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结束后,大学的校园应该也换了一副模样,似乎一切都归于平静,归于按部就班的秩序化生活,其中也有的是小波澜和小打小闹。
前两周在校内常常被外面各种社团、组织的纳新活动搞得头大,一经过人员密集的场所,花色各异的展板,各类民谣小调还有流行音乐,学长学姐小喇嘛前亲切的召唤充斥着你的视觉和听觉。然而在九月一过,帐篷、展板、学长、学姐似乎一夜间消失了,纳新结束了,一切平静了。
进入大学后加入自己喜欢的社团,似乎是大一萌新们开启校园生活很重要的一步。虽然不太喜欢过于嘈杂的地方,但今年纳新时自己却时常流连于大一新生密集的地方,不是为了装嫩,而是想感受下这群大一的小萌新有什么样的喜好热爱,总感觉他们和我们很不一样。
以现在自己接触比较多也坚持比较久的小团体说起,校内有一个校园媒体联盟,规模挺大,里面有五个小组织。纳新那几天,不管下着淅沥的小雨还是艳阳高照,这的人就没有少过,但五个组织分开算报名人数却有着很大的差距,几个女生坚守的校报区域就人员寥寥无几,而像电视台、新媒体这些地方却人员爆棚。
1、
我很奇怪这其中的差距出在哪里,当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像报纸这种的传统纸媒已经逐步让步于新媒体,但却不会完全消失。可能受家庭看报的影响,一直以来就对报纸类的纸质品情有独钟,所以对于学校校报的发展也多了些关注。
纸媒虽然落寞,但也不能成为校报人员稀少的全部原因。于是我在社团报名的人员中揪出了一个小姑娘“强行”和她攀谈了会,从刚刚就注意到了这个小姑娘,在校报帐篷底下流连了好久,和学姐们也各种了解校报,奇怪的是最终却选择了学校的电视台。
新来的小姑娘对于我这个主动地学姐也会稍显羞涩,攀谈中姑娘告诉我她本身也喜欢校报,喜欢撰稿写文章,只是感觉现在更重要的是要多钻研技术,她要多多学习剪辑、拍摄,认为这个走入社会才更有用,而撰撰稿这类的工作太过于小儿科,不值得现在耗费太多精力。
大体了解了姑娘的想法,虽然不认同她的观点,却非常尊重她的决定。心里有一万个反对她的理由,因为自己所在的位置不能过于讲太多。
2、
在大一大二自己也在校电视台待过,接触过摄像也接触过剪辑,因为接触过了解过所以知道自己对摄像、剪辑没有多大的热爱但也不会讨厌,给我这类的工作我会尽心完成,没有这类工作也没有想接触他们的欲望,像不再喜欢的恋人,你来你走心湖都波澜不惊。
但在不喜欢的领域做出一番成绩付出的努力或许超过本身热爱的小伙伴好几倍,因为没有欲望就很难有进行下一步的动力。
当然这不排除在长时间接触中逐渐爱上这份工作,这样的日久生情也是很常见的。
其实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努力开疆扩土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即使这份工作再不起眼,因为热爱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决心。
3、
还是想到了前面提到的小姑娘,或许在她眼中撰稿写字真的太过于简单和小儿科,似乎是洒洒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但真的没有一份工作可以简单到你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创造出惊为天人之作。简单的撰稿、写文章看起来不难,因为入门不难,但做好做精确实不容易。
像很喜欢的作家小米,她就是一直在写公关软文,读了很多公软文营销的书籍,还报班学习课程,从几百块一篇的软文写起,现在一个小项目可以达到两三万,在业内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而这些成绩没有前面踏实的积累也是不可能达到的,写文从来没有那简单,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大家所熟悉的咪蒙 “文字狂魔”,也是把看似不起眼的文字当成利剑,用它来闯天下。只是她与这文字相濡以沫了十几年,任那文字是笔下生花还是相看两厌,也从未相弃。这同样是简单不起眼的文字,热爱并坚持后开出的花依旧熠熠生辉。
同样我自己的爱好也很是朴实,喜欢读书写字,喜欢品评电影,看似无趣又无味的爱好,况且与他们为伍时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更没有歌舞升平的快感,但谁又敢说精雕细琢后它们的光芒会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