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6178801 中岐康医学深造平台
肾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脏,主管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等生理功能,肾是一个人的根本,肾好不好,看看平时的表现就知道,肾对于人们来说非常重要,不分男女,肾都决定的了人是否能够长寿!
肾好的六个表现,有两个以上,说明肾还行,常吃三物,肾会越来越好!
一、肾好的六个表现
1
牙齿坚固不松动
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果一个人牙齿发育不好,通常肾也不好。若成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多与气血不足相关联。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而“齿为骨之余”,意思就是说,牙齿的功能与肾脏的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肾中精气充足,则牙齿坚固不松动。
2
头发乌黑不稀疏
都说人有“三千烦恼丝”,自古“头发”就和“烦恼”结下了渊源。其实,三千发丝的健康不仅影响外观,从中医角度看,更是身体脏腑健康发出的警讯,不能疏忽大意。
中医认为“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太劳累,缺少适当休息,长期体力透支,会导致肾精过度耗损,使白头发一根根长出来,职场男性尤其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3
听力十足不恍惚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所以说肾的好坏会通过耳朵表现出来。中医认为: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朵的听觉功能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好听力就好。
反之,当出现耳鸣、心烦、听力下降的症状时,可以多考虑肾阴虚,当自己的听力十足不恍惚,说明自己的肾还行。
4
腰膝有力不酸软
中医中,腰为肾之府,肾虚首先就会在腰部有体现,而腰与肾又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久坐伤腰,也会导致肾的气虚流动不畅,引起肾虚。一个男人腰膝好,有精神,有力气,那么肾也好。反之肾不好,腰膝就会酸软无力。
5
脑袋聪明记忆好
脑袋聪明记忆好,中医认为:肾生髓,而“脑为髓之海”,因此,肾精充足,大脑得其滋养,就会使人头脑发达、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反之,若肾精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的滋养,则会头晕,记性差,常常丢三落四,多表现为精神萎靡、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严重者,还会发展成为健忘证。
6
皮肤水润不上火
肾不好,人容易显得苍老,皮肤会变得晦暗,肤色也会发生变化,眼眶发黑,眼袋明显。肾好的人皮肤看起来比较润滑,肤色也看起来比较红润。
中医认为: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气足,则皮肤细腻,不易上火。
二、养肾要常吃
1
山药
有些人遗精、尿频都是肾虚所致,山药补脾的同时,还能补肾,经常吃点山药,可以防患于未然。
中医认为,山药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胃炎、糖尿病、遗精、遗尿等症。
2
黑豆
中医认为,黑色属水,水走肾,所以肾虚的人食用黑豆可以祛风除热、调 中下气、解毒利尿,可以有效地缓解尿频、腰酸、女性白带异常及下腹部阴冷 等症状。
《本草纲目》中说:“黑豆入肾功能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 而活血解毒。”
3
黑枸杞
《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枸杞能强筋骨。
中医认为:枸杞性味甘平,入肝肾二经,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养血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咳嗽、视力减退等症,中医认为黑色入肾,食用黑枸杞效果更佳,尤其适宜于老年人服用,有延年益寿的效果。
三、护肾的六大穴位
涌泉穴
补肾固元,使人肾精充足,是肾经第一大穴。
【功能作用】温通血脉,引热下行,调和阴阳。
【主治病症】失眠,腰膝酸软,行走乏力,高血压,性功能减弱,免疫力低下。
【取穴位置】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太溪穴
肾经之气流注汇聚之地,调动生命原动力,为肾经源头。
【功能作用】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主治病症】失眠健忘,咳嗽气喘,牙痛,痛风,尿酸过高,手脚冰凉,祛斑祛痘,美白肌肤。
【取穴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关元穴
男子藏经、女子蓄血之处,人体元阴、元阳交汇之地,为元气关隘。
【功能作用】补肾壮阳,理气和血。
【主治病症】月经不调,便秘,虚胖,贫血,预防癌症,女子宫寒不孕。
【取穴位置】位于腹部,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
命门穴
调理和平衡肾阳、肾阴,生命之门、人体长寿之门。
【功能作用】培元固本,强健腰膝。
【主治病症】腰痛,骨质疏松,肾脏疾病,性冷淡,阳痿。
【取穴位置】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肾俞穴
将寒湿水汽外输膀胱,肾气输通出入之处。被称为“肾之腑”。
【功能作用】壮元阳,助运化,利水湿。
【主治病症】腰肌酸痛、痉挛、肾脏血流量减弱,足跟痛,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
【取穴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复溜穴
专治水液代谢失常,肾经母穴。
【功能作用】补肾滋阴、利水消肿。
【主治病症】腿脚酸胀肿痛、静脉曲张,盗汗,腹泻腹痛,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哮喘。
【取穴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免费中医知识及中医内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