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将教育问题归结为是一种对于自我认知和自我指导的过程。而个体心理学着重于研究儿童心理学,是因为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能力非常的薄弱,同时通过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成年人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个体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研究整体人格以及整体人格的发展和可能表现出的追求。个体心理学反应了个体的心理活动,并指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和指引。
个体心理学认为有目的的追求主宰了人一生的具体行为,甚至决定了他的思想。而人的思想并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与他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相一致。整体人格内化于每一个人的存在之中。每个个体又代表了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每个个体又是其整体人格所塑造的。
人格的整体性及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管看法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个体对客观事实的看法绝对不是事实本身。所以尽管我们生活在同样的世界之中,却因认知的不同以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来塑造自己。
自卑感
个体的追求或是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他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消除自己心理自卑感。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自卑感在客观上有助于个体的完善,补偿性心理特征的形成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它也可能会导致单纯的心理调适,从而扩大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如果自卑感过重,最终只会在当事人心理上而不能在行为上加以克服。所以自卑感和心理补偿在很大程度上开启了人们犯错的极大可能。
整体性
个体心理学中,个体才是所有研究的重点。不能从一个人的一两个表现中就得出影响深远的结论,当我们可以在一个人行为的其他方面发现类似的表现时,我们才可以说这个人的整体人格具有某一方面的行为特点。要通过全面考虑来支持我们的论点。
同时我们应注意,被观察的对象并不理解他自己的行为表现,他的人格是通过他在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他的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表现出来。这并不是说他在说谎,而是说一个人有意识的思想和无意识的动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只有客观的旁观者才能对其作出准确的认知。
如何判断真正的自我
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问题。
社会关系:它不仅仅局限于如何与人交往并结交朋友,还包括关于这些关系的抽象观念诸如友谊、合作、信任和忠诚等。对于社会关系问题的回答体现了个体对所有这些抽象观念的认识。
对于自我价值的认识:他对普遍的社会分工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的认识。这是一个涉及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
两性关系:与爱情和婚姻的正确解决方法的任何偏离都体现了人格的缺陷。都可以归咎于更为根本的人格缺陷。它不是个体单方面的私人问题,它与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逻辑相一致
人格的统一性
通常,我们能够从某个单一的迹象来推断出孩子所具有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
例如对于这些丧失信心的儿童来说,选择最为便捷的成功之道,最具吸引力。表面上勇敢无畏的儿童,却在没有什么危险的环境中暴露出一定的脆弱感。有些儿童在站立的时候总是要依靠其他物体才能挺直身体。而我们却只看到了他的表象,并没有意识到他希望得到帮助和支持的心理。
通过惩罚或奖励,我们虽然可以很快使他们消除这种软弱的表现,但他们希望获得帮助的心理并没有得到满足,问题的根源依然存在。只有读懂孩子的这些迹象,并以同情和理解去帮助孩子才能消除这种毛病的根源。
人格的统一性
我们要理解儿童的某一种行为,就必须先了解其整体的生活过程。儿童的所有活动都是他生活和人格的外显,不了解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了解他所做的事。我们把何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的统一性就是行动及其手段相协调成为一个单一模式的过程。这种过程从出生后便开始了,儿童整合并统一了自己的反应,而对于不同情境的统一反应方式构成了他的性格,也使他的所有行动个性化,从而却别于其他的儿童。
(2)目标性
儿童在2~3岁时就为自己确定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总是在指引着他,激励他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错误目标的确定通常缘于错误的判断。目标一旦确定就不会轻易改变,它会在不同程度上约束或控制儿童。儿童会以自己的行动落实目标,也会调整其自身生活,竭尽全力地追求和实现这个目标。
因此,儿童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儿童陷入新的困境时,他的行为常常会受制于自己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儿童获得印象的强度和方式,并不取决于客观的事实或情况(比如另一个孩子的出生),而取决于儿童看待和判断事实或情境的方式。
当一个孩子的行为开始变坏,或出现了新的令人不快的现象时,我们不仅应当注意这种行为开始出现的时间,还应当注意它产生的原因。这种原因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物理因果关系。
儿童生活中的所有活动,都由其自身的目的所决定,他的整体人格不会让他偏离原有的目的。
同样了解个体某一行为所表达的意义的前提是,我们要有某种方法来认识他的整体人格。这个方法不是要描述他做了什么或者如何去做,而是要理解他在面临任务时所采取的态度。例如我们问一个儿童他为什么懒惰,那么就别期望他能够意识到我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样,我们也不要期望一个儿童会告诉我们他为什么撒谎。对于心理学家来说,回答这些问题都实属不易。我们如何能期望一个孩子能够回答如此复杂的问题呢?
个体心理学研究在心理“下落”方面,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并不起作用,而那些不时产生的大大小小的错误却在发挥作用。这些错误还会影响到个体的未来成长
(3)客观事实并不决定行为
客观的事实及其绝对的含义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客观事实和对事实的错误看法之间绝对不存在这种必然联系。
决定我们行为方向的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因为对事实的看法是我们行动的基础,也是我们人格构建的基础。
现实自身的结构对我们行动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现实对人的影响又受到我们结构化的、整合良好的人格的制约。
大众心理和理性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在一个对大众心理有利的环境中出现了人的健康的理性常识,这并不是说环境本身决定了大众心理或理性,而是体现了两者对环境自发的看法是一致的。通常,只有当错误的或荒谬的观点受到批判时,才会出现理性常识。个体心理学的基础时对个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
追求卓越
首先我们要知道追求卓越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它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种基础存在于胚胎之中,并具有一定的发展的可能性。
其次除了人格的统一性外,是人们对卓越和成功的追求人性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这种追求与人的自卑感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我们不感到自卑或自我感觉处于“下游”状态,我们就不会有超越当下的愿望。优越感与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
儿童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后,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于是儿童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孩子这种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就会将自己的目标定得越高,从而证明自己的力量。
在任何环境下儿童和成人都有这样一种追求卓越的强烈冲动,并且这些冲动是无法避免的。追求卓越与一些明显的性格特征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孩子对卓越的渴望来发现他的问题。如果这种自我肯定的愿望太过强烈,那么他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嫉妒心。
6、关于教育
考试必须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它对于每个学生而言都是不同的。考试对于有些学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参加考试时大脑似乎也是一片空白。在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也只愿意与别人一起而不想单独回答。那些雄心勃勃、尚未放弃的儿童,则乐于参与各种能参与的竞争性游戏。不过在遭受挫折时也会表现出恐慌和无所适从。
我们可以从孩子喜欢的游戏、故事和历史人物中看出他们自我肯定的方向和程度。心理健康的儿童会把自己对卓越的追求转变为前进的动力。并且注重自身的整洁,同时也遵守秩序。另一些孩子则总是想优于别人,并把这作为首要目标,表现出一种令人诧异的执着。这种卓越夹杂的雄心过重,但是这点通常会被忽略。因为我们习惯于习惯于将雄心视为一种美德,并激励孩子做更多的努力。但这是错误的,因为过分的雄心会给孩子带来紧张心理,妨碍孩子的正常成长。
7、家庭原因
对孩子“有害的期望”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那些有雄心的孩子会丧失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勇气,而勇气是解决困难所必需的。我们应该努力增加孩子面对困难时的信心和勇气,否则我们就无法判断孩子的能力和潜力。
怀有过度雄心的孩子之所以处境艰难,是因为人们常常以外在的成功来评判他们,而不是根据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来评价他们。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可见的成就,而不是全面彻底的教育。我们知道,训练孩子野心勃勃并没有什么好处。相反,培养孩子的勇敢、坚忍和自信却尤为重要,要把挫折当作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问题出现时,保持心理平衡要比认真着手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我们能以关心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孩子,他们就会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能力。以这种方式转变过来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更大的雄心,其原因很简单:他们非常害怕再回到原来的状态。
而那些所谓的“坏”孩子。他们之所以不想上学,是因为他们追求卓越的心理非但没有成功地转化为学校的要求,反而对学校的要求有所抗拒。所以在入学之前,孩子最好已经拥有一些如何与人交往的知识,比方说他不能只依赖一个人,而把其他人排斥在外。对于这些在家中被过分溺爱的孩子,我们不能期望他们马上就能专心于学校的学习。事实上,他们心中没有“学校意识”,他们愿意待在家里而不愿上学。
同时我们不能惩罚他们,因为这只能使他们更加不喜欢学校,而强迫他们上学,他们会寻找其他方法来应对。
父母刻意的教育会使他们特别关注甚至监视自己的孩子。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也经常使孩子总想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如此一来,这些孩子很容易并认为他人应对此承担责任,因为他人是操纵的一方。这些孩子认为,其他人应该为他们克服任何困难,只有他自己不需要负任何责任。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是,个体的人格(包括成人和儿童)是一个统一体,这种人格的行为表现和个体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是保持一致的。脱离行为者的人格来判断他的某一行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每个行为都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