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各级领导或人事管理工作者如果灵活运用人事心理效应,就能充分调动下属或人才的积极性,使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从而使工作效能达到最优。
一、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自觉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全校总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学生,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运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就是要求管理者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期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一定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 这样你的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
我们通常所说的“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人如果本身能力不是很行,但是经过激励后,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不行也就变成了行;反之,则相反。
二、管理者在管理中充分运用贝尔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估计过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
这一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绿地精神,在人才培养理念中,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为重,以单位和集体为先考虑问题,做到慧眼识人才,放手用人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三、管理者要在管理实践中适当运用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其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活鱼回港。该船长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打开他的鱼槽,才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
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运用这一效应,通过某个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造成竞争趋势、起到个体相互竞争作用,它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机制。目前,一些机关单位实行的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就是很好的典型。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还有就是好多企业喜欢运用优秀的非本企业培养的空降人才。由于优秀人员的加入从而带动整个团队的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起到团队改良的目的和优胜劣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