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6 周一
*有个朋友,她的笑容特别有感染力,身姿也特别的柔美,举手投足间,有一种让人觉得特别舒服,想与她靠近的感觉。
那天,和我们共同的朋友聊起她,我掩饰不住的艳羡。我说,怎么才能像她那样,笑得那么好看,言行那么柔暖?
朋友说,一个人,
内心若是不开朗,笑容怎会明媚?
内心若是不柔软,言行怎会温暖?
羡慕别人的表面,无用;
修炼自己的内心,才可。
朋友的这番话,让我我佩服至极,为我指了明路。
关键是,有人指路,路线明了,但迈步走,得靠自己。
*晚上和老公闲聊,我说,我这人太奇葩了,怎么很难感受到开心和快乐呢?怎么就高兴不起来呢?
老公摊摊手,一副无可奈何,也很困惑的表情。
突然,我随口说了出来,“我一方面只想要,不停的要,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所以总也不满足不知足;另一方面却不知道给。结果,只要不给,越要越感受不到快乐,越要越不开心不高兴。”
话刚说完,我就愣住了。
“我,只要,不给?!”我琢磨,品味这几个字,再想想自己。尽管心里不情愿,但还是不得不老实承认,我,的确是这样的。
*脑子里冒出忘了在哪看到过的一段话:
小婴儿才只要,以自己为中心,希望别人都围着他转。不被即刻满足或要不到时,就会用哭闹或自我封闭等方式发泄应对。
成年人会给。心里有容量,有能力去看见,去包容自己和他人,愿意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向外给出。
*我,我,我,其实还是个只知道索要而不知道给出,只顾着自己的感受而看不见他人的,巨婴!
*看到和承认自己是个只要不会给的巨婴,我很沮丧,很懊恼,很…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要,是人的天性,
给,是人人都具备具有的能力。
只是,目前,我的这份“给”的能力,被自己冻结住了。(是的,自己冻结了。我以为自己没这个能力,我以为自己不会给,给不出。)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所谓的巨婴,不是真的婴孩儿,不是真的不具有成人的种种能力。
而是我自己,把自己的能力封存了,躺在“婴儿床”上,不承认不面对自己长大了的事实,不接过不担当自己身上的责任罢了。
因为,当个婴孩儿,只要哭闹,只要伸手要就好了。
我曾经以为,要,让别人给,这对于自己来说,多简单,多舒服呀。
可我现在有点知道了,伸手向别人要,才是这世上最难的。
就如书上写的:命运的每一次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码。你给出了多少,才能得到多少。
伸手向外要,是要付出自由,轻松,快乐的代价的。
*是呀,做不做巨婴,我自己说了算的。
过去的我,可以选择做个只要不给的婴孩儿;
如今的我,当然可以选择解冻自己“给”的能力,有意愿的主动的学着给,练习着给。让“给,心甘情愿的给,不求回报的给别人需要的”,经过(刻意不自然,到刻意自然,到不刻意自然的)习惯养成阶段,一点点一步步的熟练成自然啊。
我是有给的能力的;我是可以学着练习着给的;我能行能做到的!
*我还发现,越是对于自己身边家里最亲密最亲近的人,我越是想要。若我有一点点的给,就更想成倍成倍的要。
(现在我有点明白了,只要有要,就等于把开心快乐的筹码放在别人的手里了,当然自己总是开心不起来,高兴不起来哦。)
记得老师说过,要,是要不来的。
只有给出去,才能流回来。
想要开心,快乐,高兴,就去学着练着给。
越给越有(不求回报才有回报,要回报就没回报),
越给越知足,知足才会常乐。
越给能力越大,能力越大,自己能把控的多了依赖少了,就越开心!
*好吧,多说无用,时常提醒着自己,觉察着自己:想开心么?想高兴么?先放下自己的要,去给吧。给身边的人做点什么让他开心高兴的事吧,只有这样,开心高兴才会回流到自己心里呦。
不必有付出的委屈感,不必去想“凭什么我给?”
因为,这世上就没有不劳而获。
世间的真相是:你所给出的,都将(甚至成倍)回流到你身上。
所以,你哪是给别人呀,你就是给自己。
想要什么,靠别人给,不靠谱;靠自己给,才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