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我是个爱读书的人,可能有点牵强,因为我读过的书不多,尤其是前些年荒废太久,这两年为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才又重新走进图书馆,重新拾起了书。
开始也不知道读什么书好,就在阅览室随便转转,一些民国时期的作者名吸引了我,三毛,林徽因,徐志摩,朱自清,冰心等。开始我是奔着他们的光环去的,毕竟这些人的名在中小学我们就耳熟能详,也学了些他们的文章,但并没有系统读过他们的作品。这一读我才发现他们才子才女的头衔是当之无愧的。
他们的作品是优美的,智慧的。他们虽然处在动荡战乱年代,可他们的心是平静的,信念是坚定的,他们所写的东西是走心的,是读了让人内心平静的,是没有负担的,但无形中又是让我们有力量的。虽然他们和我不是一代人,我没有过他们的经历,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能让我产生共鸣的。
再后来也读一些他们的传记,他们的学识和见识当然也离不开他们的家庭背景,他们大多出生名门,家长都是见多识广的人;他们当然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成家立业,相融以沫共同治学,比如钱中书和杨绛夫妇,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可都是我们家庭教育很好的典范。
现在网上当然也有层出不穷的畅销书推出,我似乎天生就是是个思想慢半拍的人,有时总有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感觉。在人们每天谈论着微博里哪个明星的八卦,谈论着一部新剧的火热,说着网红和直播如何赚钱时,我还在崇拜着这些民国才子才女。我也试图突破自己,试着去读现在的一些新书,读各种公众号里一些零散的文章,总感觉是快速经济下急功近利的产物,从书名或者题目就能看出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除了能学一些实用的干货之外,就是嗅到一些商业的味道。
我们现在的人虽然处在和平年代,但处处充满竞争,人人都渴望快速成功丝毫不赶有松懈,因此人们的心是动荡不安的,浮躁的,甚至价值观也是多变的,当然就会喜新厌旧。
再这样的情形下读书也成了一种奢侈,我们总会考虑读书带给我们立竿见影的作用,总会以有用和无用来定义读书的意义。这或许本身已经亵渎了读书。当然书也是一种学习工具,除了工具书,愿我们能读到走心的书,写些走心的文。