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今年8月份出版的书籍,我在豆瓣上盯了足足一个多月,看了些许内容简介,看了些许读者书评,隐约觉得是本很适合我的书。苦于找不到电子版的资源,一直纠结于买或不买之间,最后终于在网上下了订单,顺带又多买了两本别的书籍。
不负期待,这确实是一本很适合于我的书,适合现在的我,为人父母同时也为人子女的我。
这些年来,在与身边朋友同事的相处里,在被动或主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比中,我隐约得到一个模糊的结论:“我本来可以更好的”。
这个“更好”是指多方面的,比如,我本来可以考一个更好的本科,985或211,我可以有更高的学历,硕士甚至是博士。如此发展,我可以有一份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薪水,我可以找一个更优秀的伴侣,然后在京城拥于至少2套房子(其中一套是学区房),然后通过这十多年的积累,在这个年龄有份更舒适的工作,一边照料孩子一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听起来似乎真的是这样。“我本来可以更好,至少比现在要好”。那为什么这些“更好”并没有降临在我身上呢。于是我一直在苦苦分析,哦,皆因我的出生,皆因我的生长环境。这环境当然不是指大自然的花木虫草,而是现在流行的“原生家庭”。
我认可家庭环境对个人成长带来的影响,但我却讨厌“原生家庭”这个词,就如同我讨厌“闺蜜”之甜腻、“阶层固化”之鄙夷一样,讨厌这个词带有“原罪”的意思。
所有人都认同家庭成长环境对个人性格的影响。性格开朗活波与内向脆弱,情感的热情奔放和敏感懦弱,这似乎都是那该死的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而父母就是这原生家庭的独裁者。
性格如此,那智力呢?有的愚蠢呆笨,有的却聪明睿智。尤其是家中有学龄孩子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各科成绩的时候,心里总是怒不可制。在愤怒之余,他们也替孩子承担责任:哎,数学不开窍,这都随了自己小时候。貌似自己的基因里带有这种对数学逆反的因子,而造成了自己孩子的愚笨。
似乎,智商是可以遗传的。你笨,你的孩子也不会聪明到哪里去。你聪明,孩子自然也聪明,甚至更聪明。
为什么我们总和父母一样,而且在某些方面是惊人的一样,积极的也好,消极的也罢,我们总是在复制粘贴着我们的父母。
我困惑过、怨恨过、甚至到嫌弃过自己的出生、父母、环境。是他们限制了我本该宽阔的人生,造成了我“没能拥有更好生活”的局面。
我们的宿命,都是我们的成长环境所致。负面性格的特征(懒惰、坏脾气、工作狂)都是从上代那里传下来的,就如同皇位继承一样无情。“父母皆祸害”,大抵说的就是这意思吧。
父母的养育造成我们性格特征的代际遗传,言传、身教、身份认同,我们童年经过的种种再经历时间的洗礼,成就了我们现在的这个样子,亦或是让自己喜欢的,亦或是让自己嫌弃的。
没有人的童年是完美的,我们受到的照料中有负面的恶魔,还有正面的天使。这些特征会一直伴随我们,直到我们成为父母。在父母照料孩子时,天使和恶魔会不断博弈,而最终结果则取决他们各自的力量。
摆脱宿命的战争,是一场持续一生的奋斗历程。正如《无声的告白》所说,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孩子也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把过往的经验施加于孩子身上的过程。
孩子是需要我们对他抱有期望的,父母对孩子的正确、积极期望,是引领孩子走向快乐健康的根源。
在树立正确的期望之前,重新审视自我,分析自己对孩子期望的根源所在,树立起健康情绪的榜样,我们就可以生活的更好。
今天是旷旷4周岁的生日,愿我的小朋友,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妈妈身上的黑暗,让妈妈以正确的期待,伴随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