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新闻,看得我快抑郁了。
不知道这是在这个年代时兴的恶?还是亘古以来人类的本性?只是因为现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才无法掩盖?
朋友圈里一如既往地群情激奋,和上次、上上次、上上上次、上上上上次一模一样;
可以想象,下次、下下次、下下下次、下下下下次,也依然会照这个节奏此起彼伏。
可是,这么多次了,究竟有什么改变吗?
“低端”人群的无奈还在叹息,不那么“低端”的人群又一脸泪痕地站在镜头前面,而且这次还是侵害孩子,哪个人群谁更惨一些?
家长们欲哭无泪,站在寒风中等待,各种相关的职能部门,至今只有态度,没有回音。
最初的爆料所涉及的领域过于敏感,无凭无据也不足为信,但是,孩子们口中的“医生爷爷”“医生叔叔”到底是什么人呢?
没有人想轻信谣言,但事实在哪里呢?即时跟进的进度和反馈在哪里呢?
每一次流言四起之后,有没有反思过为什么公信力如此之低?
最初的一批报道全部被删除,这样的应对方式,叫人怎么安心?
虐童和性侵,是一个概念吗?
面对着那些五内俱焚的家长,很难理解他们的心情吗?至少不要把他们拦在大门之外,很难吗?
微博上有个评论:我没女朋友、没老婆、没孩子、单身狗一条,看到这新闻,我哭了。
而像我这样身为人父的油腻人群,这种新闻从来不敢细看,标题都已经够扎心了。
更不要说那些当事人,那些受害孩子的家长,他们的内心如何撕裂,我们无法得知。
从芥末、针扎、到光溜溜检查身体,接下来是什么?想象力极限?什么样的的补偿和安慰才能让这些孩子和家长复原?
更何况很少看到补偿和安慰,有的只是各种手段下的息事宁人?
几个势单力孤的家长,面对着一家上市公司,强弱显而易见。
纵然目前有群情激奋,万众唾骂,但明天,模特摔个跤,演员出个轨,人们谁还会主动陷入这种“负能量”里来呢?
当然,即使是近期频频被曝光,我们依然相信这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数的早幼教机构,里面的工作人员,也许平庸懒怠,但不至于邪恶到如此地步。
但如果只是这样人来疯似的,有事儿关注一阵儿,没事儿蒙声发大财,根本上丝毫不变,那就等着慢慢习惯吧。
或者说,我们已经习惯了,不是吗?
但是,人家有《熔炉》,有《素媛》;我们只有被删得干干净净的朋友圈。
到底谁更丢脸?
只提“虐童”不提“性侵”?哪怕加个“疑似”都不行?三种颜色上不了热搜?
胸中有口闷气,不知何处吞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