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企业管理,要读大师的经典著作。比如彼德 · 德鲁克、迈克尔 · 波特、菲利普 · 科特勒、约翰 · 本尼斯、亨利 · 明茨博格......市场上所有的管理书都有这些大师的影子,都是这些大师的注脚。
那么,问题来了。洛克菲勒打造了一个庞大的石油帝国,在他1937年去世时,这些大师都还没出生,他是靠什么把企业发展起来的?
有人说洛克菲勒是“窥见上帝秘密的人”,他看到了握在上帝手中的成功密码。好在,他把这些秘密告诉了儿子。读完《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我发现那些管理大师的著作中,都有洛克菲勒的影子。
这38封信,字字珠玑,句句醍醐灌顶,有些文字印象特别深刻。
1、找到自己的路,上帝就会帮你。
我跟朋友聊天时,常常喜欢先谈人生的意义,这往往会把人家吓一大跳。眼前的这点问题,至于把人生的意义搬出来吗?可我认为,人生的事情看起来很多,其实只有一件,就是找到人生的意义。围绕人生的意义生活,灵魂是醒着的。反之,灵魂就在睡大觉。一个灵魂觉醒的人,人生不会白忙。知道为什么活着,上帝才会帮你。
做企业也一样,必须找到自己的路。企业的成功道路是由一系列正确原则铺成的,这些原则都在洛克菲勒的信中。
2、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洛克菲勒讲过一个故事:有个人想升天堂,他觉得天堂有各种享受,唯独没有工作,因为工作很辛苦。上帝满足了他。然而,成天享受,没有压力,他很快感到无聊。他跟上帝说天堂真不好玩。上帝说,你以为在天堂吗,这是地狱。
乐在工作,就是生在天堂。
3、人生就是不断抵押的过程,为前途我们抵押青春,为幸福我们抵押生命。因为如果你不敢逼近底线,你就输了。为成功我们抵押冒险不值得吗?
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和冒险的精神。
富贵险中求。小赌小得,大赌大得,不赌不得。成功一定是跑赢了一个又一个赌局。洛克菲勒认为,为了成功,赌进企业的生家性命也是值得的。赌进去的是金钱,收获的是人生。
4、爸爸从不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但爸爸一直坚信“信心是成功之父”。胜利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如果想成功,就得取得持续性的胜利。
失败不一定是成功之母,这要看对待失败的态度。
如果把失败看作是学习的过程,在每一段失败的经历中学到新的东西,同样的失败不犯第二次,在每次失败中越战越勇,信心越来越强,这样的失败才是成功之母。
“失败是成功之母”与“信心是成功之父”是同一个道理。
5、我一直坚守着一个原则:我可以欺骗敌人,但决不欺骗自己。回击正在射杀我的敌人,永远不会让我的良心不安。
我之前有两任领导,一个说我不够坏,一个说我不够恶,真是一针见血。我对人性之恶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盲目相信人性本善。
洛克菲勒明确提出了商战的人性原则:商场就是战场,战场只有你死我活。为了赢得战争,回击敌人就该心安理得。
人性的光辉只在商战之外,商业信恶不信善。
6、我的生命是以我自己为重心的,我知道什么适合我,更决定着自己所需要的,所以爸爸不在乎那些人说什么,爸爸的心依然安宁。
自己活好就是对他人最大的帮助,企业发展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谁的生命都是以自己为重心。那些声称为他人活着的人,要么很蠢,要么很坏。
洛克菲勒坦诚提出生命以自己为重心,但是他说赚的钱越多,越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7、在现代商战中,要学会采取各种手段截断对方的生路,如资金、人才、业务、货源、原料等,抓住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迫使对方按自己的运作方式进行改动。所以,无论是“战场”还是“商场”,都不会相信眼泪,也不会有同情,只相信赢家,采取怎么样的手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赢。
洛克菲勒为管理者卸下了道德的枷锁,或者说无情就是商战的道德。
洛克菲勒告诉管理者,手段并不重要,结果才是一切。管理只看结果,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赢。
8、爸爸希望你能去除对知识、学问的依赖心理,这是你走上人生坦途的关键。
从我喜欢读书开始,就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变成书呆子。可是,读着读着还是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分清知识和智慧很重要。知识本身没有用,以知识为素材加工成能够理解和使用的智慧才有用。对知识的依赖是思考的懒惰。积极思考,才能走上人生的坦途。
9、懦弱者一旦失败,总会找出一种“好”的借口,然后抓住不放,而且总是拿这个借口对他自己和他人解释:为什么他无法再做下去,为什么他无法成功。开始,他自己还知道这些借口大多都是撒谎,但是在不断重复使用后,他就会越来越相信那完全是真的,相信这个借口就是他无法成功的真正原因,结果他的大脑就开始怠惰、僵化,让努力想方设法要赢的动力化为零。但他们从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爱找借口的人。
我整理过一份“我的误区清单”,排在首位的就是爱找借口。
我为自己的失败或不思进取找过很多借口:年过半百,要极简生活;环境不好,创业不易;人生没有意义,怎么过都是一生;这是个空的世界......借口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必须彻底踢开。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10、爸爸一直视“努力工作定会致富”为谎言,从不把为别人工作当作积累可观财富和上策,相反,爸爸非常笃信为自己工作才能富有。
为别人工作可以生存,为自己工作才会富有。
如果不是在为自己的理想工作,就一定是在为他人的理想工作。
创业为什么充满诱惑?因为为自己工作。有没有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却又在为各自工作呢?平台创业型组织或许是个答案。
11、你与你自己的关系是所有关系的开始,当你相信自己,并与自己和谐一致,你就是自己最忠实的伴侣。也只有如此,你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正念书会”有个价值观叫共生,我从中学到一个观念:与自己共生。
与自己共生就是接纳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忠诚,这是与他人共生的前提。我们总想在人生路上找到知己,却忘了自己才是最好的知己。
12、爸爸永远不会拒绝与生意伙伴建立友谊,爸爸相信建立在生意上的友谊远胜过建立在友谊上的生意。
友谊的本质是利益共享,生意的本质是利益交换。
商场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13、在机会的世界里,没有太多的机会可以争取,如果你真的想成功,你一定要掌握并保护自己的机会,更要设法抢夺别人的机会。
机会永远是稀缺的,蓝海市场的机会也都有时间窗口,何况红海市场的激烈搏杀。
面对机会,要恶、要坏、要无情,要有狼性,要有把别人的机会据为己有的谋略和勇气。
14、第二种人是不愿坚持挑战的人。他们曾经非常向往成就大事,也曾替自己的工作大做准备,制订计划。但是过去几十年或十几年后,随着工作阻力的慢慢增加,为更上层楼需要艰苦努力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这样下去实在不值得,因而放弃努力,变得自暴自弃。他们会自我解嘲:“我们挣得钱已经够多了,生活已经比以前好多了,我很知足了,为什么还要冒险呢?”其实这种人已经有了恐惧感,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大家不认同,害怕发生意外,害怕失去已有的东西。他们并不满足,却已经投降。这种人有些很有才干,却因不敢重新冒险,才愿意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
洛克菲勒告戒儿子,不要与两种人交往。第一种人不思进取,放弃奋斗。第二种人曾经奋斗,中途投降。
我是第二种人。貌似还在奋斗,其实斗志不强,投降是迟早的事。洛克菲勒这段话好似一盆凉水,把我从头浇到脚。
该醒醒了。
15、没有一件事像个人的责任感一样,可以激发并强化做事的能力,而将重责大任托付部属,并让他了解我对他充分信任,无疑是对他最大的帮助。所以,我不会将部属必须并且能够负担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战国思想家管仲对领导力有精僻的论述:无代马走,使尽其力;无代鸟飞,使蔽其翼。
正确认识责任,对管理者特别重要。越权行为就是没有分清责任,是管理的大忌。
越权行为不仅生在下级对上级、对平级之间。事实上,上级对下级的越权更加频繁,后果也更严重。管理者不能把他人(特别是下级)该承担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这是严重的越权行为。
充分授权、让他人承担应有的责任,才是最好的激励。
16、为了远离危机风暴,我们必须不断地拟定新的策略,同时调整旧有的计划。在适应每天商业环境改变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依据情势的变化来修正长远的进程。这样在短期内我们不但能维持弹性的作风,同时从长期来看,我们对一个能符合最新经济环境的弹性理想目标,也有了清楚的概念。
原以为“迭代”是互联网才有的概念,其实洛克菲勒早就提出来了。
今天对战略能力的要求,制定战略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迭代战略。要能根据环境变化,持续迭代战略,不断修正企业的发展曲线。
17、事实上,精神食粮随处可得,例如书籍。经由伟大的心灵撞击而写成的书籍,没有一本不是洗涤并充实我们心灵的食粮,它们早已一劳永逸地为后人指明了方向,而我们可以其中任意挑选我们想要的。伟大的书籍就伟大的智慧树,伟大的心灵之树,我们将在其中得以重塑。
征战商场需要很多物资,精神食粮不可或缺,特别是书籍。
洛克菲勒窥见了上帝的秘密,他把这些秘密写在给儿子的38封信中。这既是一本管理书,也是一本哲学书。
如果把上帝的秘密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生而为赢,战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