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你很喜欢的一个人离开了,你可以等他多久?
《相爱相亲》里,包办婚姻的牺牲者姥姥阿祖等了离开家乡,和惠英的母亲成家的姥爷一辈子;张艾嘉饰演的中年母亲慧英,不顾家人反对,等了离家的父亲孝平几年;惠英的女儿却对即将离开他独自北上追寻梦想的男友阿达说:“我不会等你”。
这是这部电影里祖孙三代女性对待感情的态度——也是三代女性不断在感情中自我解放的过程。
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故事,还是新时代的影视作品,女性总在重复扮演着一个翘首等待的角色:等在外丈夫的归期,等一封家书,等下一次相见,等负心人回头 ……
就连在我看来,民国时期最清醒冷静的才女张爱玲,也曾在自传性遗作《小团圆》中写下这样的句子:“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有人说这是描写她与胡兰成热恋阶段,等待胡兰成时的心情。
好像女人天生,就是为了等待男人而存在。而人们却歌颂这种“等待”,把它化作勋章,刻在“贞洁”的牌坊上,高高挂起。直到等到最后,已然忘记,等待是因为爱一个人,还是感动了自己。
而胡兰成终究还是负了张爱玲,即使天才如张爱玲,也难逃自古以来女子长久等待一个男人的命运。好在她看清现实后,最终还是给胡兰成寄去了绝交书:“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了的。 ”
可即便如此,胡兰成还是耽误了张爱玲大半生,直至她去世,也没遇见更让她刻骨铭心的爱情。
所以,如果一个你很喜欢的人离开了,不论这种离开是地理空间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你能等他多久?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相爱相亲》回答得非常好:不要等。
2.
《相爱相亲》的英文名是 Love Education,爱的教育。有人觉得它“教育”观众如何去爱,但我觉得它“教育”观众更多的,是叫人们不要在爱情里盲目等待。
女性在感情中天然是更容易陷进去的一方,一旦投入到一段感情里,轻则盲目,重则疯狂。
电影中的姥姥阿祖,几十年前因为包办婚姻嫁给了女主角惠英的父亲,但他的父亲却在进城遇见了她的母亲后,留在了城市里组建新的家庭,此后直到去世时尸骨被送回家乡,也没有回去见过阿祖一面,有的只是每个月寄回家乡的简短家书和生活费。
在家乡苦等了爱人几十年的阿祖,最终只等来了一口棺材和一具尸体。即便如此,她也一直坚信远在他乡的“丈夫”是爱自己的,证据就在每个月生活费中多出来的那五块钱,“他让我给自己买件袄子。”多年后,当惠英的女儿——阿祖的丈夫和别的女人的“孙女”薇薇亲口告诉她:“外公不爱你,她只是把你当作亲人”时,阿祖翻出当年的家书,眼神执拗又委屈地重复着这句话,让人不忍辩驳。
生时无法相守,至少死后可以共眠。老来无子的阿祖决定守着一口棺材和丈夫的坟墓度过余生。但没想到多年后,他城市里妻子的女儿惠英在母亲去世后,找到了父亲的家乡,要求把父亲的坟墓迁进城里与母亲合葬,阿祖自然是不同意的。
于是,一场迁坟纠纷像多米诺骨牌般,引发了诸多闹剧:惠英和阿祖为开具与姥爷的婚姻证明各方奔走、电视台对迁坟闹剧锲而不舍的跟踪、惠英与女儿薇薇关系的破裂、与丈夫感情的中年危机...
故事在姥姥阿祖进城,在电视台节目上与惠英的对质里进入高潮。在迁坟事件闹得纷纷扬扬之后,双方也终于愿意心平气和地坐下来重新审视这件事。
在惠英家,阿祖提出看看丈夫和惠英母亲的遗照。昏暗房间内,老太太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看着相片上那个由于太久没见而显得陌生的面孔,她轻轻抚摸照片上那个人的轮廓,“这是他吗?怎么长得不像啊。”阿祖说。——这么多年来,她甚至没有一张丈夫的照片。再看看旁边惠英母亲的遗照,老太太眼神里的落寞一览无余。
即使留住了他的坟,也无法抹去他在另一个地方组建家庭、幸福生活的事实。也许在那一刻,阿祖在心里承认了丈夫与自己并没有夫妻之实。那一纸法律上的婚姻证明,也显得无关紧要了。
而真正决定放手,是在阿祖收到薇薇男友阿达寄去的她与丈夫电脑合成的合照后。
那是一个雨天,阿祖取完照片,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了雨。
回到家打开信封,看到被雨打湿的合照上丈夫的面部有些模糊,昏暗灯光下,她用手小心抚平照片上丈夫面部的褶皱,却反倒将丈夫的面部揉成了一团纸糊。一时间,阿祖在昏暗的房间里急促地哭了起来。
终究是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人,一个不爱自己也终身都等不到的人。已经将自己的一生都耗在了这个人身上,现在还死守着他的坟墓不放,有什么意义呢?
3.
《相爱相亲》,刚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是《相亲相爱》,读起来怪别扭的。
看完电影后我想通了。相爱一定要在相亲前面,因为在这部电影里的夫妻关系中,爱情最终战胜了亲情。
外公对惠英的母亲是爱情,他会给她写长长的情书,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思念之情。给家乡的阿祖却只写简短的家书,信里只有亲人之间的问候,最多的感情流露,也仅限于“多寄了五块钱生活费,你去买件袄子穿”了。而这句话,却成了阿祖一生的甘露。
男人和女人对待感情的方式总是如此不同。就像男人可以把亲情和爱情分得很开,而女人不行;男人认为梦想可以比感情更重要,而女人似乎随时可以为了感情放弃梦想。感情在男人的世界中,是生活的调味剂和锦上添花的东西,而不是离不开的空气和水。
就像电影的结尾,惠英的丈夫开了一辆新买的车接她下班的路上说的那句话一样。在车上他一边放起崔健的《花房姑娘》,一边说起他们年轻时的梦想——待儿女长成,他们也退休之后,开一辆新车一起去旅行:“我反正是要去的,有你在更好。”
也像薇薇的男友阿达为了追寻唱歌的梦想,最终决定离开她去北京发展一样。即使曾为她停住追逐梦想的脚步,但终究,梦想还是比爱情更重要。
如果在以前,薇薇可能会像姥姥阿祖般,心甘情愿地花一生的时间去等待阿达回来。
但新时代的独立女性薇薇,却告诉阿达:“我不会等你的。”虽然这可能是句口是心非的话,薇薇也可能会等阿达一段时间,但就像薇薇和母亲赌气时说要等阿达一辈子后,紧跟着问出的那句“一辈子有多久?”一样,她对“付出终身去等待一个不知归期的人”这件事情本身,是持怀疑态度的。
虽说当代快餐式的恋爱模式,让我们对“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时代充满向往。但在确定对方并不爱你,或已经不再爱你的情况下,仍旧顽固等待,在我看来,也并非可取之事。
感情的付出都有周期与极限,在付出的真心长久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不如及时止损。因为明明可以在别人的生命里当主角,为什么要在一个不爱你的人生命中充当配角?
电影《相爱相亲》的最后,姥姥阿祖终于决定放手,同意将丈夫的坟墓迁进城里,与他真正爱的人合葬。当丈夫的棺材最后一次经过她身边时,她望着那具早已辨别不出人形的尸骨说:你走吧,我不要你了。
据说这是导演张艾嘉在剧本之外临时加上的一句话,虽然从一个农村八旬老太口中说出稍显突兀,但这句话确实起到了点睛作用,她蕴含了姥姥阿祖一生的爱情:付出过、爱过、等待过,也受伤过之后,终于,可以在内心深处放下你了。
希望你也能对不爱你的人说出这句话:我不要你了。
然后,好好地去寻找真正爱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