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定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父母的控制就像牢笼,越是使力,孩子越是想要挣脱。
而软下来,和孩子并肩前行,才能让功夫使在刀刃上。
“别玩了,赶快写作业去!”
看到女儿窝在沙发上刷平板,半天没有动弹,我气就不打一处来。
“不去!”
女儿悻悻地回答,还一把摔开平板,脸上写满了不悦和抵触。
“赶紧去,你快点,这都几点了,别逼我发火!”
我尽量克制着内心的怒火,声音还是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几个分贝。
“哼!”
女儿倏地起身,钻进了自己房间,还撂下一句话:
“你就喜欢命令我!”
错愕中,我陷入深思:
为什么明明想监督孩子按时间完成作业,却导致她更加拖延、更加抵触?
为什么跟孩子沟通时,总是最后不欢而散,甚至互相“攻击”?
为什么赢得孩子合作,就这么难?
直到看了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的一句话,才让我恍然大悟。
她说: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之所以我对女儿的教育“翻车”,大约就是没有建立起这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而总是不由自主地用控制和命令的语气,把氛围变得僵硬和对立。
父母不好好说话,真的是教育大忌。
父母越“凶”,孩子越抗拒
央视大型寻亲节目《等着我》中,曾迎来一对年迈的教授夫妇,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寻找离家23年的独生子小海。
他们的儿子,不是走丢,不是被骗,而是为了躲避父母的高压管束,在大学毕业后,决绝地“逃离”了这个家。
小海离家三个月后,给父母写了两封信,声明跟他们及亲属断绝一切关系,从此便杳无音讯。
究竟有什么仇什么怨,导致小海如此“狠心”?
教授回忆了一件小事,从中可以大概看出他们的矛盾根源。
有一次,小海在写作业,教授看他写得字体潦草,便问道:“这个字应该这样写,你还说写得像?”
见儿子倔强地反驳,教授挥舞起巴掌,左右开弓,扇了小海两个耳光。
在教授看来,他是一家之主,孩子一定要服从于他,不准违抗。
可他却没有料到,自己熊熊燃烧的控制欲和盛气凌人的压制,终究逼走了孩子,结下了苦果。
小海自从被打后,再也没有喊过一声“爸爸”,待他能够独立后,迅速、决绝地飞离了这座“牢笼”。
节目组多次联系小海,希望促成他与父母的见面,然而,都被小海一口回绝。
最后,白发婆娑的老两口,只能在迟暮之年,孤独地遥望孩子的背影,一遍遍陷入懊悔之中。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戴安娜·鲍姆林德通过大量研究,将父母的养育风格划分为三种类型:“专制型”、“权威型”和“放纵型”。
在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孩子会表现出更多不良情绪,并且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
像小海的父母一样,太多成人把内心的控制欲,美化成对孩子的保护。
用一声声的命令和管束,磨灭了孩子的信任,破坏了孩子的自控力,更把本应亲密有爱的亲子关系,置于互相排斥、互相撕扯的对峙中。
父母越“软”,孩子越顺从
而我,自从参悟了自己的教育问题后,像打通了任督二脉,跟女儿合作越来越愉快,沟通越来越顺畅。
我不再扮演一个拿着刀枪的将军,指挥着她的一举一动;而是成为了她的“闺蜜”,成为了一个监督者和提醒者。
比如,我不再按照自己的节奏,急切地命令女儿,而是会观察她的状态,跟她协商:“准备几点去练琴?”,“再过十分钟怎么样?”。
大多数时间,她都会欣然应允,并且不折不扣地执行。
我越来越体会到,当父母“软”下来,孩子也会卸下防御心,更愿意与父母合作,实现亲子关系和学习效率双赢。
在这一点,傅首尔也算是摸到精髓。
在一档节目中,她的任务是带着男孩雷雷爬山。可刚到达半山腰,雷雷就开始闹脾气,烦躁得不想再爬了。
怎么办?
傅首尔没有跟雷雷硬着来,而是顺着孩子的心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还不停念叨着:“我累死了,我也爬不动了,咱们不爬了。”
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举动,瞬间把雷雷逼急了,他着急地跺着脚,跟傅首尔说:“不行啊,不行啊,我想去山顶。”
傅首尔这波反向操作,成功“套路”雷雷,两个人又开始爬山,顺利登上山顶,完成了任务。
如果说,依靠“硬教育”命令孩子,是对孩子自主意识的打压,和对自主权的侵占,那么,用“软教育”尊重孩子,则是对孩子自主意识的激励,和对自主权的维护。
孩子需要在平等和尊重的氛围下,获得自我效能感,确认对世界的掌控感,从而自尊、自信地成长,更愿意与人合作。
高情商的父母,都会这样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每个瞬间,你看见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每个孩子身上出现问题,都是在提醒父母,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为之改变。
如果孩子总是反抗、不合作,父母不妨转变一下心态,尝试做出以下调整,效果一定让你惊喜。
1. 把孩子当成“大人”
记得我的小学同学,特别羡慕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和高情商的父母。
诸如周末计划、饮食等日常小事,到买房子、装修、择校等大事,他都被允许发表意见。他已经被当成一个平等的家庭成员,参与了许多家庭决策。
父母从不强加给他观念、任务,而是把他当成一位拥有独立思想的“成人”,一个信赖的朋友。
这种方式,对他最大的影响是树立了强大的自信心,他非常有主见、敢于表现自己。
同时,他与父母关系融洽,愿意真实的表露自己心声。
当父母把凌驾于孩子之上的权威,削减为共同建立合作关系的盟友,就会把紧绷的亲子关系松绑,双方回归到舒适的状态,为合作打下基础。
2. 放下“赢”孩子的执念
前两天,正好刷到一则新闻。
安徽淮北,一个男孩跟母亲赌气爬上车顶,并拒绝下来。
母亲眼见没辙,竟然启动车辆,载着车顶上的儿子开车上了马路。
教育孩子,最怕成人任由情绪张牙舞爪,想方设法跟孩子“斗狠”、“较劲”,非要逼着孩子低头服软才肯罢休。
当父母始终怀着要“赢了孩子”的心态时,其实最终输的还是自己。
因为父母并没有真正赢得孩子的合作,而仅仅利用孩子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取得了表面的妥协和服从。
唯有真正获得孩子内心和行为的一致性,才称得上真正的合作,真正赢得孩子的心。
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多用建议型语言进行沟通,才能实现亲子双赢,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父母越用力,孩子越优秀。
而是父母深谙教育的真谛,教养的艺术,在克制和修行中,给孩子最好的影响和引导。
“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的导游,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都有什么,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像游客一样去看、去探索。”
是时候给孩子松绑了,与其时刻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用一声声的命令,去牵制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不如给彼此都留下适度的空间,放手让他们去追寻、去探索、去自我成长。
要相信,孩子自带成长的使命和力量,有朝一日,他会在属于自己的花期盛开,那时自有蝴蝶乘风而来。
尚和道~瑜伽+冥想+心理学+深度分享读书会身心成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