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李商隐取个绰号

(想问李商隐:你到底要表达什么?他说:你猜~)  

1


唐诗粉丝当中,有这么一条若隐若现的鄙视链:谈论杜甫的看不上谈论李白的,谈论李贺的看不上谈论杜甫的,谈论李商隐的看不上谈论其他所有诗人的。


有位老师刚出了一本讲解古诗词的书,卖得很好,从先秦《诗经》一直讲到南宋辛弃疾,就是没选李商隐的诗。读者问他为什么,他答:因为我太喜欢李商隐,不想把他跟别人放在一起,得单独为他写一本才像样。


李商隐到底有何魅力,让人这样顶礼膜拜?


他的诗当然写得极好,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实在太难懂了。


举个例子,这是他知名度最高的诗之一: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这首诗初中以上学历的中国人几乎都读过。美吗?很美。什么意思呢?不懂。


一千多年来,潜心研究过《锦瑟》的学者多不胜数,包括北宋苏轼、元代元好问、清代王士祯、近代梁启超、现当代陈寅恪、钱钟书、叶嘉莹、王蒙等。每个人谈到它时都十分慎重,没有人敢说自己完全读懂了,有的干脆说:这首诗无解。


真的无解吗?我们逐句读一遍试试。


“锦瑟无端五十弦”,瑟这种乐器只有十九到二十六弦,现实中根本没有五十弦的瑟,所以李商隐自己也说,这事真是莫名其妙(无端)。


为什么莫名其妙?不知道。


“一弦一柱思华年”,这句比较好懂,每一根瑟弦和每一支瑟柱(就是瑟弦下面调节声音的短木头),都让我回忆起美好时光。


什么美好时光?不解释。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字面意思倒不难懂。前一句出自《庄子》,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来后感觉特别真实,搞不清楚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现在的自己;后一句来自民间传说,望帝抢了手下一个功臣的老婆,自己觉得没脸见人,就躲进深山变成了杜鹃鸟。


但李商隐想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什么呢?没人知道。尤其后一句,让人浮想连翩。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句最令人费解。传说南海中有鲛人,流下的眼泪会化为珍珠,似乎可以理解为一种忧郁的心情;而蓝田是著名的美玉产地,玉又不是易燃物,怎么会生烟?


感觉要被李商隐给绕进去了。


好容易到了最后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终于没有文绉绉的典故了,可我们却杯具地发现,还是看不懂。


是什么感情?为什么成追忆?当时为何惘然?一点都没透露。


再翻翻历代学者的解读,越看越晕:有的说这是艳情诗,怀念一个名叫“锦瑟”的姑娘;有的说是悼念亡故的妻子;有的说是感慨身世;有的说是为日渐衰落的大唐唱挽歌;还有的脑洞大开,说它是一篇音乐科普文,介绍了瑟的四种声调“适、怨、清、和”(这是苏轼的观点)。


不明觉厉。


好在这首诗每一句都写得相当典雅精致,文字很美,画面很美,音调很美,情感也美。即使没看懂,也不妨碍读者细细品味,反复吟诵。


这就是李商隐的过人之处:他有深情,但并不说破,让你不知不觉陷入虚虚实实的意境中。


2


除了不把话说明白,李商隐还有一个更任性的毛病,就是经常不写标题。


标题是读者了解作品的一把钥匙,杜甫写《梦李白》,我们就知道诗中怀念的人是李白,岑参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朋友的诗。


不写标题的话,就像谜语了。


比如这几首大家喜闻乐见的诗,都是“无题诗”: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楚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这些诗既没有标题,也没有时间、地名、人名、事件,说有多隐晦就有多隐晦。还有一些诗虽然有标题,但起得极其随意,就拿开头两个字糊弄一下,其实跟无题诗差不多,比如《锦瑟》。


如果非要给这些诗找出一个主题,那就是:可望而不可及。


你说他写的是爱情,是友情,是理想,是青春,是君王,都说得通,总之是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读者们可以自己体会,反正没有标准答案。


也许你会说,李商隐不就是朦胧诗鼻祖嘛,现代好多人都会写朦胧诗,故意让别人看不懂,没啥了不起的。


那好,我们再读一首特别简明的,一点都不朦胧,一点都不晦涩的诗——《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写得很明白,而且一个典故都没有,阅读障碍几乎为零。说的是李商隐去四川工作,远在长安的妻子(也有人认为是朋友)写信来问他啥时候回家,他就回复了这首诗。


但仔细一读,没那么简单。


唐代诗人中,王维的诗写得最美,默默甩出一幅幅精致风景画,什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些诗是二维的。


李白比王维活泼多了,动不动就上天入地,什么“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这些诗是三维的。


杜甫把自己当成摄像机,一边走一边记录所见所闻,什么“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些诗是四维的。


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多维的。


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时间是从过去(君写信)穿越到现在(我回信),地点是从长安穿越到四川。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把此刻眺望窗外时见到的景象写入回信。


第三句“何当共减西窗烛”,时间是从现在(回信时)穿越到未来(回家后),地点是从四川穿越到长安。


第四句“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全诗精华,我想象自己穿越到未来的长安,与君倚窗秉烛夜谈,君问起过去(收到信时)在我信中读到的巴山夜雨,我便指着窗外,向君详细描述过去的过去(也就是我此刻回信时)在四川住处眺望巴山夜雨时的情景。


短短四句二十八字,多重时间交错,多重空间镶嵌。所以这首诗不能细读,读深了犹如遭到降维打击。


唐代大诗人都有绰号,如“诗仙”“诗圣”“诗佛”“诗魔”“诗鬼”之类。李商隐作为压轴者,却只有一个与杜牧并列的称号“小李杜”,搞得好像故意蹭李白杜甫的热点似的。


如果给李商隐取个单独的绰号,我会取这两个字:诗谜。


3


李商隐的人生轨迹很清晰,并不是一个谜。


他自称皇族宗室,但其实只是唐王朝远房亲戚,家里没一个当大官的,最多不过是县处级干部。他的父亲名叫李嗣,就当过河南获嘉县令。


这样的家庭出身,手里虽然拿不出王炸,但也算有几张顺子。如果运气不错的话,未尝不能打出一局好牌。


可惜天意弄人,九岁时父亲去世,家道衰落,李商隐跟随母亲回到老家荥阳,一边读书一边替人抄写,挣钱贴补家用。一手漂亮的书法和文章就是那样练出来的。


此时的大唐,已经陷入宦官专权与藩镇割据的泥潭无法自拔。李商隐愤而写下两篇雄文,议论时弊,呼吁重视人才。当时他才十六岁。


是的,那样一个忧郁王子,也曾有过血气方刚、恃才傲物的少年时代。


李商隐的文章被大家疯狂点赞转发,甚至传入了帝都上流圈子,连文坛大咖白居易都不惜屈尊纡贵,要与他结为忘年之交。据说白居易像个小迷弟一样追文催更,还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死后投胎能做李商隐的儿子。


白老给李商隐增加的主要是名气,真正为他带来实际帮助的,是手握重兵的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


令狐楚也是大文学家,一手骈文写得出神入化,与韩愈的古文、杜甫的诗歌并称为“三绝”。他十分欣赏李商隐的文采,将这个天才少年收归门下,不但手把手地教他写骈文,还供给他的衣食生活。两人名为师徒,情同父子。


为表感激之情,李商隐特意写了一首《谢书》献给恩师: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也跟在父亲身边,李商隐和他白天同窗读书,晚上同床唠嗑,好得就像亲兄弟。


令狐绹很快考中了进士,准备接老爹的班。可才名远播的李商隐偏偏像中邪似的,连考三次都名落孙山,心灰意冷之下,跑到玉阳山学道去了。


后来还是令狐绹同学实在看不下去,帮忙找了关系,才终于把李商隐送上了进士名单。这一年他二十五岁。


同年冬天,令狐楚去世了,李商隐极尽孝子之道,亲自将恩师的灵柩护送回长安。


乘凉的大树倒了,李商隐寻摸着给自己找别的出路。这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伸出了橄榄枝,想聘他做幕僚。年轻的李商隐没有多想,收拾行李就去王茂元那儿报到了。


从进士到官员,还要经过一次授官考试,李商隐的想法很简单:一边打工赚钱,一边复习备考。


看似合情合理的决定,却将他拉扯进一团漩涡之中,终其一生也没能挣脱出来。


4


李商隐在授官考试中发挥得不错,却在复审时莫名其妙被刷了下来。


从来只会读书写作的李商隐,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官场的玄机。


原来这些年朝廷上下分成了两个阵营:牛党和李党。这两派交替执政,彼此之间水火不相容,一方掌权,就会把另一方官员毫不留情地排挤出去。


令狐楚属于牛党,王茂元则站在李党一边。李商隐去做王茂元的幕僚,给了令狐家一个大大的难堪。更严重的是,他刚到王茂元府上就跟人家女儿好上了,闪婚做了王家的女婿。


令狐绹公子大怒,向李商隐竖起手指:我爹才走了几天,你就忘恩负义背叛师门?


此时台上掌权的乃是牛党,令狐绹正混得风生水起。他一表态,其他官员也纷纷站队,一边倒地指责李商隐人品差。考官见到这架势,不消说,直接把李商隐给pass掉了。


李商隐没有争辩,也无从争辩,只写了一首《安定城楼》回应众怒: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雏竟未休。


他很反感这种冤冤相报的派别之争,最后一句相当于表明心迹:你们争来争去的那玩意儿,我根本看不上。


等风波过去之后,第二年李商隐再次报名参加授官考试,总算通过了。但他无法留在京城,被发配到河南弘农县担任县尉(公安局长)。


一年后,唐文宗驾崩,唐武宗即位,重新任用李党。牛党的人一个个被贬黜出京,李党的人则纷纷翻身得解放,包括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


三十岁的李商隐仿佛迎来了事业的春天,他被调回京城,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国家图书馆研究员)。校书郎虽然是芝麻小官,却是很多读书人踏入仕途的第一步,如果干得好,当上公卿宰相也有可能。


然而李商隐没有抓住这个好时机,一方面因为母亲刚刚去世,守孝期间无心仕途,另一方面又想弥补同学之间的感情裂缝,给此时正失意的令狐公子写信重叙同窗之情,两人终于重归于好。


可惜李党的春天没能持续太久,唐武宗英年早逝,新即位的唐宣宗喜欢牛党,厌恶李党,于是牛党重振威风,再次掌控了政局,并开始大面积清洗李党成员。


李商隐尽管职务低微,也被算作李党的一份子,工作眼看就保不住了。


这时,远在桂林的桂管观察使郑亚给他发来了聘书。李商隐觉得京城反正待不住了,不如去南方散散心。


令狐绹得知后大为恼火:你是真不懂还是装傻,李党都快不行了,你还跑到郑亚那里去,他自身难保了你不知道?


李商隐的确没有令狐绹那样的政治敏感性,他甚至还给失势的李党领袖李德裕写信慰问,称赞其人品和政绩。


果如令狐绹所料,没过几个月,郑亚就被贬了。一年多后,李德裕去世,李党彻底垮台。令狐绹却迎来了政治生涯的巅峰:他当上了宰相。


而李商隐,因为站队暧昧,被大家视为反复小人,再也没有人愿意提拔他,包括已经拉黑他的令狐公子。


年近四十的李商隐,仍然一事无成。此后他陆续做过陕西盩厔(今周至)县尉、武宁节度使卢弘正的幕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的秘书、盐铁推官,天南地北打工赚钱养娃,与家人聚少离多,妻子病故时也没能见最后一面。


他最重要的作品,包括一些笔力深厚的咏史诗,和难倒历代读者的无题诗,都写于卷入党争的这十几年间。


5


四十六岁时,贫病交加的李商隐辞去公职回到老家,不久去世。


总结他这一生事业失败的原因,无非是两条:太认对错,太重感情。


他从来不讲究党派立场,只从具体问题的是非曲折出发。他对牛、李两党态度一样,都是既有肯定也有批评。他清醒地认识到,朝堂上团团伙伙的内斗,最终消耗的是整个国家的元气。


这样的人,放在历史长河中我们会说他正直、善良、独立,但在当时无疑会导致两边受气,左右不是人。


今天我们常说:小孩才论对错,成人只讲利弊。这样看来,李商隐似乎还没长大。


他始终不肯站队。师恩是恩,爱情是情,他不愿选择其中一方、抛弃另一方,更不愿跟随其中一方打压另一方。


金庸笔下也写过类似的困境:一边是亦师亦父的陈近南,一边是亦君亦友的康熙,韦小宝受够了夹板气,干脆甩手一走了之。


同样活在夹缝中的李商隐,偏生又是个闷葫芦脾气。


睡不着的时候,他不像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也不像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他就那么安安静静地躺着,心里默数着流逝的时间,“卧后清宵细细长”。


他不想倾诉也不想宣泄,即使心里再苦再烦,顶多去郊外散散心,看一看“夕阳无限好”,感叹一句“只是近黄昏”。


大唐诗歌走到李商隐的时代,已经跟整个王朝一样体弱力衰。李商隐是唐诗最后一个大腕,一身洒满回光返照的辉煌与凄凉。


他的诗构思精巧,深情宛转,无论是初唐的王勃陈子昂,盛唐的李白杜甫,中唐的白居易刘禹锡,还是晚唐与他齐名的杜牧,都写不出这种味道。


这是他所独有的风格,源自他所独有的经历和性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126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25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445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85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78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70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7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27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00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83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9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46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1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23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2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