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和一个朋友聊起人生理想这个话题。他非常坚定地说,这辈子我就打算做一件事,我想要拍出伟大的作品,让我死在片场上我都心满意足。说完又来了一句:“你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个事业如此狂热吗?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活出好几辈子!太划算了!”
我点头认同,又立即回应了一句:“除了做导演,阅读也可以。”
读书的时候,心总能轻易就安静下来。完全沉浸于另一个世界,天地万物各种声息都淡化出背景,只剩下小小的灯,直直的一双眼和捧于手间的书。书里的那些字,此时倒变成了鲜活的小生命,一个个蹦跶到眼前,迫不及待地要告诉我什么。
需要反省的是近几年因为自己做事,以及拖延症频发,阅读变得时断时续,甚至好长一段时间,陷入了不断买书却很少翻书的状态。人也开始变得有些浮躁,容易被环境和周遭事物影响,常常觉得不够安定。
对这种状态非常不满,于是在去年看到趁早阅读打卡的活动后二话不说加入了,连续参加了三期阅读营,跟着群里的小伙伴每天读书打卡,很充实。阅读又重新变成了每日必须,像三餐一样重要的存在。更有趣的是,在别人的书摘或笔记中,可以发现未曾读过的有意思的书,继而引发新的阅读欲望。
在这个自媒体和app横行的时代,阅读的形式也变得异常丰富。我用过微信读书、网易云阅读和樊登读书会,听过喜马拉雅的读书音频以及得到上的每天听本书,也参加过一些线上的读书活动,甚至还听过分答上的阅读方法小讲。所有这些尝试,有的是出于好奇,有的是为了学习,有的是想找到优质的阅读工具,但一圈下来,新鲜劲和好奇心都得到满足以后,最终还是决定用“静心读纸质书,并利用碎片时间听书和看电子书”的方式。
理由非常简单:
(1)看电子书:在电子设备上看书(除了kindle)感觉伤眼,对颈椎不好,也不太方便做笔记。对我而言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失去了阅读纸质书时的那种感觉。
(2)听书:好处在于可以最大化利用时间,这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利用碎片时间,比如做早餐或跑步时可以听书;二是你不需要自己花钱买书花时间读书就可以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核心。但这也有一个弊端,正如看电视,它属于被动输入,输入的质量取决于你听书时的专注度和投入度(碎片时间意味着往往同时做一件以上的事),也取决于节目本身的质量以及说书者自身的水准。除了纯知识型的书籍和研究报告,每个人在阅读时都会带着自己的角度、价值观、知识框架和经历背景。错误或片面的解读,可能会使你错过一本好书,甚至形成一个片面、狭窄或偏激的观点。如果以听书作为最主要甚至唯一的读书和学习方式,当你习惯了听别人说而不是自己去看并思考时,长期下来可能会形成散落非系统的知识结构,并削弱独立思考、判断和总结的能力。
(3)阅读方法:出于好奇,我在分答上买了一个高效阅读的小讲来听,并做了读书笔记。后来在很多公众号上也看到了类似的课程,标题都是“如何在一年内读完300本书”之类。看到这样的题目时内心是抵触的。在我看来,比阅读数量更重要的问题是:阅读的目的(Why)、书籍的选择(What)和阅读的方式(How)。片面追求一个月或一年读多少本书并不可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内在焦虑和恐慌的表现。与其赶进度囫囵吞枣读完就忘,不如精挑细选几本经典慢慢啃细细嚼。至于阅读方法,我觉得不必拘泥于形式完全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喜欢有效的方式来。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阅读书单和阅读习惯。我发现以往的阅读书籍以文学、社科和工具类为主,加上念书时专业和后来工作的影响,我的知识体系是不完整的,欠缺了自然科学这部分。虽然中学时代学过化学物理生物,但当时的学习更偏向于应试,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兴趣并进行过深入探索和阅读,好多东西学完就忘了,而这些基础学科关系到世界和人类的底层规律。所以,为了完善知识体系,升级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在今年的书单中,我增加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
我想,阅读带给我的,不是黄金屋也不是大帅哥,而是在一个个故事里经历的不同人生,在一段段历史中触碰到的人类发展的脉络,在一项项研究中得出的有意思的结论,在一个个思想中与作者对话的火花四溅。无论哪一种,都在不同维度上丰富着我,调整着我看自己和世界的角度,也常常在不经意间解答了我的困惑。
阅读于我,是心头好,是多年的习惯,也是平凡生活中可以仰望的那片星空。我也始终相信,爱书的灵魂,总会在这片星空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