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中,有一条关于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像你希望别人对你那样去对待别人!”通俗点说就是:想让别人对你好,你得先对别人好。
丈夫想看到妻子的笑脸,总得先给妻子一个笑脸;妈妈期望孩子能体谅自己,总得先试着去体谅孩子;婆婆希望儿媳对自己好,也要先让儿媳感受到家的温馨才行……
作家张德芬女士,在书中写过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对于每个人来说,外面的世界就是一面镜子,你皱眉,镜子里的人也会皱眉;你笑,镜子里的人也会笑。
但是,很多人并不会一直遵守着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相反,我们常常让“反黄金法则”充斥着我们的内心:“我对你怎样,你必须也要对我怎样!”
跟“黄金法则”的宽容、平和不同,“反黄金法则”里充满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要挟、交换、期待,一旦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我们就开始焦虑痛苦了。
我喜欢这个姑娘,这个姑娘也必须喜欢我,否则我就郁闷得要死;我整天忙里忙外,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必须要懂事听话,否则我会不高兴;我为这个家在外打拼,老婆必须得对我俯首帖耳,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妻子……
在亲子关系的处理中,“反黄金法则”体现得尤为明显。有些父母总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付出感,并对孩子进行情感、道德上的绑架:“我这么累还不都是为了你,你怎么不能像人家孩子那样懂事点呢?”
这是很多家长痛苦的根源,不改变这个认知,就无法彻底解决这些家长的痛苦。所以才有人说:“付出感,是破坏亲子关系的元凶。”
1.生儿育女,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身为母亲,我深知十月怀胎与阵痛生产的艰辛。但是,请各位爸爸妈妈们回忆一下,您还记得当初要宝宝的动机吗?
有的是夫妻情深,想留下一个爱情的结晶;有的是喜欢孩子,像要一个来园自己当母亲的梦;有的是因为社会和家人的压力,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有的是一夜冲动后,留下的副产品……
无论那种情况,不得不承认,我们其实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讲,我们的付出,其实是对当初的决定负责罢了。
2.太看重孩子的回报,易催生控制欲和挫败感
曾经有位母亲,在儿子结婚当夜,仍要求跟儿子一起睡,理由是:儿子这么多年一直跟我睡,突然换人怕儿子不适应,睡不好。这种要求肯定遭到了儿媳的拒绝,母亲因此还闹了一场,大骂儿子、儿媳不孝。结果可想而知,没多久儿子就离婚了。
这虽然是个很极端的例子,但却提醒了我们:即便是母子、父子,彼此间也得有点界限感,不能因为自己之前的付出,就无休止地干涉、控制孩子的生活。
孩子虽然是我们身上掉下来的肉,但他终归还是一个独立的人,理应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生活。你把孩子看得越重要、在手中控制的越紧,最后你们之间的关系就越痛苦。
很多父母在给孩子交齐大学第一学期学费后,就让孩子自力更生了,结果这些孩子毕业后,都还挺有出息的。
3.所谓付出,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与孩子无关
我们常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确实,在面临身死存亡的关头,的的确确是无私,在地震、车祸、事故中,父母们总是下意识地保护孩子,那怕付出生命的代价都在所不惜。
但是,在大多数的平常日子里,我们对孩子的爱与付出,确实有点私心。虽然不求物质上的回报,却要求情感上的回报。而这情感上的回报,往往才是最折磨人的,有点精神控制的味道。
小时候,我一直盼望长大,能独立赚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每次我不听话的时候,父母都会甩出一句:“供你吃、供你喝,你还这么不知好歹,对得起谁?”于是,所有不合他们心意的请求都会被这句话给堵死。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我身体强壮到能够自己赚钱,我不需要你们供我吃喝。
当然,优妈这么说,肯定不是否定父母的付出,毕竟谁都希望孩子能体谅自己。只不过,别用我们的付出来要挟孩子。
4.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亲身示范
讲再多的道理,不如亲身做给孩子看,这是教育中的铁则。
朋友老郑的儿子今年高二,上次考试又考了全市前10名,大家都很羡慕地问:“你平时没少辅导吧?”老郑却云淡风轻地说:“我跟孩子妈妈都不怎么辅导,都是孩子自己在学。”
很多人听到老郑这么说,肯定不信:蒙谁呢,一点不管能考这么好?
说实话,要不是跟老郑很熟,我也不信。但是,他两口子确实不怎么管孩子的学习。
老郑专科毕业,不过业余爱好是研究《西游记》,还专门开了个公众号每天发自己的研究感悟;老郑妻子是医生,偶尔休班在家,也是自己进修、记笔记。
他家没有写字台,但是饭桌子比较大。每天吃完饭,很快就收拾干净了。然后一家三口围着桌子各干各的:老郑看书、敲电脑,妻子做家务或者看书记笔记,儿子做功课。
我想,老郑家里这种安静好学的氛围,才是儿子成绩好的最大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