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带过一组学生做课题,这组学生是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筛选出来的。我当时初衷看起来很简单,就是带一下那些到大三,都没有什么科研经历和参赛经历的学生,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考研和就业中拿到更多的筹码。
我当时选择参与学生的标准很奇葩,就是有过丰富经验的学生,我不选择,因为他们的成果已经很丰富了,我只想把机会给那些什么都没有的同学,这些学生可能本身能力差一点,积极性不足,或者腼腆害羞,各种因素,导致大学三年没有任何的积累。
最终主动报名的学生中,我敲定了5位,这些学生虽然算不上最优秀的,总体上还是比较乖巧的,虽然比不得最优秀的学生,但各种工作还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了,最后顺利答辩结题,但是整个过程下来,我总觉得那里不对劲。
一种感受是,我觉得跟他们相处下来,总是觉得别扭,虽然我给他们付出的心血大于一般的学生,出钱出力,花了很多心血,但总感觉自己硬气不起来。
直到我深入到自己的潜意识,意识到,我原来把拯救者的情节带到与他们的关系中了,我看到了,我母亲把我投射成她的母亲,所以我潜意识里一直想拯救和帮助我弱小的父母和贫困的家庭,但是我内心常常陷入深深的无助,因为我改变不了他们,也给不出他们想要的爱的帮助,所以年轻的我经常陷入自责,觉得羞愧于父母。我也看到了当年我的弱小和无助,我特别希望有人能拯救我,给我爱,所以我害怕和抗拒比我强大的人,我更倾向于那些跟我一样弱小的人做朋友,相互取暖。
原来,我潜意识里有深深的拯救和被拯救情节,我通过“拯救”差一点的学生,来让弱小的自己强大起来,我把这些学生投射成了弱小的父母和自己,难怪我那段时间常常面对他们的工作时觉得无助和慌张,虽然工作都在顺利开展,但是总是觉得不对劲。
现在走出来看,这种拯救者情节,就是想完成对自己的拯救。其实,他人并不需要自己拯救,我只是在完成自己内心“未完成事件”而已。根据心理学的区分原则,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或命运,时候没有到的时候,没必要强行去干涉,否则对他人也是伤害,这些学生现在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希望他们能够把当年老师对他们的这种帮助当成一段宝贵的经历,但是不要当成是人生的常态。
马太效应是有道理的,强者恒强,这是自然竞争的结果,不要随意去打破它,有的人天生就不适合做太主动的工作,或者他还没到可以承担主动工作的时刻。自己的生命和机会是要靠自己把握的,一切好的结果都要靠自己来吸引,这才是世间生命流动的本色。
拯救他人情节的背后,原来是想拯救自己2024-10-30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解读“自卑情结” | 旧文回顾:不断否定孩子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原创 2017-02-01 KY...
- 喂了狗的青春,愿转几道弯,翻越几座山,兜兜转转还是你 很难过吧,那个有着几百页聊天记录的人没有了 你有没有一个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