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西塘,是一个意外。
原来目的地选的是乌镇,只是不凑巧,订票时方获知,乌镇有个世界互联网大会,计划的日期里,房间已被预定一空。
功课没做到位,临行前有些乱了阵脚。
去不成乌镇,就去其他小镇吧,选来选去,就西塘了。
出行目的简单,独自一人寻个安静地方乱晃几天。说走就走,既然为自由而去,索性也就任性出发,意外的遇见,也是种缘分。
在西塘,旅舍老板是个热情的年轻人,我刚下车,他就打来电话指路,并帮忙半价购买了一张门票。
村子入口处有个大水塘,木廊一个接着一个,安安静静,灯光于夜中勾勒出一个江南水乡。可到了核心街道,西塘的夜,就成了酒吧、摇滚的天下,空气都是暧昧的,燃烧着激情。敞开的窗户里,全魔乱舞,尽是摇摆的狂热,嘶吼的歌声冲到天边。这里的夜,不适合一个人发呆,而是应该一帮子朋友来,或者是情侣。
举着相机,走在喧嚣里,“拍我,拍我吧!”一个姑娘大笑,还没等我回头,人与跟着几个姐妹已快步走开,遁入拥挤的人潮中,留下一串笑声。旁边的酒吧,小哥们举牌揽客“最适合艳遇的酒吧”
老板说现在是淡季,人会少一些,但是江南哪里有淡季?
倒是第二天早晨,西塘才回归传统江南水乡的概念。水是江南古镇的灵魂,房屋依河而建,两岸垂柳依依,随风而动。粼粼波纹的水里,乌檐青瓦若隐若现。人走在石桥上,也是走在水中央,走在了水乡千年的历史里。一艘乌篷船,橹声咿呀,载着三五客人,“摇撸入西塘”,慢悠悠从远处摇摆过来。
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
弄子里不起眼的宅子,里面却是别有洞天。江南人秉承低调,讲究财不外露,但深宅大院的墙,筑造那么高是有讲究的,其一是为了防盗,二是为了聚雨水,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三就有点尴尬,是因为主人经常外出经商,要防止家里红杏出墙。
看了石皮弄,走过送子来凤桥,在廊桥拐角处的店子里停留,点了一份早点,豆腐花竟然是咸的,加了虾米,味道有些怪异。天气不错,人也开始多起来,石皮弄旁边的豪宅看到了展览,南社在西塘有不少社员,小镇名人多,进士、举人也有一些。
一只肥猫懒洋洋睡在醉园的窗台上,任由导游在旁边扯着嗓子介绍,眼皮都不眨一下。墙上爬满了绿色,金鱼出奇的大条,比昨天在杭州花港公园看到的要灵气多了,估计是主人用了些心思。
醉园是西塘十一景之一,以为又到了博物馆或者纪念室,没想到老主人就坐在里面,在明朝的房子弄个绘画工作室,着实是低调的奢华。老先生不揽客,悠闲坐在那翻看报纸,久久嘟囔几句,吴侬软语,享受午后的暖阳。
一座村庄成了游览之地,就回不到安静的过去了。当年做的林林种种,都是为取悦自己,便利自己,而主题公园,那就是为了取悦他人,成为被看者,将自己的生活进行展览,自己也成了一种风景。当私人生活成了一种符号、标签,那就意味着要更换另一种生活模式了,之前也许在男耕女织,现在就要全民皆商,没什么对错之说,只是一种模式的迁移罢了,难于过渡的也只需要一两代人。
据说西塘是纽扣之乡,近五百家纽扣生产企业,产量占全国生产交易的40%。在纽扣博物馆,师傅演示贝壳纽扣的制作流程。出来的样品,被送给了旁边好奇围观的小女孩,是一份令小朋友开心的礼物。
走累了,也不顾餐点,随意在个摊位坐定。一条烤鱼,一个荷叶鸡腿,还有一盆群英荟萃的粉丝,旁边看着有烤蝎子不敢尝试。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沿河绵长的烟雨长廊,灰瓦蜿蜒,小贩们卖力吆喝,商品琳琅,游人如织,繁华西塘,就此体现。旅游业带来效益直接作用于普通人,也是好事。
图文|石海 地点|西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