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个小理论当新一季开端,关于功能。
功能的使用是主观的。
一般说来,先有需求(问题),然后功能(答案)满足需求,一道题有多个答案,一个需求可以有不同的功能来满足。比如打卡写简书,可以用手机也可以用电脑,比如买《未来简史》,可以去当当也可以去亚马逊,在亚马逊可以进科技书类浏览也可以直接搜索。正向推演,功能的存在是客观的,为了某个需求存在。
如果从使用场景反推,功能有时是主观的。
比如一把梳子,有人用来梳头,有人却用来挠痒痒。
一个晾衣架,有人用来晾衣服,有人却用来打孩子。
键盘既可以用来吃也可以用来跪。
同一个功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法,这在工业设计领域颇为多见。在数字设计上,也是同理。
比如发朋友圈,有些人是为了抒发幸福感,有些人是为了引起某些人的注意,有些人是为了用定位看看自己在哪里。比如在浏览器地址栏粘贴一段文字用来过滤掉文字样式,然后重新剪切复制到word文档。比如淘宝搜索,有些人使用是为了把某型号手表搜出来并找到最便宜的,有些人仅仅通过某个商品结果找其官方旗舰店。
我们因为某个需求设定某个功能,功能最后被用于更多需求,what a wonderful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