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小时候,爸妈也跟我讲,只要为了你读书,你任何要求都答应你。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庭都扛着超负荷的负担。
但是,不论大家多努力,一个50人的班,永远有第一名和第五十名。
我小时候读书是不错的,在班里总能考前几名。但有个女孩子很厉害,在小学时几乎包办了所有的第一名,那时候我一个愿望就是有一天能超过她。
我初中的情况跟小学的情况类似,有个男同学一直很厉害,经常考年级第一,很多老师拿着他的笔记给我们,要我们学习,由于我很少做笔记,我的班主任还找我谈心。不过初中毕业之后,我就再也没听说过他们的名字了,最后一次了解到,我发现他们也已经被我拉开了很远。
这样的情况在学校里再平常不过了,很多人一开始确实又很大优势,几年后,不经意间却发现已经荡然无存。
在美国,中部密苏里州有个克里斯曼高中,那时1901届的年级第一名是查理·罗斯。在毕业典礼一结束,布朗小姐就走上台,亲吻了罗斯,祝贺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
罗斯旁边站着一个比他几乎矮半头的学生。他其貌不扬,来自于一个非常朴实的世代务农的家庭,那些家庭出来的孩子都很朴实,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很土气。不过却不缺乏勇气,他当时就问布朗小姐,“我难道不也应该得到一个吻吗?”布朗小姐很简单地回答,“等到你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吧!”
其他同学看到这一幕,都在想,罗斯将来总得做出点什么成就,才能不辜负老师对他的青睐。
由于罗斯异常勤奋,加上人又聪明,在新闻界逐渐崭露头角,终于在1932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在随后的十几年里,罗斯不敢懈怠,在新闻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1945年,罗斯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白宫负责新闻和出版事务的首席秘书,这可能是新闻界的人士能做到的最高职位。
从罗斯的经历可以看出,一个人即使赢在了起跑线上,成功也要靠自己长期努力。当然,如果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这个故事中的另一个主角,那个可怜的农村孩子后来的命运怎么样了呢?他就是美国第33任总统哈里·杜鲁门。事实上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罗斯在新闻界能够平步青云,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杜鲁门的提携。
和罗斯相比,杜鲁门无疑在起跑线上输得一塌糊涂,事实上在从高中毕业后的十多年里,他因为家庭贫困,无法上大学,没有人脉,没有机会,一事无成,当罗斯已经在新闻界大显身手时,他还在为温饱发愁。但是,在最后的长跑中,杜鲁门赢得很漂亮。
杜鲁门成功的过程至少说明,在起跑线上的输赢对一生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事实上,即使在起跑线上领先,那点优势其实也未必能持续很久。
由于现在的人们过于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很多人都生出了一颗玻璃心。碰到挫折了,可能一会就失去了勇气和信心。我一个老师告诉我,竞争,一般情况就等着别人放弃就行了。就像跟下棋差的人下棋,等着他犯错就赢了。
人生不就是龟兔赛跑吗,与其追求兔子一开始那强劲的爆发力,还不如练就乌龟不怕挫折,坚持前进的大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