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番茄工作法已经被很多人提过很多次了,其实我并不知道到底他想做些啥需要“所谓”的工作法。而且谈及番茄工作法,除了想知道为什么是“番茄”两字之外,也没有什么能勾起好奇心的。这次是机缘巧合下我下载TICKTICK(滴答清单),发现了同一家公司旗下的TICK(滴答番茄钟),所以顺便下载了试试这个传说中的"番茄工作法"。
从安装到第一次使用,其实也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初次使用——吐槽
第一次使用时,其实完全不懂其中道理,使用时就是不停地使其开始工作计时-开始休息计时-开始工作计时这个循环,而手头的工作没有丝毫因为计时而受到什么效率改变,反而不停的弹出通知略让人烦。随后还向别人吐槽他:这货有什么用,就一个倒计时功能,还需要多装个APP。
改观——需求出现
最近需要硬着头皮学习一部大部头,厚厚一本,常常有一些艰涩难懂之处,需要比较集中精神才行。而看书的时候,总是想看看手机,或做点其他事情非常容易打断思路,效率很低。
反思了自己,我发现主要干扰来自于手机。因此,我将手机放到我看不见的地方,等到我完成当天的任务后再拿回手机。实际这么尝试了几次之后发现,难以持续的稳定在高效率状态,在准备开始"免打扰模式"之前时,总是会拖拖沓沓,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左右才能进入状态。
我突然想到可能番茄时钟或许就是为改变这种情形设计的。
再次使用——爱不释手
因为25分钟看起来相对灵活,虽然很多时候25分钟后还不想休息但是看到没怎么做事就有5分钟休息就觉得自己状态很好,而且每25分钟就可以玩一次手机,常常导致的结果是觉得手机上也没啥能玩的了,经常5分钟休息时间都不知道干嘛了。。
给我感觉是,通过25分钟一次的切分,我感觉一天可以完成好多任务,即使我没有再做别的改变,这和之前感觉在书桌前坐了一天还感觉什么都没做成的感受云泥之别啊。
效果——记录,证明
因为感觉上这么高效,我想使用数据说明一下,为此我记录了我使用番茄工作法后的效率改变,通过记录读书的页数和所用总时间,来验证我的感觉。
- 效率12是我可以接受的效率,效率10已经很高,14以上为低效
- 图书馆效率较不高,主要是因为本身耗时长,没法午休的原因
- 屏蔽手机效率和使用番茄效率不相伯仲
- 屏蔽手机效率波动较大,使用番茄效率比较稳定(这里应该计算下方差)
APP——TICK(滴答番茄钟)
番茄工作法App不会太复杂,主要功能就是倒计时,所以我感觉看着顺眼就好,我在这里简单介绍滴答番茄钟的几个我觉得好用的功能。
主界面
主界面可以换背景图,时间上长按可以修改时长,音乐图标可以换好几种白噪声(下雨声,打雷声等),如果满意则不需要额外安装白噪声App。
设置界面
他的设置比较隐蔽的,点开设置之后需要左右滑动页签来做更多的设置。
几个比较关键的设置:
- 番茄工作法模式的切换
- 计时期间屏幕常亮
- 设置N轮短时间休息之后产生一个长时间休息(默认没有开,理论上N=4)
不同模式
回头看了番茄工作法介绍才知道,番茄工作法不只是时间切分管理,还有代办事项的优先级排序,而这个功能TICK也有,不过开通会员功能。会员需要购买,也不贵,$2终身,或者分享App赚会员时长等。
其他设置
其他的不用多讲了,换提示音啊,切换背景图啊,是否允许番茄时间内暂停啊(番茄工作法好像不建议暂停,打断了直接重来)等等
使用感受
优点(也是为什么可以提升效率的原因):
- 时间切片足够小,开始进入时间切片的心理负担较小。
- 小憩时间足够搞定很多琐碎的事情,比如刷个群消息,上个厕所之类的,而如果不放到一个集中的时间,频繁的切换App造成的效率浪费是巨大的。
- 不停的完成25分钟的事情给人持续的不大不小的成就感,比较容易坚持下来。
- 因为感觉25分钟不长,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真正的忘却其他干扰,因为“我马上就可以去搞定手头的事儿,再去干别的”。
- 用这个App可以不用再把手机隔离了,当每次忍不住看手机的时候就会先看到倒计时,这个时候常常会显示10多分钟或者5-6分钟,会觉得“快了快了,不就几分钟,坚持到结束再玩手机”。这也是我觉得App可以设置计时时常亮的体贴之处。
- 没有感觉太用力或者太累,回头一看就发现已经做完了很多事情。神奇吧。。
缺点(不知道算不算是缺点):
- 会有一种,时间过的特别快的感觉。。。
文末鸡汤
直接学习别人的一种方法是很难照搬的,当懂了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方法的使用就是顺利成章的。。
引用
-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该如何运用? - 分秒时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89826/answer/14283234 - wiki百科中番茄工作法的原理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7%95%AA%E8%8C%84%E5%B7%A5%E4%BD%9C%E6%B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