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是林韬(Tao Lin)2013年出版的小说,这是他正式出版的第7本作品,也是他第一本由“大厂牌”(Vintage出版社)发行的作品。
《台北》共248页,被划分为6章。内容大概是关于一个沮丧的、吸毒很凶的年轻作家(戴着耳机)四处走动的经历(他说这是他对“长达2万5千页的记忆的蒸馏”),下面我想说说第2章,因为它可能是我最喜欢的一章。我想说说我为什么喜欢这一章。
在第1章里,在一次社交聚会上,由于男主人公保罗的糟糕表现,女友米歇尔和他闹翻了,随后甩了他。保罗陷入沮丧。于是——在第2章开始后不久——保罗开始认真地考虑一个“过渡期”计划:
在随后的两周里保罗开始逐渐地把9月份——届时他的第二本小说将会出版,他将去巡回售书2个月——之前的这5个月视为一个“过渡期”,在这期间,他会独自一人度过绝大部分的时间。“平静地整理一些事情”,他在给妈妈的一封邮件里写道。从台湾回来之后,他知道,他绝大部分时间已经是独自一人度过的了——不过还只是一种模糊的认识——他还是经常会想要不要去参加那些个社交聚会。现在,如果他感到了一种想去社交、想去和姑娘约会的冲动,他将简洁地、不做进一步思考地,把这些事情挪置于“过渡期”之后。届时他将极度社交,他设想着。在那之前,他会平静地集中精力于让自己有生产力(以一种低级的方式),比如,去Gmail里找出一些待办事项或未完成的项目,然后进一步地整理、完成或者删除它们。
根据[一些说法][1],我们也许还可以把这段话解读为作者同时是在暗示这一章只是整篇小说的一个过渡。
不过在第2章接下来的部分,保罗表现得就像他已经彻底忘记了他的“过渡期计划”,他压根没有“绝大多数时间独自一人呆着”,而是继续不停地出去参加聚会。小说开始大篇幅地叙述保罗和一个叫劳拉的姑娘之间的交往:
他把手伸出毛毯,“暗暗”地把他的MacBook拉了过来,他感到自己就像是一条章鱼。现在是中午12点52分,自从安吉丽卡私厨出来起已经差不多过去3个小时了。保罗惊讶地发现,劳拉给他发了两封邮件——一封是晚上11点43分发的,就简短的几句话,为她在约会时的不自然道歉,另一封是中午12点05分发的,就前封邮件里说的事又详细地解释了一大段。保罗回了封邮件,说他能理解并且喜欢她并且觉得她很“酷”。几分钟后她的回邮就到了,似乎心情不错。在继续交换了几封邮件后她表现得几乎可以说“轻佻”了。他们同意——保罗觉得是认真地、热情地——明天一块去纹身。
随着关于劳拉的叙述的大量加入,我们会开始转而期望保罗和劳拉之间的故事将是这篇小说的重点:
劳拉赞美了保罗的发型以及他“漫不经心”的水平,然后身体半探到桌子底下,举着一根蜡烛去看保罗的鞋子,问它们是什么牌子的。
“iPath,”保罗说。
“我没看到。是什么?”
“iPath。这个牌子叫iPath。”
“我喜欢它们,”劳拉说。
“iPath,”保罗轻声地说。
但事实上,我们最终会发现,劳拉并不是这篇小说的重点,她只是保罗生命里的一个过客。一进入第3章,小说“果然”遵循了它自己的规则(暗示):在保罗开始巡回售书之后,女主人公艾琳登场了,保罗和艾琳的故事就此开始,并且一直持续到小说结束。
劳拉这个名字再也没有出现过。
总结起来,《台北》第2章的叙事结构如下:
- 先暗示读者它只是一个过渡,这一章里所发生的一切都不会持续;
- 接着开始否定这种印象,开始尝试着说服读者它并不只是一个过渡,这一章很“重要”;
- 在读者快要被说服时,它选择了结束,以此再一次地提醒读者它的确只是一个过渡,这一章里所发生的一切都不会持续。
我感觉,正是这种在隐藏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微妙的、反复的自我颠覆(我是这样——我其实不是这样——我其实就是这样),致使我在回想第2章时,会觉得它被一种悲伤的、易逝的氛围所笼罩着。
我打算再重读一遍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