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读后感和股初课后总结
刚刚好在股初课结束的第二天,我阅读完了《刻意练习》这本营前阅读推荐书,所以两篇合在一起写了。不为了笔记本奖励,因为我已经拿过了,哦豁。我还没搞定刻意练习在写作中的运用,但想要表达一下怎么在股初课中运用刻意练习,让这十四天效率更高,进步更大。又或许你已经结束股初课,也许我的一些想法能对你的股进课会有些参考价值。
《刻意练习》的作者认为:在优秀导师的指导下,有明确目标的有目的性的练习创建相关心理表征,通过及时反馈,找出不足,并再对其进行有目的的练习以提升技能。
很绕口,简单地说,刻意练习是一种需要明确技能目标、寻找优秀导师、制订有反馈机制的训练计划以创建心理表征并找出不足进行纠正的有目的的练习。
那么我们现在一个一个地往上套。
明确需要提升的技能:股市入门筛选股票组合的技能。
寻找优秀的导师:两位价值投资的大拿,开山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和股神巴菲特。
有反馈机制的训练计划:训练营已经给我们设计好了十四天的初始计划,剩下的计划需要我们自己去继续制订(划重点!这是需要我们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制订的!)
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尽可能多接触概念和操作创建心理表征,还要找出不足加以纠正。
好了,明确了目标,我们就很清楚这十四天要做什么了。然后接下来就是针对筛选组合的技能提升进行训练!
训练营分两部分,音频课和社群学习。
首先关于音频课。很多小伙伴都是一边听一边记笔记,或者事后补笔记。我是这样的,先翻课件,用思维导图把主要的几个点写好(用的是基金课推荐的xmind软件),然后再去听音频。
好处在哪里呢?第一,在听讲解前先了解了课程内容,并弄清他们之间的逻辑顺序;第二,可以带着问题去听音频,效率提高;第三,听音频不需要大量地再记笔记,只需要添加一些课件上没有的细枝末节;第四,方便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的几个知识点。(第四点是思维导图的优势。)
另外,建议如果有条件而且偏好手写笔记的同学,直接将课件打印出来写笔记。这样省时省力还简洁明了。课件在哪,就在音频课的链接上,就不多叙述了。当然这个方法还是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去整理的,因为长投没有直接给出课件,需要你一张一张图片整理下来。但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烂笔头绝不是指这个做笔记的烂笔头,反正我是受够了写字写到手抽筋了~哈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音频课并不是只听一次就完事了!十四天的学习结束后,需要你带着大局观带着已经学过的,再次听音频课,复习巩固你的知识体系,加强结构知识,强化心理表征。
那么接下来关于社群学习。这个社群学习,就是一个带有反馈机制的。刻意练习最需要就是反馈-调整-反馈,直到你建立起良好的心理表征。那么股初课里面的社群学习包括哪些方面呢?包括每日一问小作业,疑难解答、疑难点与重点解析,以及课外分享。
很多学员把重点都放反了,以为音频课和晚分享才是重点。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们,音频课和晚分享重要在于传达新的知识,但是每日一问小作业和疑难解答才是重中之重!至少对于刻意练习来说是这样的。
之前说烂笔头不是指记笔记,想必你们觉得很讶异。我认为,烂笔头指的是输出,不管你是做题还是写下逻辑过程,都比全手写笔记的记忆来得深刻。更别提手写笔记写到手软,所以才建议各位同学在课件上做笔记。
而这次的输出在于每日一问小作业和平时有问题要多在群里发起讨论探讨。我所在的组就是厉害的人不少,但是输出真的很少,他们说没时间,好的吧(摊手)。虽然说一万小时理论是有误导的,但是大量的刻意练习才能让你快速进步。
输出之后或者讨论的时候,你就会得到不少及时反馈。例如,你会在学姐订正每日一问或者群内讨论时发现,自己关于某个概念的想法是错误的,然后主动去订正。值得一提的是,助教们不会太过强迫你去修改答案,但是我观测到一般学习效果比较好的学员都是主动修订答案,而不是学姐学长点出问题后就把每日一问抛一边的。
再例如,也许你对某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错误或者模糊,在小组里大家讨论的时候,也许你就会立即发现过来,而不是等到日后才发现。
以上的是常规做法,接下来我要说非常规做法。
第一种,就是对组内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也许你掌握了,也许你没掌握。掌握了的,你可以通过简要的解释,让别人能听得懂的方式进行解释,这是一种输出。没掌握的,你可以发现自己原来是这样思考这个问题的,然后由学长学姐班班来指出你到底有没有掌握好这个问题,或者哪里还有不足。
那么第二种,就是申请助教的。其实申请助教这件事,我想了很久,因为没钱收,所以一直不太想申请。看完《刻意练习》之后,我决定还是申请一下。为什么呢?蹭复习…哈哈哈哈,顺便在学员提出的问题,我可以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查漏补缺和加强巩固,强化心理表征。其实这也是一种反馈。这也是我接下来的计划,带着问题重新复习基金、保险和股初,顺便阅读相关书籍,对目前的知识系统查漏补缺,磨练技能提升。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