着望远镜,被远处的风景吸引,一路披荆斩棘,执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