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方方
《你就是答案》1-8
摘抄“如果我们不接受我们期望富裕的思想,那么即使富裕砸到我们腿上,我们也会莫名其妙的把它踢开。”我潜意识中是否爱钱呢?每当读一个作者的观点或故事我就不断自省,其实我对钱说真的一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有钱的时候就多花点,没钱的时候就少花点。可能是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作为大龄啃老青年实在是没什么特别的追求,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如果说潜意识,我潜意识中相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我的潜意识中认为钱并不重要,与作者自省的“我不喜欢钱”“我不可能成为有钱人”有些类似又不尽相同。但是观念也会因环境变化而改变。随着与社会的接触变多,发现如今是一个拜金主义的社会,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以生产力作为最终考核指标的,比如才华,一定是要他出版了书,办了自媒体开始挣钱了,我们和社会才肯定这个人是有才华的,反之如果他再有才华却无法用才华挣钱,那我们依旧认为他是没有才华的。这个拜金主义的社会我是不认同的,但又是接受的,所以我也会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天开自己的工作室,有一天自己可以凭自己的才华挣很多钱从而证明自己。因此作者最后说“我现在越来越深信,我们每一个成年人的人生,真的是自己内心所创造的,而你假若没有成为某种人但你意识上又特别想成为这种人,那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能不能发现,到底是怎样的个童年或早期经历所形成的“诅咒”令你没有成为这种人。找到这种诅咒,并破掉它,你就可以真正成为这种人。”
【读书笔记】方方
《你就是答案》9-22
香草冰淇淋的故事“一个妈妈带女儿去冰淇淋店,妈妈问女儿:你想吃什么冰淇淋?
女儿说:香草冰淇淋。
妈妈说:巧克力冰淇淋更好吃。
女儿说:我想吃香草冰淇淋。
妈妈说:你不是爱吃巧克力冰淇淋吗?
女儿说:我就要吃香草冰淇淋。
妈妈说:真怪!这孩子真怪!
最后,妈妈还是为女儿买了香草冰淇淋。”其实这是非常典型我妈妈的做法,而我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已经习惯了为我妈妈的强势让步。这使我有了两个非常不好的后遗症:一是,我在做很多重大决定的时候非常痛苦。比如现在我面临的选择伴侣和选择工作,这两件最重要的事情妈妈进行了非常强势又温柔的干预,以致我现在对未来生活充满了迷茫,最近一年都在困惑中迷茫。回想起来我的所有重大决定几乎都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这一直是我自认为人生的悲哀点。但是在中国这个社会中完全不考虑父母意见又是极其不现实的,高晓松不止一次的说过我们应该选择一个世界观“一以贯之”,毕竟花着父母的钱谈独立和自我太过扭曲。 第二个后遗症是,我发现自己很可能成为另一个我妈妈。妈妈的相处方式很可能会被我复制到未来我的婚姻生活中去,这是我非常恐惧的事情,我一方面非常清楚其中对孩子对丈夫对家庭的危害,一方面又很难控制自己不去模仿这样的行为。我是非常希望成为一个尊重自己孩子的好妈妈,少管一点,可是又管不住自己的控制欲望以及唠叨不停。
【读书笔记】方方
《你就是答案》53-63
“习惯性迟到是为了对抗焦虑而发展的掌控策略;拖延是对别人的隐形攻击。收到礼物的小萝莉,所有的礼物都很简单,确是女儿想要的,她的感受可以被看到,因而感受的流动是自然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感受,常常只顾及到自己而忽略了别人,比如之前我说话声音比较大,之前有时候会打断别人的说话。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很多时候我也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愿成长,懒得运动。甚至希望有个人把我娶回家当全职太太。但是成长应该是一辈子的课题,不应自断经脉,放弃进步。
【读书笔记】方方
《你就是答案》64-107
“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关系模式”其实现在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确定每个人的成长都与自己的童年有关,每个举动背后透露出的是自己童年的记忆,甚至自己已经忘却的记忆。在自卑与自信这块我还好吧,在有些方面略微自卑,整体来说还是比较自信的。用我朋友的话就是“迷之自信”,或许用这种自信也在催眠自己,告诉自己很优秀很漂亮。因为确实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收到了父母全部的爱与关注。但是我自己也很缺乏安全感,这点我一直没想明白,难道是在我记不得的六岁之前没有收到足够的父母的关注?
【读书笔记】方方
《你就是答案》108-123
“如果是仅仅付出或者是仅仅索取,都不能建立很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重要的是付出与索取的平衡。”这里主要讲的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付出与索取。之前看过小s一次康熙来了中说,她录完节目以后会回家,和孩子说妈妈今天好累,不能陪你玩给你讲故事了,女儿反而懂事的拿来了毯子给她盖着,一下子觉得女儿长大了。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平衡的例子,平时都是父母照顾孩子,那么偶尔孩子照顾一下父母其实也挺好的。我以后也要做这样的妈妈。反观我和妈妈的接触中,几乎全是妈妈的付出,家务事完全不用我插手。但是我妈妈,作为她家里的长女,从小就是被赋予了照顾弟弟妹妹都任务,这种从小的付出被延续到了我这里,她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付出者。 另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是朋友之间。朋友之间多半也是不平衡的关系,总有一方付出的多,付出的永远在付出。但是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中他可能则是一直的索取方。就想起一个故事,有钱的父亲临终前嘱咐孩子,如果生意出了问题,去找借给过你钱的人寻求帮助,而不要去找找你借过钱的人。
【读书笔记】方方
《你就是答案》124-136
“那么,如果听父母的话就是按照父母的意思而活,是不是走向父母意志的对立面就是做自己了?
这是叛逆产生的根本原因。
但其实,在哲学上讲,A和-A根本上是一回事,你变成A是活在父母的意志中,你刻意地走向-A,也仍然是在与父母意志
较劲,这样还是没有走出父母意志的影子。
所以,真正要活出自己,就需要找到第三条路。”
说到叛逆,我第一个想到的我前男友。我们俩都是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甚至大学都几乎不会逃课。但是不叛逆的后果就是这个成长的阵痛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痛苦。在进入社会的接口处,开始叛逆,甚至把我连带一起,葬送了八年的感情。不过他就是典型的假叛逆,他以为的选择是A-,但是在我看来还是A,也就是说他从未走出家庭的影响,依旧选择的是家人期望的道路。所以,他最终没有找到第三条路,但是他的叛逆在我这边得到了释放。因此,从他自身的角度而言,通过我也实现了叛逆的表达。对于我自己,其实我也从未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叛逆,因而两个人越走越远也是情理之中。以前觉得没有叛逆期挺好的,但是迟到的叛逆真的很不好,痛苦更加深刻,对自己的追寻更加困难。
【读书笔记】方方
《你就是答案》137-156
“孩子很小的时候,你可以给孩子一个神圣的抽屉;孩子再大一些,就给他们一个单独的房间;孩子再大一些就要鼓励甚至逼迫他们搬到家外面自己找房子住。”两年前终于有了自己的独立宿舍,我常常自己在宿舍一呆就好几天,或是看剧或是做饭丝毫不会厌倦。但是也就在这两年中回家那个陌生感逐渐上升,在家总觉得这是父母的家,不是我的家。也是这两年,很强烈的希望自己可以结婚逃离这个父母的家。“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立场。没有必要活在别人的梦想中,应该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读书笔记】方方
《你就是答案》156-182
“每个恋爱的故事,都像是我们与父母关系的次重演。钟情于一个和父亲(母亲)相像的异性,是为了重温童年的美好,钟情于一个和父亲(母亲)相反的异性,是为了修正童年的错误。恋爱中不要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对方身上,而应放到自己身上,看看你的需要是什么,也看看你为什么会有这些需要。”
爱情,是今年一年想要想清楚的一个东西。想要一个成熟的人开始一段成熟的可以结婚的感情。书中说不要找个人没有离开过一个城市,韩雪说想找一个看过世界的人,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呢。不过我要做的就是先树立一个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生活观,然后在遇到正确的人的时候才可以做一个好的我。
【读书笔记】方方
《你就是答案》183-214完
“这一点就是,对方爱我,我值得对方爱。我也爱他,但是,我们错过了,或者,我们因为太担心失去爱,而制造了种种谜团,结果我们之间有着太多的误解,最后渐行渐远。
但是,对方爱我。”
首先学会对过去的事情释然,我尽力了,他也尽力了就好。曾经都很努力的靠近彼此,很用力的去爱对方,那么一切都没有遗憾了。
“这还是一个关于想象与现实的问题。如果你认为,你可以在头脑中彻底掌握一个东西,那你需要知道的是,你在头脑中,与这个事物建立的只是想象层面的关系,而不是真实的关系。
要想建立真实的关系,你必须去碰触这个真实的事物。”
今年特别想要安定下来,朋友问我什么是安定下来?我以前以为是结婚可以让自己安心,很希望30岁前把自己嫁出去。所以拼命的想结婚。可能对于30岁这个坎过于恐慌了,可是逐渐走近30岁,自己的内心反而平和了下来,不再觉得只有婚姻是安心的,更渴望自己内心的平和。所以那种对年龄的恐慌变为了对成熟的渴望。渴望自己更加成熟,渴望自己拥有一个成熟的伴侣和一段成熟的稳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